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前一晚,夫妻双方要完成成人礼。男方单膝跪在父亲面前,由父亲为他戴上状元帽,披上父母红;女方要用簪子把头发盘起。清咸丰《顺德县志》、清光绪《广州府志》均提及“临娶而始冠、临嫁而始荆”风俗。按照习俗,成人礼和“三书六礼”婚礼仪式一起举行。在顺德均安南沙社区仍然保存着从清代形成的婚嫁礼仪。 近日,均安“南沙婚俗”成为第六批顺德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在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中,南沙婚俗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哭嫁、席角礼等仪式已慢慢消失。为了保护和传承这项民俗活动,当地宣传部门在做影像资料、口述历史、搜集物品等诸多努力。 保留 一对新人的婚礼 大妗姐从中协助,他和她完成了成人礼和“三书六礼”的婚礼 6月18日,南沙的陈家乐完成了自己的终身大事,与拍拖3年的卢敏仪结婚。在此之前,陈家乐和卢敏仪对结婚习俗一窍不通。幸好有大妗姐从中协助,才得以顺利完成“三书六礼”的婚礼和成人礼。 早在5月份,陈家乐与其父母就带着礼饼、礼金来到住在容桂的卢敏仪家。陈家乐送上“帖”,卢敏仪接过“帖”,即同意婚事。临走时,陈家乐把卢敏仪的生辰八字一同带过去。这就完成了“六礼”中的第一步“字年生”。 确定男女双方年庚八字没有相冲相克后,就“择日与送日”。确定好日子,大妗姐就拿着篮子到女家门口大声地喊:“送日来了,6月18日是好日子!”并把“三书”中的聘书交给卢敏仪。为了以表诚意,结婚前,陈家乐还需要“做茶”,即过大礼,同时送上“礼书”,上面记录着礼品的种类和数量。送过大礼,卢敏仪吃过油麻茶,婚事也算正式确定了。 6月17日,结婚前一晚,陈家乐特别紧张,也特别期待,“要举行成人礼,意味着自己成年,同时自己也即将成家立室,开始新的生活。” 凌晨3点,吉时到。陈家乐单膝跪在父亲面前,大喊:“请父母给我‘挂红’!”其父母帮他戴上状元帽和父母红(红布),一旁的大妗姐以唱歌的形式唱道:“新郎戴过状元帽,升官又发财,戴上父母红,成年当上大英雄。”在天亮前,陈家乐还需要“上大字”。将写有“大字”的架子绑上花球,挂于墙上,标志新郎正式成年。 而在另一边,新娘卢敏仪也举行成年礼,即“上头”。卢敏仪的姐姐帮她梳头、挽髻。“‘上头’的人要认真选,必须由有‘福命’的人来,这样才能带给新娘好福气。”大妗姐梁桂珍说。 6月18日,迎亲。新郎陈家乐带着一众兄弟亲戚去迎接新娘卢敏仪回家,并带回“迎书”,即结婚证书。 入门前,仪式特别讲究。陈家乐站在门旁的小凳子上,摘下状元帽,用帽子在卢敏仪头上盖三次。“这样,以后新娘就正式成为男家的人了,要三从四德。”梁桂珍解释说。让卢敏仪觉得有趣的是,给双方父母敬茶时,需要手执鹅毛扇。这鹅毛扇标志着新娘已经具备妇人身份了。第二天于归,新娘回娘家。这样,结婚的仪式也就完成了。 字年生(定吉)、择日(请期)与送日(纳吉、过文定)、做茶(过大礼)、迎亲、于归等环节,这一整套“三书六礼”的婚嫁礼仪,从清代沿袭至今,南沙仍保留着。 变化 “新抱车”:从小艇到汽车 在保留传统婚俗之外,随着时代的变化,结婚的“新抱车”、嫁妆等都在发生改变 “我嫁的人是别人介绍的,结婚前只见过一面。我是九江海寿人,我丈夫是南沙人。”由于黄玉娇婆婆的娘家和夫家都在岛上,上世纪60年代她就是坐着渔艇嫁到南沙的。娇婆婆说:“渔艇上并没有什么装饰,只是比平时多了一张凳子,新娘上船后就做在凳子上,撑上一把挂着红布的伞。艇上的新娘头盖一块红色方巾,当时在顺德的小涌上可算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而今年65岁的梁少妹说,她出嫁时坐的“新抱车”(“新抱”是媳妇的意思)已经变成单车了。“那是26寸凤凰牌单车,车头绑上红花球,变成新抱车。”梁姨还清晰记得,当时结婚花了600元。 上世纪70年代末,结婚流行三大件: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那时,新娘都渴望有一台缝纫机作陪嫁,因为当时经济条件不好,衣服都是自己做的,衣服破了也靠缝纫机缝缝补补。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人们的生活慢慢好了,接新娘的车便成了摩托车,结婚成本也随着上涨。梁姨的女儿结婚时,就花了大概3000元。结婚三大件也变了,变成冰箱、电视机和洗衣机。“这三大件都是根据家庭环境而决定买多少的,冰箱是必不可少的,而电视机就不是人人都买的起,如果有电视机那实在太时髦了。” “90年代的婚礼,人们总喜欢看新郎家来的小车多不多,这代表了派头。”从事了十多年大妗姐工作的梁桂珍说,上世纪90年代,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小车接送新娘已成为风俗。此外,上世纪90年代的婚俗掺杂了诸多时尚元素,如婚纱照、西式的礼服等。 梁桂珍说:“90年代的婚俗不单单是结婚礼俗那么简单,还代表两个家族的派头。两个人结婚也讲求质量,车、楼当然是纳入生活计划当中的。这与我们旧时的结婚相比,的确有很大不同。” 保护与传承 均安制定5年保护计划 南沙开村于 清代,为均安的沙洲,四面临水。从杏坛马宁堡、均安等地迁来的村民,将“三书六礼”等婚嫁习俗带进南沙。由于南沙与周边陆地相隔,因此风俗少受时势变迁的影响。自2001年开通南沙大桥后,在城镇化、文化活动空间变动的历史进程中,南沙婚俗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冲击。 哭嫁曾是南沙婚俗的重要内容,出嫁前需唱咒骂的歌谣,筛箕时,需唱“脚踏筛箕来问父,亲生红叶(女儿)眼冤么?”以表示不愿意出嫁。现在南沙婚俗的仅保留新娘筛箕仪式。 而席角礼,年长女性穿九件衣服向新娘敬茶等仪式已消失。 目前,年青一代对传统婚俗一知半解,只有大妗姐对整套婚嫁仪式烂熟于心。但大妗姐这个行业已经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南沙60岁以上的大妗姐有3个,50岁到60岁之间的就10个左右,远远满足不了需求。”梁桂珍说,大妗姐工作辛苦,地位比较低,年轻人都不愿学。 那么,如何保护、传承这项民俗活动?均安镇文化站制定了五年保护计划,将研究与传承作为主要保护方向。
均安镇宣传办表示,在研究方面,一方面搜集南沙婚俗相关历史资料、旧有用品;另一方面开展口述历史,探究其历史渊源、变迁轨迹,并形成详细的文字、照片、录像档案。而在传承上,均安镇文化站十分重视,计划每年约有10万元可用于该项目的传承传播,“我们收集了以前结婚的用品,然后会搞展示甚至出书、拍宣传片来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南沙婚俗,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带动他们采用旧婚俗。” 来源:南方都市报 |
HOT NEWS
FOCUS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