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时网_佛山市民生活网

岭南水乡 13条古村落年内打品牌

2015-7-10 08:44|原作者: 南方都市报

  

  佛山首个国家级古村落南海西樵松塘村全景。南都记者 张明术 摄

    全市30个特色古村落进行活化升级,首批13个古村落将在今年完成。昨日,佛山发布《佛山市首批古村落一村一品活化升级策划指引》的初步方案,邀请国家、省级古村落研究学者和专家现场座谈把脉,提出将在岭南水乡按“岭南文萃,时尚水乡”的整体品牌下,每条古村落各自打造自己的品牌。


  规划:定位岭南水乡 一村一品牌


  佛山拥有大批古村落,是传承岭南文化的根基。去年11月开始,已经提出要把全市30条古村落纳入活化提升计划,计划于今年年底完成首批13个特色古村落的活化升级。根据昨日公布的方案,将通过“一大品牌,四大系列,十三个亮点”的思路,对13个古村落进行差异化定位。同时,佛山市古村落标识正式对外公布,标识以镬耳山墙又与“人”字相仿,体现以人为本进行古村保护与系统活化。

  规划者之一、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王建军分析认为,佛山的古村落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岭南水乡特征鲜明、水乡文化独特丰厚、古村经济基础良好,并提炼出“岭南文萃,时尚水乡”的整体品牌定位。


  细分:松塘突出文化 逢简主打田园


  在整体的品牌的带动下,13条古村根据自身的特色,分成最文化古村、最田园古村、最时尚古村、最原真古村4大系列。其中,文化系列,主要体验古建筑观光的物质遗存、节庆和非遗的学习和展示、对名人资源的开发等;田园系列主打桑基鱼塘、水乡河道、公园山野休闲等。

  除了把13条古村按系列划分以外,指引还对每一条古村提炼出一个亮点,如翰林墨客辈出的西樵松塘村,就提出“明理养德,翰林松塘”,重点打造“学生修学+家长修身+文化体验”的文化休闲模式;有“小周庄”之称的顺德逢简题为“书香桥韵,逢简水乡”,主打桑基鱼塘体验+游船观光+古村游赏+文化休闲的田园休闲模式。

  “活化的目的,是希望把古村的历史文化跟环境、人文气息综合起来,形成一种体验、一种氛围,真正让现代人能够在这里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寻找到乡愁。”王建军表示,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把所有古村落作为整体统筹,配套交通、旅游基础设施,同时注重古村中的新建筑与旧文化的融合。


  [专家把脉]

  “同为水乡,佛山搜索指数低于苏州”


  昨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古村落保护专家学者话题焦点落在了岭南水乡与江南水乡在活化的对比上。王建军介绍了一组来自于百度大数据的数据,“岭南水乡 佛山”的搜索数量与“江南水乡 苏州”相当,在260万次左右,但“水乡 旅游”搜索次数,佛山却只有苏州的六分之一。

  王建军表示,如果把江南水乡比喻成是一个大学毕业且工作了几年的人,那么岭南水乡还处于学习和培育阶段。很多人去水乡,不是看古建筑不是看水乡,更多是去找一种体验,江南水乡的活化,把这种体验产业化,引入到生活消费中,而岭南水乡仍没有做到这个地步,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岭南水乡,承载更多宗族文化”


  在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储冬爱看来,江南水乡和岭南水乡不能用高下区分,江南水乡承载了很多文人墨客的记忆,岭南水乡则是承载了基层人民的宗族文化,“这可能就是现阶段江南水乡比岭南水乡更吸引人的原因”。但她表示,岭南水乡珠三角到处都有,由于以前过于经济发展,忽略了这一点,现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储冬爱提出了“城市乡村化”的概念,“就是不仅仅保留古村的自然空间,更要保留文化活动的所有场所,比如说扒龙舟,如果把河涌都填了,去哪去扒龙舟。”


  “古村落的活化,关键是人气”


  中国民协民间文化论坛杂志社社长刘德伟表示,任何外在的力量和手段保护古村落都不是根本方式,古村落的活化关键是人。“有没有人气,特别是村民生活怎么样,这是我们古村的活态保护。村民的自发和自觉保护古村落的重要前提。”刘德伟认为,古村活化首先要把家底摸清楚,进一步细化做成档案,二是活化保护,把古村落作为生态文化保护区活,开发过程以人为本,避免标本化、景点化。“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我觉得是‘@留’”,王建军解释,要先把古村落保护下来,才有活化的资本,此后,运用互联网的新思维,对古村落文化进行保鲜。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微信公众账号推荐

  • 25小时网
  • 佛山人才网
  • 禅城人社通
  • 点赞佛山
  • 禅城美丽乡村
  • 25小时网抖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