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是一个家族香火的传承,也是一个宗族文化的延续。任凭时光荏苒,以祠堂为载体的精神依旧留存在血液。里铭记历史,流传家训,以其为荣,以其为傲,因为这是我们的根与魂! 叠北社区 · 四美陈公祠 宋朝开村 事历900余年 叠滘于北宋时期开村,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1951年,叠滘分置叠南、叠北两个乡。潭头村则是叠北乡中的一个自然村,它东邻夏教,南接佛山,西临汾江,北倚禅河。 在历史记载中,叠滘的祠堂原有169间,可惜后来因社会动荡等原因拆毁了多间。如今,叠滘保留下来并重修完好的祠堂仅13间,其中叠北便有8间。坐落于叠北潭头村的这间四美陈公祠,兴建于清代,并在2012年重新修缮,成为叠北祠堂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间。 祖籍河南珠玑 辗转迁居 太阳缓缓升起,陈氏人日出而作,为了家族繁荣忙碌奔波。族里的老人静坐在树下,跟孩子们细说着当年的故事。尽管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却也不能忘记宗族的历史。 在四美陈公祠内,一副楹联这样写道:“祖籍河南支派珠玑存一脉,寄居张槎裔流叠滘绍群馨。”原来,陈氏有着一段辗转的迁居道路。据史料记载,陈姓的主要发源是在西周时期,其中,陈可道祖一支便徙居至南雄珠玑巷。南宋咸淳年间(1273年),由于战争频发,天灾人祸不断,他们便迁居到南海县张槎乡。直到明代天顺年间(1458年),其后裔观著公才迁居叠滘,成为陈氏迁居叠滘之祖。 建于清朝乾隆年间 同治年间重修 人口多少与宗祠数量有着密切的关系。77岁的孔树介绍,叠滘刚开村时,只有温、许二姓。到了2002年,村内的继承姓氏发展至128个,其中24个姓氏建有祠堂共169间。四美陈公祠便是其中一间,它兴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曾于同治年间重修。 “当年,很多祠堂门前都有旗杆夹石,现在大都不知所踪了。”孔叔惋惜道。也许是缘分使然,有一块旗杆夹石被保存了下来。 一天,村里人在潭头东约河道发现了一块石碑,打捞起来后,发现石碑上写道:“嘉庆己卯科第二十一名举人”,这是四美房举人的旗杆夹石。根据《陈氏聚英堂族谱》记载,陈氏在清朝嘉庆二十四年(1819)确实有一位举人,其名为陈业辉。于是,村里人便物归原主,把这块石碑放置到四美陈公祠门口。 子孙人才辈出 独占鳌头 走进四美陈公祠,细心的人们会发现,祠脊上有着四条鳌鱼,其中两条便是清朝时期的建筑文化遗产。孔叔解释道,鳌鱼象征着名誉,寓意“独占鳌头”,只有拥有功名、考中举人的宗族祠堂,祠脊上才能建有鳌鱼。 四五十年代时期,因社会需要,四美陈公祠曾用作中正长生会、崇德小学校、福裕织布厂、潭头农会、叠北学校分校等公共活动场所。祠堂内原有的牌匾还在大跃进时期被拆下来,并制作成农具使用。 随着时光流逝、场所更替,祠堂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损坏,摇摇欲坠。2011年,陈氏宗亲决定重修祠堂,他们发起了资金募捐,许多族人以及热心人士都参与了捐款。最终,共筹得资金约140万人民币以及3万港币。 资金齐备后,四美陈公祠便在原有的建筑基础上,动工进行了重整修缮。2012年,这所三进祠堂终于焕然一新,重现当年风采。 陈氏子孙的光辉历史 历经岁月,四美陈公祠屹立不倒,子孙也更加繁茂,并且人才辈出,陈俊朋便是其中一位。他出生于1877年,早年追随孙中山革命,曾加入兴中会、同盟会,并成为民国广东省省议会第一届议员。 民国十三年(1924),陈俊朋在广州辞官返乡,私人出资创办“叠滘小学校”,这是叠滘乡有史以来第一间推行国民新教育的小学校。后来,学校由私人独资办学发展为乡人集体办学,为了新建适应时代发展的学校,陈俊朋便四处筹集资金。最终,在乡亲与旅外同胞的大力支持下,共筹得大洋约25000元。新建的叠滘小学校在民国二十二年(1933)十月破土动工,于第二年年底竣工。学校建成后,陈俊朋既是叠滘乡乡长,又是校长,且兼任课程。他是叠滘小学奠基人,更是叠滘乡推行国民新教育的奠基人。 除了陈俊朋外,作为其弟弟的陈彦也有着不逊色的成绩。陈彦出生于1890年,清朝光绪年间,当他还在广州南武学堂读书时,便凭借着优异的体育成绩,出席清朝宣统元年(1909)召开的广东省第三届运动会,并获得了男子田径个人总分第一名。第二年,他代表华南区参加在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运动会,获得跳远第三名。陈彦最突出的成绩,便是在民国二年(1913),被选拔为国家田径队队员,并参加了在菲律宾马尼拉举办的第一届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最终,陈彦不负期望,以约6.08米的成绩夺得跳远冠军,成为我国在国际体育竞赛中第一面金牌获得者。至今,这枚金牌还在国家博物馆收藏着,铭记着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 |
HOT NEWS
FOCUS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