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是回复一位宝妈的问题。她的问题比较有代表性,所以干脆直接抽时间写成了一篇文章发出来 给所有觉得孩子“脾气大”、“脾气急”的家长。建议多看几遍,体悟更深…… 早上好,最近心情很郁闷,因为很用心的教孩子可却发现他越来越不听话,问题肯定出在我自己身上,可我又不知道错在哪里,以后该怎么办? 我崽崽的脾气很大,一激动起来就什么也听不进去。 昨晚陪她在小区里和小朋友玩,大家一起玩一个小朋友带来的玩具,后来那个小朋友要回家了,大家都把玩具还给了他。可我崽崽正玩得起劲不愿马上还给他,那个小朋友和他哥哥过来抢,我对她说:“玩具是哥哥的,他要回家了当然要还给他”,他马上把玩具扔掉就过来准备打我,我当时就很生气吼了他几句,丢下他就准备走,他又哭着来追我。回家后他向我承认了错误,并保证下次不再这样了。 其实他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了以前也发生过多次这样的事,都是他和其他小朋友起冲突时我出面制止(因为害怕他受到伤害),他就会把气撒到我身上。开始时他会真的打我,后来严肃的和他说了几次,他不敢真的打只是冲我大声哭叫。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就会选择离开。回家后和他好好说,他都会意识到自己错了,下次不再这样了,可下次在遇到这样的情况,他还是控制不住。 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您能帮帮我吗? 看到你发的信息说:“知道问题肯定出在自己身上。”OK,相对比很多家长不觉得自身有问题,总把问题归咎在孩子身上,你能有这个意识就很好,至少我们沟通会更容易些。 你的描述里包含了很多信息,我就说说你最关心的孩子情绪问题吧 面对孩子的情绪,我们如何能平静面对? 孩子玩的正起劲,不愿意还,被强行终止,闹情绪是正常的么? 我们用自己来设想一下。认真感受下面两个场景,尽量让自己沉入进去: 你正在电脑上专心的工作,两个多小时的忙碌,大部分重要内容已经完成,很快就可以完工。这时在一旁玩的孩子不小心碰了电源,电脑断电!你之前的工作并未保存,全部白做了只能从头再来! 你和朋友聊天,讨论起一件事情,正当你兴致勃勃的聊着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时,突然朋友接了个电话,然后告诉你:不好意思,我有急事要走了,我们下次再聊吧…… 你会是什么感受? 纵然你知道事出有因,孩子不是故意的、朋友也可能确实有不得不走的苦衷 或许过一会儿你就能自己想通,并接受这个事实。但当下那一刻的反应,你一定会有情绪,对吗?你可能会对孩子发脾气、会因为朋友不让你把话说完心中非常不高兴。 当我们的关注点和情绪都集中在某件事情时,被突然的强行终止打断,是无法立刻就让自己的情绪从那种状态下出来。因为我们都是正常的人,而不是神…… 我们能理解自己的感受,那么孩子呢? 在成人看来孩子的玩就是玩,不是什么大事,可以随时停止。而事实上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认真的玩和工作一样!他们都是在玩中不断探索、感受、体验各种事物关系,构建自我的。当他在认真工作(玩)的过程中,被强行打断,他同样也有情绪,他也不可能从当下的状态(认真的工作—玩)中马上走出来,立刻停止。特别是被没有礼貌的强制打断——玩具不还,小朋友就来抢。 你想想你的朋友,虽然没等你把话说完,就要走,但至少会礼貌的告诉你:“不好意思,我有急事要离开,下次再聊”;而他的小朋友不会懂这些,也不会这样有礼貌的告诉他,而是上去就动手抢回玩具。如此对比一下你再想想他的感受如何? 如果他的朋友也礼貌的那样对他说明,孩子的反应甚至有可能会好过我们大人。 这还没结束,你又在他还没有从那种负面情绪状态下走出来时,跑过去给人家讲了一番道理。 你再设想一下:当你朋友没让你把话说完就离开了,你正郁闷生气呢,你老公看你生气就对你说:有什么好生气的,人家有急事当然要走了,这很正常么,你要有急事的时候也会这样…… 你心里是不是更上火?“尼玛!这些道理我不知道?还用得着你这时跑过来教训我?火上浇油,你是来气我的吗?”你会不会骂他一顿的心都有了? 更何况你心里期待的孩子的反应还是:不管你玩(工作)完了没有,说停止,就立刻停,而且你还要高高兴兴的,不能有情绪、不许发脾气…… 现在能理解孩子的大部分心情和感受了么? 我说这么多尽力来还原孩子当时的情绪和感受,就是想告诉你,通常我们家长自己认为的尊重、理解孩子和事实意义上是有很大差距的。这也是我常说的一个“共情心”的重要性 也只有当你真正做到以“共情心”去思考、理解孩子的感受时,才不会那么容易生气、发火,可以更平静的面对和处理问题。 那么光理解就够了么?也不能由着孩子的性情脾气来啊,就算我能做到理解、尊重他,别人也不可能都这样! 当然,我们还要想办法合理的引导孩子,孩子所缺乏的就是正确表达情绪的方式。我们就先聊三点: 一、家长表达情绪的方式是孩子的榜样 “当他把玩具扔掉就过来准备打你,你很生气吼了他几句,丢下他准备自己走” 还记得郭冬临的小品《一句话的事么》?里面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话 “你用谎言去验证谎言,最后得到的一定是谎言!” 你用发脾气的方式去教导孩子不要发脾气,最后得到的一定是个只会发脾气的孩子 对孩子的教育,不是家长说了什么,而是做了什么。当你对孩子吼时,孩子不会记住你吼的内容!因为他会害怕,他的关注力全都集中在了你的情绪和吼的状态上。他听不到、记不住你说的内容,但你表达情绪的行为方式一定会深刻的烙印在他的记忆深处,并逐渐内化为他自己的表达方式 想要孩子做到什么样子,首先一定是家长先要是这个样子!否则,别怪孩子,因为你是他学习、模仿的榜样;他是你的镜子,你可以从他的一切行为反应上看到那个“未能觉察的自己” 二、情景再现示范 “其实他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了,以前发生过很多次……可下次再遇到这样的情况,他还是控制不住。” 你堵死了孩子的退路,却不给他出路,谁能来告诉孩子“我到底该怎么做?” 除了自己做榜样之外,你还可以给孩子做一些情景再现的游戏,示范给孩子看 以玩玩具的事情为例,你来扮演孩子,让孩子扮演他的小朋友。 当孩子说要回家了,向你要玩具时,你一定要切身的以孩子的感受去表达:哥哥(弟弟)可以再让我玩一会儿吗?一会儿就好?如果孩子同意,那你玩一会儿按约定就主动交还给对方玩具,并谢谢对方然后告别;如果孩子不同意,你可以尝试:可是我真的好想玩,你什么时候再出来玩啊,我们到时候还一起玩好吗? 这只是个最简单的例子,帮你打开思路。你可以依据具体情况设计很多种说法 只需记住原则: 1、尊重孩子的真实感受,不要自己想当然是怎样 2、无论是对情绪还是对具体事件,都是引导孩子可以怎样,而不是单方面告诫不能怎样,要给孩子出路! 当孩子不知道且没人教给他,如何正确表达自己情绪及与人沟通的方法时,他只能用从你那模仿来的,发脾气方式对你表达、发泄自己的不满!但又会被你吼住、吓住,然后被迫强忍、压抑着自己的情绪,认错、保证…… 如此循环反复,孩子的内心最后会被压抑成什么样子?至少,越来越暴躁是可以预见的 三、开启聊天模式 我的一位朋友曾和我聊起她的一些经验:“孩子在家里一定要有一个无话不谈的人,不论是爸爸或是妈妈。他(她)愿意把自己的小秘密告诉你,有什么困难或问题愿意和你倾诉,找你谈心……” 晚上睡觉前除了给孩子讲睡前故事,聊一会儿天,不仅是增进了亲子感情,同时也能让你们互相了解对方心中的想法及感受,你会发现很多时候,“你以为的”和“孩子实际上的”想法并不相同。另外这也是可以为你遇到问题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提供依据及帮助 聊天最重要的是学会倾听,无论孩子说出什么令你惊讶的东西,都不要有过激反应!因为那会吓到孩子不敢再向你倾诉。切忌随意评价,急着表达你的观点,借着各种机会说教孩子!那样只会让孩子习得一种习惯,就是无论你说什么,他都会不耐烦,最后选择关闭自己的耳朵,做个“妈妈聋子” 唯有把功利性、目的性去掉,才能真启动聊天模式!当然,随着这个聊天的过程,你有很多时候也会聊到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样顺便也就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了 例如玩玩具及和小朋友发生冲突的事情,都是可以晚上静下来的时候,母子躺在床上聊一聊的。听听孩子的感受、说说你的想法、共同探讨探讨,下次遇到这种情况有什么更好的方式没有?然后再下次出门前可以做个小提醒或是小约定等等,这样问题就无声无息的化解了 为什么非要用严肃的告诫、孩子认错保证,这种最敌对、又无效、还伤害亲子感情的方式呢? 其实,只要你愿意“用心”去“尊重”、“理解”孩子的感受,相信可以想出多种很好的有效解决问题方法 【奶爸说】 限于时间和篇幅,就大概写了几点,事实上还有很多方面的问题,如家长的控制欲、改造欲、过度参与问题,及孩子间的冲突问题、边界问题…… 以后有时间再写吧,一次说太多也消化不了,能把今天这些东西,慢慢做到,内化为自己的习惯就需要花不少时间。当然你也无法一下就做到,也更不要期待自己刚有所改变,孩子就立刻变好。任何一种行为习惯都不是一天形成的,改变则更需要时间 放下心中的焦虑,给自己和孩子时间,慢慢来。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孩子。所以,我们只求成长,不求完美 |
HOT NEWS
FOCUS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