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佛山最北部的一个村落,与清远清新、肇庆大旺相邻。50年代由清远清新三坑镇划入迳口农业经济区,后被佛山接管。由于地处交界,村民与清远四会等地来往密切,通婚联姻,吸纳了三水、越南、清远、肇庆等四地风俗。龙形拳在此开枝散叶,九道谷、十里水果长廊等更为外人熟知。 山清水秀 南山旅游发展的王牌 择善村位于三水区南山镇最北部,辖区面积12平方公里,有24条自然村,有常住人口近3000人。1965年迳口华侨农场成立以前,择善村隶属清远市清新县三坑镇。1967年迳口华侨国营农场成立时,三坑镇把大桥山下的择善村划进华侨农场管辖。1999年,华侨农场被三水区接管,并于2008年并入南山镇,成为如今的择善社区。 而作为佛山最北部的村落,这片土地让外人熟知的也许不是其饱含哲理的名字,而是其独特的山水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衍生出的一幅美丽的动感图。 九道谷是佛山罕有的野生禾雀花生长地与集聚地,花的面积,花树的树龄均为罕有,有许多花树粗如成人的大腿,树龄至少在百年以上。每年清明节前后,在禾雀花集中的绿水寨,串串禾雀花悬挂枝头,有的如雏鸟待哺含苞欲放,有的如鸟儿振翅欲飞般盛放,有的喃喃细语,有的缠缠绵绵,有的小憩林间,有的啄食嬉戏。其中数年代最久远、藤粗66厘米,藤蔓长约500米,藤龄200年的白花油麻藤开得最好。 不管是惊险刺激的“佛山第一漂”九道谷漂流,还是风景如画的枕头湾水库,四季果香不断的十里水果长廊,这种天生丽质,使这里成为“洗眼、洗肺、洗胃”的天然大氧吧,给南山镇发展旅游业带来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不施粉黛的美女,素静中透着清纯,成为南山镇旅游最响亮王牌。 择善而从 多元特色文化相融 择善的气质首先体现在地名。对于“择善”一词的由来,村中老人也已说不清楚。更多人偏向于成语“择善从之”,取自《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人如地名,走进择善村,细节处处能体会到这里纯朴的民风民俗。 名字的朴素掩盖不住其四地相融的多元独特风俗文化。事实上,由于其地处清远、四会交界,村民与两地在商业、婚俗上多有往来,且与越南归侨聚居地漫江社区相邻,择善融合了清远、四会、越南和三水本地等多元文化特点。 红星村位于择善最北部,也是佛山最北的自然村,村里不少村民还保持着到清远“趁圩”的习惯。67岁的黄槐云老人50年前从清新县三坑镇枫坑村嫁到红星村,前几年,每周逢1、4、7三天,黄阿婆还会早起,挑上水果到三坑镇一个叫陂头的村子“趁圩”叫卖。“有当地和择善的村民和侨民,几个地方的人聚集一起,很热闹。” 与南山迳口片区其他几个社区不同的是,虽然在近30年左右的时间里,择善村归属迳口华侨农场管理,但择善村的侨民数量却远低于相邻的漫江村。择善居委会工作人员江智勇介绍,居于此地的侨民大多数是通婚而来,嫁入择善,行走在村落里,偶尔能从妇女的穿着上感受到越南风情。 开枝散叶 传承龙形拳文化 前几年,一部《叶问》,让许多人见识了咏春拳,也使观众记住了咏春的发源地顺德。鲜为人知的是,在三水广为流传的龙形拳,兴起的地方正是择善村,有传言这里“小至五六岁儿童,老至七旬长者,人人都能耍一套龙形拳”,可见龙形拳在当地乃至整个南山有着颇高的地位。 和顺德的咏春拳不同,龙形拳不是在南山发源的,但却在南山得到了发扬光大。龙形拳的祖师、惠州人林耀桂年轻时拜罗浮山的少林五梅传人大玉禅师学拳,后将其加以发展,创造出今天的龙形拳。1936年,一位来自择善水坑村的青年马齐找到林耀桂,学习龙形拳20年。并将龙形拳于1948年传入三水南山,1989年传入禅城、南海等地。 马齐学有所成后,虽然拳技高超却一直在广州第十甫的“大明星”理发店做理发师。1978年,马齐从 “大明星”退休,回到家乡择善,小范围地教授龙形拳。2003年,在三水的一次群众集会上,88岁的马齐上台表演了龙形拳,动作遒劲、利落,不少三水人大为惊奇:“原来龙形拳的传人竟蛰居在我们这里。” 随后,在政府的引导下,马齐家人开始设馆教学,2007年,成立了三水区第一个武术馆——迳口龙形拳会馆。如今,龙形拳已进入南山的小学课堂,正在影响着新一代南山人。马氏传人开办的会馆、武馆,也遍布佛山南海、广州等地,开枝散叶,传承龙形拳文化。 |
HOT NEWS
FOCUS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