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时网_佛山市民生活网

十所全国重点高校 “组团”与顺德签约

2015-7-9 09:06|原作者: 南方日报

  “百所高校看顺德”活动收获首个硕果,8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十所全国重点高校代表“组团”与顺德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后者将借助前者科技、人才、信息优势,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落地。

  据悉,作为此次“百所高校看顺德”的内容之一,顺德于7日向来自全国102所高校2600多名师生推介了顺德的创新创业环境,而令高校格外感兴趣的是,顺德拥有强大的产业基础,将与高校的专业形成对口毕业生供求所在地。

  顺德很早就在华中科技大学与中国科技大学两校建立了奖学金,他们也较早与顺德签订了人才合作协议。华中科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黄坤华主任表示,该校毕业生每年有15000人左右,而广东是该校的用人大户,除了深圳以外,顺德是广东省内的第二用人大户城市。“每年从全国各地来学校开招聘会的有2300家以上,而我们也尤其推荐顺德,像一些大企业如美的等都是我们的用人大户。”

  当天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华北科技学院、华南理工大学这十所学校与顺德区政府签订了人才合作协议,协议时长三年,双方将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同时展开深度合作,如将依托“中国南方智谷”创新平台,学校鼓励创新创业人才与团队到顺德创业,对自带成果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落户“南方智谷”实施“因才立项”,此外,还将围绕顺德的博士工作站等载体,授课讲座、引才工作站等方式进行“本土擢升”。

  “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签订合作协议,关键是在于跟全国重点高校建立起长效合作的机制,这对于顺德引才留才、培养本土人才都有极好的促进作用。”顺德区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黄群英表示。


  亮点

  北京教授欲与本土企业合作提升机器人硬件研发短板

  “周二我们学院的曹宇男教授到利迅达公司参观完机器人生产线后,我们这个团队当天晚上经过一些讨论,认为在机器人控制器,即机芯方面可以与利迅达公司实现产业互补。”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系主任张勤俭教授表示,利迅达公司借用了国际一流企业成熟技术,按照国内客户需求改造机器人,在当前来说,就是国内“机器代人”产业比较好的思路。

  作为一个对工业机器人研究期已超过5年的团队,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在研发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难关。“包括顺德在内的国内机器人企业,虽然在某些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但是与国外先进产品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差距,比如机器人研发技术上我们在硬件方面还没有质的飞跃,这其中有两个制约因素。”张勤俭指出,国内的高端数控机床目前几乎还都是从国外进口,这些机床价格不菲,如果用同等量的国产数控机床加工,企业的加工精度难以真正保证。

  针对顺德推动的“机器代人”热潮,张勤俭建议,地方政府应给予更具体的政策支持,不仅仅是产业规划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资金方面的导向作用,“我们在江苏南通办了一家工业机器人研发公司,当地政府除了给予我们政策优惠外,还根据公司主要研发机器人控制器的特点,给予了针对性的奖励。”


  声音

  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姜雪峰:产学研创新应有国际化视野

  虽然来到顺德时间不长,但已经被顺德强大的产业经济、对产学研的重视和已经获得的成果所震撼。江浙与珠三角民营经济都非常发达,但相比之下,顺德、佛山这边培育起更多全国知名的企业。

  作为80后的青年学者,我的另一个身份是我们学校化学系的博士生导师、教授,同时还是上海青年企业家协会的成员。此次不远千里来到顺德,也希望能进一步寻找一些跨区域的合作机会。原来还有两个风投计划跟我一起过来,大家都在找机会、找项目对接,我们只是扮演着一个中介方,为企业和高校牵线搭桥。

  虽然江浙地区的民营经济也十分发达,但顺德自身有其独有的发展优势,独特的区位和历史造就其很好的创业土壤,培育出众多成功的民营企业。顺德的产学研创新也不应只停留在国内层面,还应有国际化的视野和高度,主动走出国门,通过引进海外的项目与国内的高校结合,共同成立研究院公司,助推产学研的孵化。如果能做到这点,顺德就能走在全国前列。

来源:南方日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微信公众账号推荐

  • 25小时网
  • 佛山人才网
  • 禅城人社通
  • 点赞佛山
  • 禅城美丽乡村
  • 25小时网抖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