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桥古村。 ■小朋友在松塘榕树下玩耍。 ■市民在烟桥上合影。 “我报名之后把链接发到微信里,叫朋友一起参加,没过多久就有朋友回复我说已经报满了。这一趟游南海,真的很值得。”市民陈红梅一家在参加了“南海宜居城乡一日游”活动后如是说。 上周六,珠江时报社与南海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联合组织了此次“南海宜居城乡一日游”活动,让市民切身感受到宜居城乡创建带来的变化,展示南海宜居城乡建设的成果。 此次活动共有33位市民报名参加,男女老少皆有。主办方介绍,在报名通道开放不到半个小时,名额就满了。从九江到西樵,不少参与活动的市民表示,感受到了南海宜居城乡建设给市民带来的舒适生活。 第一站是九江外滩公园。一下车,市民们面对着外滩不断感叹:“原来九江这么靓!”随后,市民在江边的休闲通道上一路走一路欣赏美景。 “九江以前有很多读书人,是他们就造就了儒林文化。”在九江烟桥古村,村民英叔向市民介绍烟桥村的点点滴滴,还带着他们游走了烟桥古村的古迹正道。 而最让市民感慨的是下北社区,居民自筹资金美化家乡。“他们的家族观念和宗族观念很强,很容易齐心协力去做好一件事情。”来自四川、在禅城居住的许学程说,这是他此行最大的感受。 吃完午饭,大伙又来到了西樵松塘村。说起松塘村,很多人都不陌生,他们曾慕名而来,连陈红梅读二年级的女儿都记得“池塘边有个学社”。松塘村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至今已有近800年历史,并于2010年12月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从此,松塘游人不断,村民还是在大榕树下话家常。“环境变好了,自然也就舒服了,村民关系更和睦。”松塘村村长区信鑑说。 最后一站是西樵百西村。“好干净”“好舒服”“真有古典气息”……巷子里充满大伙的感慨声。“这几年村里变化很大,晚上出来活动的人越来越多了。”村民李姨介绍,通过宜居城乡建设,村里多了公交站,还多了很多活动场所,“以前都是年轻人晚上出来,后来路况好了老人们也出来活动了,现在几个队的人都在村口跳广场舞呢!” 第1站 九江外滩公园 临江品咖啡赏大美江景 “这里到了傍晚更漂亮,江面在夕阳下波光粼粼,坐在临江的咖啡馆里喝咖啡,看着对面海心岛的灯渐渐亮起来,像一条龙舟,真的非常漂亮。”重走九江外滩公园,勾起了市民刘永的回忆。 漫步江滨,眺望海心岛,阵阵江风带着微凉的秋意。位于西江左岸的外滩公园,“以水为脉、以绿为衣”,郊野滨水观光长廊划出一片片湿地、田园、运动区等不同活动区。 “这是观龙台,大型龙舟赛举办时这是最佳观赏点;这是垂钓台,有市民三五结伴来钓鱼;这个渡口可以坐船到对面的海寿岛……”还未听完九江规划建设办的工作人员关坚强的介绍,参观团里的小孩们早已沿着江边大道一路往前,家长们沉醉于眼前的美景,赶紧“咔擦”几声拍下。 关坚强是土生土长的九江人,外滩公园的变化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以前这里就是一片滩涂,直至去年9月,投资4000多万元的外滩工程完工对外开放,江边的滩涂种上了景观植物,罕见地吸引了附近的黄鸡鹤来此活动,说明这里的环境和水质变好了。”关坚强说。 第2站 烟桥古村 古榕树下诉说浓郁文风 “这片榕树林是由一棵榕树生发出来的。”在烟桥的一边,根须发达的古榕树落地成林,英叔不紧不慢地介绍着烟桥古村的历史。树下的石板凳上,古稀老人谈笑风生,面对摄影师的镜头毫不遮掩,报以从容的微笑。 家长们听着英叔的介绍入了神,孩子们则在烟桥边玩得很嗨。这座原名叫“燕桥”的古桥,因终年水汽蒸腾,雾气缭绕,在清乾隆年间就有“烟桥”之称。“妈妈,你走过来,要扶着那根竹竿。”小女孩在大人的帮助下走过摇摇摆摆的烟桥后,呼唤着桥对面的母亲。女孩的哥哥见母亲“无动于衷”,便扶着竹竿过去找妹妹。最后还忍不住在桥上来回走了几次。 过了烟桥就是何氏六祖祠堂,在这个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里面,摆放着九江盛名的龙舟。英叔说:“烟桥龙舟在九江很有名。”祠堂内,还有最令烟桥村民感到自豪的历史名人何文绮的介绍。他曾在清嘉庆年间任兵部主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参谋长。 紧接着,在英叔的带领下,市民们走进烟桥正道,正道两边都是青砖建造的古民居。烟桥古村规划严谨,保存了大量的清代建筑群。从烟桥正道穿过,市民们一路经过兰桂坊、旌表节孝牌坊等历史古迹和众多古民居。 “这些历史我们了解得很少,带着孩子来看看能增长见识,拓宽视野。”陈红梅说,在这里生活很舒服,村内小桥流水人家,村外河涌交错。 第3站 下北社区 村民出资修建休闲设施 走在下北社区长兴村趣宜休闲长廊上,长廊旁河面上传来的欢笑声吸引了许多参观团市民的注意力。只见阳光下,四五只游艇驶在不到100米宽的河面上,几名游客踩着游艇,有的任其飘荡,有的快速前进,有的费力转弯却不知怎么把控,市民们在岸上观看。 讲解员介绍了长兴村村民的团结互爱精神,“有时到节假日,村里养殖户把鱼养大了,就给每个人分一条。”听到这,市民们兴奋不已,忍不住打趣道:“给我一条可好?” “村民都很爱自己的家乡,这里的文化大楼和趣宜休闲长廊都是村民出资建的。”说起这,下北社区长兴经济社副社长冯家亨一脸自豪,“文化大楼筹资140多万元,2013年10月落成,随后又有一位村民独资赞助了130多万元建趣宜休闲长廊,2014国庆完工。” 通过企业慈善家带头,众多热心人士加入,政府在土地政策和资金补贴给予支持,下北长兴文化楼拔地而起,结合鱼塘景观打造的趣宜休闲长廊随后落成,并免费对村内和附近村民开放,这里俨然成了社区妇女广场舞队、篮球队、龙狮爱好者的新“驻地”。 随后参观团一行移步至邻街的吴家大院,大院里的镬耳屋、碉楼和石磨豆浆给市民留下了深刻印象。当然,市民们印象最深的是导游阿敏讲的屋主吴庚南和八个老婆的故事,“为了让他众妻妾相安无事,吴庚南在大院里建了很多个独立的镬耳屋,分给八个老婆住。” 第4站 松塘古村 最美古村落浓浓翰林风 走入“广东省最美古村落”西樵镇松塘村,一阵若有若无的桂花香随风飘来,一幅岭南水乡画卷映入眼帘。碧玉般的池塘连成水带,灰色的民居错落有致排列其间。孔圣庙前的广场上,葳蕤大树洒下片片阴凉,树下的石桌石椅已被一群老人“占领”,他们或围坐成圈,打牌消遣,或三两一群,闲话家常…… “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太舒服了!”市民劳慧玉长期居住在“人多车多楼多”的城市里,第一次来松塘古村直呼“不想走了”。 这几年松塘村除了挖掘历史文化底蕴,更加重视环境建设,松塘村村长区信鑑说,村里把鱼塘收归统一管理,对池塘进行了清淤,并建了污水管网直接接入西樵污水管网。池塘两边种上了整齐的串钱柳、桂花和香樟树。 村民梁爱英抱着九个月大的外孙女在广场前踱步,“以前这边脏乱差,现在很干净、整齐。”村里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让梁爱英觉得日子过得很“有趣味”,平日里她带着外孙女在广场上和其他老人聊聊天,每到周六日,她都是松塘歌会和粤曲大会的忠实“粉丝”,“我不识唱,不过有时有奖品拿。” 第5站 百西村头村 文物随处见村民很热情 “太干净了,一点都不像农村。”车子刚停在百西村头村的潘氏大宗祠前,观光团一行忍不住赞道。这里是西樵历史文物最多的地方,眼前的潘氏大宗祠便是其一。典型的岭南镬耳屋样式,青砖黛瓦,屋檐的木雕、砖雕和灰塑巧夺天工,栩栩如生,虽历经百年沧桑,仍可依稀辨出昔日的繁华。 祠堂里展示着潘氏族人的历史文化,看到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与潘氏族人会面的照片,有市民打趣道:“难道潘基文也想认祖归宗?”引得其他市民哈哈大笑。 从祠堂出来,观光团一行在村中巷里穿行,平整干净的水泥路向巷里延伸。“以前都是年轻人晚上出来,后来路况好了,老人们也开始出来活动了。”居住在此的李姨说,这几年村里变了,通过宜居城乡建设,村里每天有清洁工清洁,村里还新建了公交站和几个广阔的活动场所,“现在几个队的人都在村口跳广场舞呢!” 观光团的英姨被巷子一个生机勃勃的私家小花园吸引,只见小花园里石榴和桔子树都结了拳头大的果子,一株颇大的不知名植物开满了红色的花朵,花盆里的姜苗已有半人高,“看来生活在这条村的人都很悠闲,这么有闲情,园子搞得这么精致。”英姨转眼瞥到了院里的一株能清热解毒的“臭草”,园子的主人热心拿来剪刀,剪下两支送给英姨带回去种。 离开时,英姨心满意足地说:“看完这些点,我都想去农村住啦!空气好,交通也方便,村民特别热情。” |
HOT NEWS
FOCUS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