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时网_佛山市民生活网

品味历史文艺情怀——走在三水云东海欧北村

2015-8-7 09:43|原作者: 金羊网

离开宽敞大马路,车子拐进村口,眼前一条现代特色水泥单行道犹如时光隧道,从村口一直蔓延,带着我们一路前进,最后停在一群百年古建筑身边。这次,我们来到云东海欧北村。

  驻足在村里的何氏大宗祠门前,一直沿着这条道路的另一端望去,一边是整整齐齐排列着的古建筑,另一边则是一片鱼塘,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十分强烈,让人禁不住想象当年人们安详惬意的小农生活姿态。

  穿过热闹的新村,欧北村的祠堂呈现在眼前,祠堂始建于雍正九年,2009年进行翻修。在祠堂右侧不到200米的村道上,一共有三间超过百年的书舍、家塾,记载着欧北村何氏族人的历史。

  村里的建筑有私宅,也有书舍,大部分建于清朝咸丰或光绪年间,最晚建于民国时期。这里的所谓书舍、家塾,其实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清朝时期的学校,而是有钱人家建立的专用于娱乐活动的场所,一般用于家族聚会。

  最靠近何氏宗祠的一间书舍,门牌被石灰封住,已经看不清名字。当地村民说,这座书舍叫“作知书舍”,是何氏族人何作知的后人为了纪念他、取了他的名字建的书舍。后因破四旧,族人把书舍名字盖住,只剩下两边的“光绪元年(1875年)、子孙仝立”清晰可见。

  书舍的门位于建筑的左侧,走进圆拱门,右侧是一个小小的天井,由于堆满草堆杂物,没有办法辨别其原来的作用。

  再往前走,是民国丁巳年(1917年)仲夏建立的泽斯家塾,门牌石碑崭新,上方隐约还有文革时期拓印上去的毛泽东头衔,家塾大门紧闭。这所家塾是何氏太公的一房后代建的,这间家塾曾经是族人的“娱乐室”,玩棋牌等活动都会聚集到这里。

  经过德进何公祠、子进何公祠之后,一座两进的院子出现在眼前。粤语中有一句口头语叫“咸丰年间”,指历史很久远。这座院子便是建于咸丰三年(1853年)的达鸿家塾。

  达鸿家塾入门左右各有两间小间,用走廊连接通向中间的主体建筑,走廊下有两个小拱门,但如今只剩下拱门完好,其他的均已坍塌。主体建筑里除了柴草别无他物,院子里也野草密布、无处落脚。

  虽然这些建筑已布满历史的痕迹,但仍然看得出当年建造时的独具匠心,它们是祖宗留给后人的一卷史书,一砖一瓦都已走过百年历史,小桥流水与青砖灰瓦的互相呼应。

  仔细感受,仿佛能看到一百多年前的宁静或繁华,或许我们应该重新翻开这尘封已久的史书,纵观历史,感受历史。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微信公众账号推荐

  • 25小时网
  • 佛山人才网
  • 禅城人社通
  • 点赞佛山
  • 禅城美丽乡村
  • 25小时网抖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