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KM徒步 国艺影视城成为高明线签注点 即将来到的50KM徒步,你准备好了没?活动分为五条线路,每条线路约为50KM,其中,高明线以高明区体育中心为起点,途径高明区荷城街道、南海区西樵镇、禅城区南庄镇、顺德区乐从镇,与禅城线(同三水线)在南乐大桥合并,以佛山新城世纪莲体育中心为终点。经过西樵时,西樵山国艺影视城更是作为其中一个签注点,届时,选手既可一览西樵美景,更可在西樵山国艺影视城内穿梭,感受各个时代的建筑特色。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每读起这首诗,总能把人们的思绪牵到风景如画的江南。 西樵山国艺影视城,通过建造江南大宅,把江南那种独特的建筑景观,闲逸舒适的生活态度,完整地呈现在了佛山市民面前。 黑瓦白墙质朴清新 一方清澈明亮的水土,把一个水灵灵的江南古镇编织得绚丽秀美,文明昌盛。那里海派文化鲜明,多元文化融汇,瑰丽奇绝,韵动中外;那里古有名士涌现,今有大家辈出,既充满了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洋溢着江南水乡的神韵。“小桥流水”的老街小巷,景致风雅的古典园林,中西合璧的建筑群体,文化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让人单是想想,就觉如痴如醉。 人的生活离不开水,所以古代城市、乡村多在邻近江河湖泊的地方选址建设。江南一带,水流纵横,给城乡的发展带来许多有利的条件,也使这些地区的住宅具有水乡特有的一些特征。江南许多住宅皆临水而建,江南水养育着江南的人,孕育了与北方四合院所不同的住宅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江南独具风情的园林。 即使住宅不能傍水而建,江南人也会建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住宅。江南大宅就是一例。 江南大宅的典型特征是青砖白墙,给人质朴清新的感觉,它是汉族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特点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西樵山国艺影视城里的江南大宅,薄薄的外墙,犹如江南女子的苗条身姿,小巧的门口更显娇贵。屋檐上的图案线条简练,一切都显得如此的恰如其分。 一条长长的走道,两侧林立同样形式的房屋,依旧是黑瓦白墙,从长廊这头走到那头,你可以细细品味到儒家所倡导的“和而不同”只说。因为外在的统一下包含着各个家庭的人文风情。 庭院深深化作吟语 众多江南大宅中,南浔古镇最为世人称赞。南浔的建筑均是临水而建,真个是“画舫千家夹明镜,石梁三道卧晴虹”,非常美丽和优雅,是江南典型的水乡。它名胜古迹众多,与自然风光和谐融化,既充满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灵气,又洋溢着江南水乡古镇诗画一般的神韵。19世纪末叶中国最大的生丝集散中心在这里诞生,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群体在这里形成,孙中山发起的辛亥革命得到过这里的巨大资助,这里是中国近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前沿,这里曾经对我国近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起过令人瞩目的推动作用。 由此可见,富甲一方的商贾,曾是建设江南大宅的主体。他们驰骋商海,游历国家大好河山,做买卖,做货运,当积攒了一定财富,年纪渐老时,大多放不下心中的故乡,回归故里,于是,就在家乡兴建大宅。 是啊,江南大宅,身藏多少功与名。 除了商贾外,当地乡绅也是建设大宅的另一主体。乡绅,也就是乡里的管理者与读书人。他们扮演朝廷、官府政令在乡村社会贯通并领头执行的角色。乡绅阶层始终是儒家文化最可靠的信徒,特别是在朝代更替,皇权易主的年代,乡绅捍卫儒学的决心和勇气更胜官吏一筹。这种对儒学长期不变的情有独钟,奠定了乡绅阶层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文化地位和经济地位。 走进西樵山国艺影视城,一次次穿越大宅而过,欧阳修那“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的词句便一遍遍在脑海中回荡。房前,屋后,院中,那些沉睡多年的石碾、石磨和磨得光滑的拴马石,成为这一座座大院古老乡谣的一个个美丽跳跃的音符,伴随着一个个久远的故事在耳边低语轻吟。 历史的车轮滚滚转动,石桥、香榭、黑砖白瓦的江南转眼已是往事,它虽依旧在那里。也不再是往昔的供人们休息的场所,但是,它成了今人追忆古代文化的载体,演变成了今人工作之余寻求精神解放的归宿。 看江南大宅,就是看一个地域住宅的演变,感受中国的古与今。 |
HOT NEWS
FOCUS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