25小时网_佛山市民生活网

500年高明濑粉面临失传危机:没人肯学

2013-10-5 10:09|原作者: 广州日报


1.jpg
2.jpg
昔日家家户户做濑粉 如今缺乏专门传承人正失去民俗性
国庆话传承

  佛山市级非遗:高明濑粉节

  曾几何时,在佛山市高明区乡间农田,每逢喜庆日子,家家户户都爱吃上一碗筋道可口的高明濑粉。这个国庆期间,高明濑粉节在高明掀起万人为濑粉狂欢的盛会,现场更举办与市民一起制作濑粉的传承手艺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加。然而,家家户户同时做濑粉的光景已不复返。现在会做的只剩下年过半百的老年人,年轻人寥寥可数。

  文/记者潘慕英 图/记者龙成通

  年近六旬阿姨 纯手工现场制濑粉

  10月1日当天,一年一度的高明濑粉节在高明盈香生态园举行,接近3000名游客和市民一起为高明濑粉狂欢,高明濑粉制作现场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围观。

  现场展示手艺的黄阿姨年近六旬,她一边用手背试试水温,然后将米粉不断加水揉搓,这是进行制作高明濑粉中最重要的“开粉”环节。

  “要做上好的濑粉,做工非常讲究,没有三四个小时的工夫是不成的。”黄阿姨说。反复加水揉搓后,米粉由散变黏,又逐渐由黏变稀,化作米浆。黄阿姨向米浆中淋入少许花生油,顿时香气四溢。黄阿姨捞起一小段米浆,米浆在指间欲坠不坠黏性十足,就开始“试浆”。

  黄阿姨取出一个特殊的“濑粉壳”,“濑粉壳”呈不规则圆形,一侧面有七个小孔,濑粉就是从这七孔中“濑”出来的。灶上的水欲开不开之时冒着小气泡,黄阿姨单手拿“濑粉壳”,靠近水面保持平衡地一圈圈划着弧线。米浆从小孔中漏下,在锅中形成圈圈而不折断。

  煮熟成型的濑粉马上被放入冷水中冷浸,5分钟后捞出。

  姜葱蒜经过油炒制,配合头菜丝、蛋丝、鱼饼丝等辅料的特殊香味,一齐加入浸在猪骨汤的濑粉中,这才真正完成一碗高明濑粉。

  传承

  濑粉传承500年 濑粉节才办了7年

  据悉,2006年,热爱濑粉的高明人首度举办高明濑粉节。高明濑粉节于2008年入选高明区首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关宏介绍,高明濑粉节在历史上并没有形成一个节日,但是高明濑粉历史长达500年。而高明濑粉的特殊性更在于其民俗性质,每逢喜事,家家户户几乎在同一时间一起做一起吃,是一个很好的民俗,因此入选佛山市级非遗。

  关宏还表示,佛山市与美食有关的非遗除了高明濑粉节,还有官窑生菜会、九江双蒸酒、石湾玉冰烧等,是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大亮点。

  困境

  高明濑粉传承弱点:缺专门传承人

  风风火火了500年的高明濑粉多为乡间筵席所用,随着乡间筵席渐少,曾经家家户户做濑粉的光景也不复返。对这项以家家户户同时制作和享用为最大特点的非遗来说,这无疑是致命的变化。“只有年过半百的老一辈才会做,现在的年轻人很少人学这个,他们也没时间做。”黄阿姨说。

  关宏坦言,“目前做的人越来越少了,这项非遗正在失去其民俗性。因此现在只有把非遗项目整合起来进行传承,才能发扬光大。”关宏介绍,由于高明濑粉节并没有秘方或规范性,只是一种当地的民俗,因此目前并没有如同其他非遗项目一样具有项目传承人。

  高明区文体旅游局宣传科科长吴建辉坦言,没有专门的项目传承人,对于高明濑粉的传承无疑是有影响的。

  前世今生

  相传五百年前由瑶人传给汉人

  据佛山市高明区文体旅游局宣传科科长吴建辉介绍,传说濑粉的制作工艺是由善种水稻的古代高明瑶人传给汉人的,高明濑粉与水稻有着丝丝相扣的关系,制作高明濑粉的粘米粉要用生长了4个月以上的晚稻,每年11月后,高明农村的村民会把收成的晚稻杵粉晾晒,封入坛中储藏。这样,接下来一年中的一切嫁娶、升学、过年等的喜庆日子中都能吃上一碗濑粉。

  寓意

  金玉满堂、天长地久

  据制作了十年高明濑粉的高明盈香生态园大厨冼文进介绍,八种配料各取意头,分别是翠意绵绵(葱)、将心比心(姜)、如意算盘(蒜)、妙笔生花(花生)、万事如意(头菜丝)、今生今世(蛋丝)、如鱼得水(煎鱼饼)、珠圆玉润(猪肉),寓意金玉满堂、地久天长。因此,每逢喜庆日子,高明人都不能少了这碗寓意满满的濑粉。

国庆话传承

  佛山市级非遗:高明濑粉节

  曾几何时,在佛山市高明区乡间农田,每逢喜庆日子,家家户户都爱吃上一碗筋道可口的高明濑粉。这个国庆期间,高明濑粉节在高明掀起万人为濑粉狂欢的盛会,现场更举办与市民一起制作濑粉的传承手艺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加。然而,家家户户同时做濑粉的光景已不复返。现在会做的只剩下年过半百的老年人,年轻人寥寥可数。

  文/记者潘慕英 图/记者龙成通

  年近六旬阿姨 纯手工现场制濑粉

  10月1日当天,一年一度的高明濑粉节在高明盈香生态园举行,接近3000名游客和市民一起为高明濑粉狂欢,高明濑粉制作现场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围观。

  现场展示手艺的黄阿姨年近六旬,她一边用手背试试水温,然后将米粉不断加水揉搓,这是进行制作高明濑粉中最重要的“开粉”环节。

  “要做上好的濑粉,做工非常讲究,没有三四个小时的工夫是不成的。”黄阿姨说。反复加水揉搓后,米粉由散变黏,又逐渐由黏变稀,化作米浆。黄阿姨向米浆中淋入少许花生油,顿时香气四溢。黄阿姨捞起一小段米浆,米浆在指间欲坠不坠黏性十足,就开始“试浆”。

  黄阿姨取出一个特殊的“濑粉壳”,“濑粉壳”呈不规则圆形,一侧面有七个小孔,濑粉就是从这七孔中“濑”出来的。灶上的水欲开不开之时冒着小气泡,黄阿姨单手拿“濑粉壳”,靠近水面保持平衡地一圈圈划着弧线。米浆从小孔中漏下,在锅中形成圈圈而不折断。

  煮熟成型的濑粉马上被放入冷水中冷浸,5分钟后捞出。

  姜葱蒜经过油炒制,配合头菜丝、蛋丝、鱼饼丝等辅料的特殊香味,一齐加入浸在猪骨汤的濑粉中,这才真正完成一碗高明濑粉。

  传承

  濑粉传承500年 濑粉节才办了7年

  据悉,2006年,热爱濑粉的高明人首度举办高明濑粉节。高明濑粉节于2008年入选高明区首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关宏介绍,高明濑粉节在历史上并没有形成一个节日,但是高明濑粉历史长达500年。而高明濑粉的特殊性更在于其民俗性质,每逢喜事,家家户户几乎在同一时间一起做一起吃,是一个很好的民俗,因此入选佛山市级非遗。

  关宏还表示,佛山市与美食有关的非遗除了高明濑粉节,还有官窑生菜会、九江双蒸酒、石湾玉冰烧等,是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大亮点。

  困境

  高明濑粉传承弱点:缺专门传承人

  风风火火了500年的高明濑粉多为乡间筵席所用,随着乡间筵席渐少,曾经家家户户做濑粉的光景也不复返。对这项以家家户户同时制作和享用为最大特点的非遗来说,这无疑是致命的变化。“只有年过半百的老一辈才会做,现在的年轻人很少人学这个,他们也没时间做。”黄阿姨说。

  关宏坦言,“目前做的人越来越少了,这项非遗正在失去其民俗性。因此现在只有把非遗项目整合起来进行传承,才能发扬光大。”关宏介绍,由于高明濑粉节并没有秘方或规范性,只是一种当地的民俗,因此目前并没有如同其他非遗项目一样具有项目传承人。

  高明区文体旅游局宣传科科长吴建辉坦言,没有专门的项目传承人,对于高明濑粉的传承无疑是有影响的。

  前世今生

  相传五百年前由瑶人传给汉人

  据佛山市高明区文体旅游局宣传科科长吴建辉介绍,传说濑粉的制作工艺是由善种水稻的古代高明瑶人传给汉人的,高明濑粉与水稻有着丝丝相扣的关系,制作高明濑粉的粘米粉要用生长了4个月以上的晚稻,每年11月后,高明农村的村民会把收成的晚稻杵粉晾晒,封入坛中储藏。这样,接下来一年中的一切嫁娶、升学、过年等的喜庆日子中都能吃上一碗濑粉。

  寓意

  金玉满堂、天长地久

  据制作了十年高明濑粉的高明盈香生态园大厨冼文进介绍,八种配料各取意头,分别是翠意绵绵(葱)、将心比心(姜)、如意算盘(蒜)、妙笔生花(花生)、万事如意(头菜丝)、今生今世(蛋丝)、如鱼得水(煎鱼饼)、珠圆玉润(猪肉),寓意金玉满堂、地久天长。因此,每逢喜庆日子,高明人都不能少了这碗寓意满满的濑粉。

(来源:广州日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微信公众账号推荐

  • 25小时网
  • 佛山人才网
  • 禅城人社通
  • 点赞佛山
  • 禅城美丽乡村
  • 25小时网抖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