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最爱又最怕的“妈妈” 脑瘫、自闭症、唐氏综合症,这样的孩子在马胜娥的特教班里都能找到。你也许会好奇,她接触的怎么都是特殊人群,她却说:“他们不特殊,他们很可爱、真实,哭就是哭,笑就是笑,怒就是怒”。马胜娥从2012年开始接手黄岐小学特教班,成为12名特殊儿童的“妈妈”。她的爱有“热”有“冷”,她是学生们心目中最爱又最怕的人。 起初害怕但选择坚持 “第一天走进特教班课堂,一个唐氏综合症的孩子突然冲过来,抱住我,还亲了我一下。”马胜娥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当时我的心缩了一下,有点害怕。” 然而,特教班的突发情况远不止于此。一个自闭症学生无缘无故情绪失控,捂着耳朵大声尖叫;一个脑瘫学生在班里大小便失禁,排泄物从裤管里流出来;一个唐氏综合症学生经常“玩失踪”,找遍整个校园都不见踪影……面对这些,马胜娥心里的退堂鼓打了一遍又一遍。然而,她最终还是选择了坚持下来,并且学生家长会主动和她沟通,学校也专门请教授给她辅导。慢慢地,马胜娥开始用心去理解这些学生。 马胜娥说,特教班的孩子都很喜欢上学,因为在家会被关在房里,活动范围很小,而在学校,活动范围大,形式多样,孩子们都不愿意放假。 “学生最爱我,也最怕我。”马胜娥说,“学生怕我说再闹就不让你来上学了。”学生爱她,把家里的粽子和手工头花都带给她。 “狠心”培养学生能力 小文是名唐氏综合症患者,第一次班级出游时,她一直撒娇,经验尚浅的马胜娥对她又是抱又是喂饭。回到家后,马胜娥开始反思:“做特教老师,是要有爱心,但爱不仅要热的,还要冷的,什么都帮学生,学生的依赖性会很强,这是剥夺他们学习生活技能的机会”。 第二次班级出游,马胜娥在出发前就跟小文约法三章,一切让小文独立完成。“别人看到一个‘有缺陷’的孩子背着那么重的包,手里拿不稳筷子,一点点挑饭吃,我在一旁却不帮她,或许会觉得我很残忍。”马胜娥说,“但我心里很清楚,小文不需要我的帮助,她可以做得那么好,自己走路,自己吃饭,学会生活技能。” 日常生活中,马胜娥总是刻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生活技能,她说:“我教这些孩子的目的,是让他们一点点向常人靠近。” |
HOT NEWS
FOCUS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