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现场 迄今为止,中韩汽车论坛已经举办三届。每届的议题均紧扣中韩汽车产业现状,由表及里,逐层深入探讨双方未来的产业机遇。第一届主题为“中韩汽车产业的现在和未来”,主要从脉络上厘清了中韩汽车产业的发展路径;第二届以“汽车品质创新的重要性与中韩合作”为主题, 从品质维度剖析了韩国汽车的成功经验;第三届论坛以“汽车感官品质大解析”为主题,更为细致地解读了品质的概念,而此次论坛最大的意义则在于为自主品牌指明了提升价值的捷径——聚焦感官品质。 ■提升感官品质是行业需求 “基本可靠性、感官品质、性能”是汽车演进的三步骤。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认为,当前,我国 汽车企业基本解决了产品的可靠性问题,到了必须高度关注汽车感官品质的发展阶段。“对汽车企业而言,提升感官品质远比提升性能投入要小,是花小钱办大 事。”徐长明强调。 从消费升级角度来看,我国汽车行业同样存在提升感官品质的需求。徐长明表示,当前我国步入了中等收入偏上国家 的行列,大众消费进入了结构升级的新时代。汽车消费升级不仅表现为SUV、豪华车的需求快速上升,更体现为普通消费者的诉求从最初的车辆可靠耐用,向美 观、舒适转变,汽车感官质量的重要性日益提高。J.D.Power的报告同样表明,感官品质决定消费者购车意愿达到30%。 然而,目前,大部分自主品牌车型在感官品质上的提升速度明显跟不上消费需求。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李凯表示,近 年来我国自主品牌在产品品质方面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安全碰撞、NVH试验以及高低温实验等已经成为了产品研发必备的步骤,车辆生产和零部件管理体系也在不 断完善,部分产品在这些方面已经与合资品牌处于同一水平;但不可忽视的是,多数自主品牌企业对感官品质的理解和做法仍有所欠缺。如在汽车的关门声音、空调 制冷节奏、座椅的乘坐舒适度等方面,自主品牌的产品与合资或者进口品牌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中韩汽车业存在至少5年差距 在大多数人眼里,韩系车与德系车、日系车相比价格相对较低,但与我国自主品牌相比,仍具备较好的品牌形象和产 品品质。所以,即便韩系车没有高精尖的技术、没有百年传承的经典品牌,但靠着出色的感官品质在全球汽车市场上异军突起。数据显示,2014年,现代起亚集 团全球销售801万辆,位居世界第五位。徐长明表示:“韩系车缺技术亮点,但这么多年却很少听说韩国车有问题,这就是品质可靠。” 就目前的全球汽车产业格局而言,韩系车的水平处于自主品牌和其他合资品牌(德系、日系等)之间,也是与自主品 牌较为接近的系别。“但中韩汽车工业仍存在至少5年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感官品质上。”寰球汽车董事长兼CEO吴迎秋如是说。“需要指出的是,这5 年差距的说法基于两个条件:一是中韩汽车工业的进步速度一致,但不得不承认,现代、起亚等韩国品牌近年的提升速度较快;二是在市场和技术飞速变革的环境 下,双方都能精准地抓住产业发展机遇。”吴迎秋强调。 当然,如今的韩国汽车也面临着向上走的瓶颈。吴迎秋认为,对韩系车而言,未来有两条路:要么继续靠性价比,牺牲品牌挣钱;要么丢掉现有的优势尝试做品牌。前者没有未来,后者没有现在。 而当现代宣布把捷恩斯作为一个独立的豪华子品牌时,已经表明了他们选择的是第二条路。中国现代汽车经营研究所所长李东宪也坦言:“现代目前正在规模的基础上尝试向上走,这种转变确实有难度,但我们必须要做。” ■专注五大感官品质开发方向 中韩汽车5年感官品质上的差距又该如何弥补呢? 提高颜值是提升汽车感官品质的第一步。“在中国人眼里,什么样的车最有价值?三个字:纯、重、大,首先,有纯 度价值就大,真皮、实木、24K金,这些纯纯的材料会让消费者赏心悦目;其次,车越重,越显示出身份,越能让人仰慕;第三,大体积、加长车型是中国消费者 的又一个偏好,因为大车更有面子。”徐长明这样描述我国当前的汽车消费观,其实,这种需求说的就是汽车最直接的视觉感官品质。 近年,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花大价钱从国外挖来专业的设计师,如奇瑞聘用保时捷前设计师,长城签约了奔驰前设计 师,以及北汽、华晨、吉利等均有外籍知名设计师坐镇。而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许敏则认为,汽车的感官品质更多的是在内饰方面,内饰的好坏直接体 现品牌价值。许敏指出了当前自主品牌在内饰上的两大突出问题:“一是,大多数自主品牌出于成本考虑,选用较差的供应商;二是,内饰设计师的水平普遍偏低, 设计风格相似,辨识度低。” 当然,汽车的感官品质远不止这些,现代汽车集团研究开发本部Jang Chee Hwan介绍,现代起亚根据人的认知、视觉、触觉、嗅觉和听觉五大感官特性,把感官品质开发分为五个方向:HIMI(人车界面)、协调感、质感、操控感以 及消费者关怀。同时,五大感官特性的重要顺序为视觉、触觉、听觉、认知和嗅觉。“目前的汽车感官品质提升多是‘3年一小改,5年一大改’的局部性改善。未 来,汽车感官品质的提升将更注重用户体验,给驾乘人员带来感官体验上的革命。”许敏说,“需要指出的是,自主品牌不仅要走韩国车的感官品质提升之路,更要 结合自身优势大胆创新,形成中国汽车品牌特色。”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
HOT NEWS
FOCUS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