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3日晚七点,微鲸电视将正式发布。这家没什么名气的新公司拿到了阿里和腾讯两大巨头的投资,启动资金号称20亿。这家新公司之所以能搞到这么大投资,是因为其创始人非等闲之辈。 创始人黎瑞刚的身份被标注成“媒体极客”,但是实际上他今年6月份才离开体制,不再担任上海文广集团(SMG)董事长。而之前他出任过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和他搭档的李怀宇是他做IPTV时候的合作伙伴,这个微鲸有相当的背景。 刚刚发布的微鲸4K电视硬件上还算出色,四核心A53支持4K的电视芯片,2G内存,8G闪存,LG的4K屏幕,优化过的喇叭,但是目前市面上这个价位的4K电视也都不差。而微鲸的杀手锏是内容,号称好莱坞大片随便看,最大的华语影库,英超、中国之队的体育内容,算得上是豪华。黎瑞刚在宣传照上身着黑色圆领T恤,手抱胳膊,开怀笑容,露出一口白牙,显得自信满满。 客厅是一个大市场,从小米到乐视都在竞争,小米从硬件入手,乐视从内容入门,如今新来的微鲸携雄厚的背景与资金,也想涉足客厅。这个市场的诱惑力在哪?什么样的厂商会有戏呢? 一、客厅的诱惑 无论做什么行业,归根结底是为了赚钱,而非做慈善。现在客厅的电视依然是家里最大的屏幕,从体验角度,虽然现在有了手机,有了平板,但是电视依然是体验最好的方案。而眼球就意味着经济。 首先是电视硬件的销售利润,这一块属于传统的家电制造利润,虽然利润率微薄,但是因为市场容量较大,流水还是很可观的。 除了硬件,还有一笔大头是内容的收费,刚刚成立的微鲸与乐视超级电视是一个思路,我一年收你几百元的费用,给你提供内容,你可以获得高清大片的观看权利,每年都有收益。这个思路其实与有线电视、付费频道差不多。内容直接销售。 还有一块是广告收入。乐视开机就是一段广告,三星在澳洲的电视搞过这个,电视定时从网络下载广告,甚至引发了用户的投诉。 这三块构成了互联网电视的主要预期收入,而后续还可以有很多附带选项,譬如购物平台,游戏平台,O2O服务也能产生收入,潜力还是非常可观的。所以智能电视这个客厅娱乐入口被众多厂商盯上。 二、赚钱的难题 不过虽然客厅市场理论上利润丰厚,但是真正在中国赚到钱的并不多,前不久乐视网和小米互黑,被爆出电视硬件业务亏损。 乐视的盈利,居然还是来自于版权的分销,而这个业务不占领客厅也能干。 在硬件销售上,乐视虽然在线上排名已经能排到第八名,5.4%的比例也不低。但是考虑到电视线下销售的比例,这点用户很难改变什么。 在内容上面,中国多年来对版权保护的蔑视。让用户没有付费的习惯。不爱折腾的,老老实实看电视,爱折腾到,自然有渠道获得免费的内容。 而且现在各个内容方竞争激烈,优酷土豆爱奇艺这类视频网站都会提供免费的内容,只有优质内容,但是收费会员的比例上不去,也不足以弥补版权的成本。 广告收入则是一把双刃剑,因为互联网电视的广告本身是有流量成本的。而广告也会影响用户体验,乐视和三星都被抱怨。 所以,互联网电视虽然潜力很大,诱惑很大,但是把潜力转变成盈利还是很难的。有赚钱的潜力未必能赚到钱。 三、什么样子的厂商会有戏? (一)渠道很重要 客厅电视与智能手机有点差异,一方面客厅电视的更换频率比较低,手机一两年更新,电视至少要3、5年。另外电视体积比较大,又涉及安装,保修,线下市场非常重要。 所以,要普及一个品牌的电视,就不能只做线上。无论是什么品牌,落了地进了渠道,才会有销量。 其实,小米手机虽然线上起步,真正走量线下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互联网电视只在互联网电商卖是不行的。 (二)服务很重要 渠道之外,服务也很重要。互联网电视要收会员费,不能指望爱折腾的人。爱折腾的人会自己搞定各种免费高清内容,什么3D、4K,10bit,你提供的收费内容,它们是看不上的。 而要把会员服务卖给不爱折腾的,就得做好服务,送货上门是不够的,给用户调试好了,打开电视就能流畅看节目,用户才会用你的服务,甚至网络质量也要帮用户想到解决,用户体验好,付费会员才会顺理成章。 (三)体验很重要 用户购买你的电视,是因为你的电视硬件更好。而不是因为你带了内容,其他家没有,其他家没有,用户大不了买盒子,不用买你的电视。互联网电视本质还是电视,做好电视的体验,尺寸、画质、音质、价格、外观、做工这些基本功不能差。 在内容方面,重要的不在于多,而在于用户想看的你能提供,华语大片再多,用户看不到新电影等于白搭。内容的问题不在于量,而在于用户喜欢的能看到。 广告影响体验是必然的,但是能不能让广告的影响小一点?开机几十秒的广告真的好吗?利用电影上下的黑边放点小广告不就皆大欢喜了吗? 互联网电视赚钱的方式很多,但是本质上就是一个字“量”,卖得多才会有硬件利润和流水;卖得多付费会员才会多;卖得多广告才有价值,才能要价;卖得多才有可能有购物、游戏、O2O入口。 而卖得多,内容靠体验,外功靠渠道,服务,宣传。并不是有了内容资源就能大赚特赚,互联网电视归根结底还是电视,切不可本末倒置。 |
HOT NEWS
FOCUS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