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知道广州有个“陈家祠”,其实三水旧西村,也有一个百年历史的“陈家祠”,而且是岭南地区惟一从外到内摹仿广州陈家祠修建的宗祠。 芭蕉叶形山墙最抢镜 旧西村,一条不起眼的小村,却有着一段曾经辉煌过的历史。旧西村原名西村,全村为陈姓,村址坐西向东,故名西村。陈氏大宗祠雄踞村口,其与众不同的芭蕉叶形山墙分外抢眼,远远望去,俨然广州陈家祠。 这个岭南地区惟一从外到内仿广州陈家祠建筑的宗祠,最令旧西村人骄傲。 据介绍,能够得到广州陈家祠的图纸,全因光绪年间,西村出了两个出名的举人:陈骥和陈梦日。他们至今仍有许多佳话流传,在广州陈家祠,还保存着两位举人书写的对联。正是他们二人凭借自己的威望从广州把陈家祠“请”回来的。 如今的陈氏大宗祠虽外表显得有点破旧,但规模之大、气势之宏伟,至今三水遗留下来的宗祠都难与其媲美。据史料记载,陈氏大宗祠为清代建筑,孝廉陈梦日主持修建。 宗祠现存为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均硬山顶锅耳式风火山墙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木构梁架结构。 宗祠大门上置石横额,书“陈氏大宗祠”。陈白沙题,楷书,笔力苍劲。二进大厅里挂一横匾,上刻有清道光年间史馆修撰林绍棠题写的“聚星堂”。 陈氏大宗祠规模宏大,厅堂轩昂,庭院宽敞幽雅。其整体结构布局严谨、虚实相间,特别是在建筑装饰上集中体现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精华。全祠共有大小门扇99户,多题有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名字,连厕所也称为“埠财院”。 作为传统的中国古式建筑标志之一的锅耳式山墙,陈氏大宗祠又有其标新立异的地方,如通常古建筑的锅耳为圆形,但这里的锅耳为芭蕉叶形。 古榕代代相传 云东海旧西村村头的一棵细叶榕华阴如盖。这棵30多岁的榕树看起来似乎并不特别,但在旧西村人心里,它还“继承”着另一棵400多年的老榕树的记忆。 自开村起,村口便种有一棵细叶榕,并成为当时的风水树。虽无确切记载,但代代相传,村民们粗略估计,这棵树至少有三四百岁了。 炎炎夏日,大树底下好乘凉,一到傍晚,古树下便围满了大人和小孩。大人们在田地里劳作了一天,坐在树下,松松筋骨,抽根旱烟,聊聊收成;小孩则在树上爬上爬下,捣捣鸟窝,彼此打闹一番,遇到榕树结果的时节,树上的鸟特别多。 即使到了寒风凛冽的冬季,古树下也没清静下来,村民们会到后山的小树林捡些枯枝落叶,在古树下的空地生一堆火,几户人家围成圈一起取暖,圈外凉风阵阵,圈内暖意融融。 如今村口那棵30多岁的榕树,便是“继承”着另一棵400多年的老榕树的记忆,继续繁茂地生长着。 行走旧西村 绿树阳光下,旧西村格外宁静,走在小巷子,触摸着布满历史痕迹的青砖高墙,有种穿越至旧时之感觉,尤有韵味。 村头有古树,树旁有宗祠,祠前有鱼塘,塘边有农田。 村中的古树被看作是“笔”,外形笔直而形似毛笔;池塘被认为是“墨”,取墨池之意;村里的空地暗喻为“纸”,而成片状的农田则象征“砚”。 笔墨纸砚、有山有树有水寓意子孙后代人丁兴旺,学识过人。 交通指引 公交线路:613、614a、614b、630、641、646路到四社站下。 |
HOT NEWS
FOCUS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