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文广新局公布了第五批市级非遗项目和第四批市级非遗传承人名单。佛山少临南家拳、佛山酝扎猪蹄制作技艺、佛山砖雕等纷纷入选。有专家表示,本次入选项目集中体现了佛山的武术文化、美食文化和手工业文化。此外,朱绍英等21人入选非遗传承人名单。 记者了解到,本次共有10个项目入选,其中,佛山少临南家拳、佛山鹰爪拳作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别入选;佛山酝扎猪蹄制作技艺、佛山砖雕、香云纱(坯纱)织造技艺和西樵大饼制作技艺作为传统技艺入选;佛山伤科正骨、佛山伤科制药技艺作为传统医药入选;佛山祖庙春秋谕祭和大江龙舟习俗则作为民俗入选。 ◎佛山武术 不仅仅有咏春 事实上,许多佛山人知道咏春、蔡李佛,可不一定知道少临南家拳和鹰爪拳。据悉,佛山著名武术家梁细苏就是少临南家拳的第四代传人,顺德人梁细苏九岁开始跟随秘德禅师在广州白云山学艺,并于清光绪年间将南家拳拳械技法和跌打医术带出佛家寺院,择徒传授。南家拳在广东传承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学徒也遍布佛山、广州、中山、香港和海外。 同为拳种的佛山鹰爪拳,又称鹰爪翻子拳、鹰手拳,相传创于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据史料记载,鹰爪拳上世纪初传入佛山,距今已有近百年历史。民国年间,先后有鹰爪拳师李宝英、刘法孟、李佩弦和张占文在佛山传授鹰爪拳。该拳种在佛山落地生根,训练出如蔡丽秋、区荣钜、曾坤等一批本地优秀的鹰爪拳好手。 ◎香云纱 最早发源于南海 一直以来,大家听到香云纱,首先想到的就是顺德,事实上,2008年,顺德伦教街道成功将“香云纱染整技艺”作为手工技艺申报成为国家级非遗。然而,鲜有人知道的是,香云纱最早在19世纪40年代发源于南海西樵镇民乐村。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化纤的冲击,香云纱技艺在西樵中断了三十余年。直到近年,才重新出现在大家面前。 可喜的是,南海香云纱(坯纱)织造技艺也成功入选本批市级非遗,踏出了振兴南海香云纱的第一步。据悉,该技艺由南海西樵山文化站作为保护单位。 ◎得心斋 申报省级非遗有难度 得心斋作为广东老字号,在佛山可谓是家喻户晓。这家始创于清代乾隆年间的店铺,用猪手、猪脚巧妙制成酝猪蹄,并以甘香和味、皮爽肉脆远销省港澳和东南亚。早在去年,得心斋负责人卢凤莲就告诉记者,准备为酝猪蹄申报非遗,前期还做了大量整理传承谱系和历史资料工作,非遗专家梁国澄说,“得心斋时间跨度长、故事多,其酝扎技艺更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 同样的,西樵大饼制作技艺也成功入选。但是,民俗专家余婉韶坦言,食品类项目未来若想申报省级非遗,需要考虑“深度”问题。“申报材料要能挖掘技艺的核心价值,要有内涵。”她表示,国家在食品安全上把关很严,食物制作技艺牵涉面广,容易出现不稳定,申报要求很高。据悉,目前我市仍未出现一个国家级的食品制作技艺的非遗项目。 |
HOT NEWS
FOCUS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