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企要在市场上混得如鱼得水,必须得过五关斩六将,最重要的是还得符合当地的相关法规政策。我国对车企要求严格,尤其是为了促进新能源车的发展,每年对所有在售车型都有平均油耗限值,不达标者——罚!不过,很可惜,这次暑假,车企们上一年的成绩终于放榜了:居然有近三成“差生”的平均油耗没合格! 工信部:近三成车企油耗不达标 工信部7月13日将2015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情况予以公告,情况不容乐观:中国境内116家乘用车企业共生产/进口乘用车2111.36万辆,行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实际值(即平均油耗)为7.97L/100km。其中,89家国产乘用车生产企业2015年累计生产乘用车2015.86万辆,平均燃料消耗量目标值为7.82L/100km,实际值为7.66L/100km。按照统计,本次共有31家车企2015年平均油耗未达标,其中本土车企22家,进口车企9家,合计有26%的车企无法达到国家相关规定。 工信部、发改委等5部门在2013年联合发布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办法》(下简称《办法》),对核算主体、新能源汽车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提前达标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根据2015年发布的《关于加强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的通知》(下简称《通知》)明确指出,按照国家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要求,2015年我国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要降至6.9L/100km,到2020年将降低至5.0L/100km。 按照《通知》,平均油耗不能达标的车企将被公开通报、暂停新产品申报、暂停新建企业和扩大产能项目的审批等处罚措施。简而言之,对于平均油耗不能达标的企业,不仅新车的申报遭遇阻碍,影响上市,还不能新建子公司等,甚至影响企业中短期的发展规划。对于汽车企业及所属品牌来说,影响是全方位的。 记者获悉,工信部及其他相关部门在公示通过之后,随后将有一系列的举措对平均油耗未达标企业进行处罚。这或许对2017年之后的中国车市走势起到决定性作用。 行业:“油耗+排放”双重考验 车企人士指出,《办法》的核算方式其实很简单,车企平均燃料消耗量即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平均值。只要车企大量投入低油耗、甚至零油耗的新能源车型,平均一下,即能将燃油车的油耗“拉低”。 大众中国副总裁苏伟铭此前向本报记者坦言:虽然中国2020年的油耗标准“比欧洲的排放限定还严”,但有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的大车企,在这些政策下更容易达标。 记者查阅《通知》细则留意到,按照国家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要求,从2016年到2020年,当年车企平均百公里油耗目标分别为6.7L、6.4L、6.0升、5.5L和5L。今年车企要从2015年的百公里平均油耗实际值7.97L降至2016年的目标值6.7L,并不容易。 降低新车油耗、降低排放,是摆在中小型车企面前的一道坎。对于中小车企来说,新能源车研发,需要技术积累和产品研发,两三年间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对于进口车来说,油耗高排放大的大中型SUV、超级跑车才是“赚钱”的根本,要达标就要引入大量不赚钱的小众车型,实在是摆在利益和法规面前的大难题。 支招:不达标或可“买分”规避惩罚 要让不达标的“落后差生”,尤其是中小车企在技术方面一蹴而就显然不现实。为此,工信部等部门也在研究更合理的汽车产业激励体制,“碳积分制度”或许将成为不达标企业的“救命草”。简单说就是政府强制规定企业零排放汽车的销售比例,未达到要求的企业,可以向其他企业购买零排放积分。如此一来,在未来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甚至取消的基础上,新能源车企将积分出售给需要的车企,从而获得资金,让产业得到充分竞争和良性发展。 油耗成绩分析 “差生”:都是大排量跑车、SUV惹的祸 不达标的企业“差生”都是谁?记者查阅名单发现,在国内车企中,北汽集团所属两家生产企业:“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的油耗距离目标值差距最大,分别距目标值有2.4和2.22(L/100km)。排在第三的是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离目标值有2.10(L/100km)的差距。 在不达标企业中,大部分都是生产SUV、皮卡车型的企业,如东风裕隆、安徽猎豹、郑州日产、华晨金杯等,由于发动机排量高、车身质量较重,导致车辆平均油耗较高。 进口车方面,以超跑豪车、SUV为主企业也成“差生”大户,如阿斯顿·马丁、迈凯伦、法拉利等大排量超级跑车制造商榜上有名。而上汽通用、铃木中国、马自达中国的进口车,大多主销进口SUV和跑车,也被核算鉴定为平均燃料消耗量不达标。 “优生”解读:实力达标 车企应对有招 记者留意到,此次达标的车企基本在新能源车上均有明确规划和产品上市,以广州本地的车企为例,广汽集团原制定的2015年平均百公里油耗目标值是7.87L,而实际值则是6.68L;广汽本田目标值是7.34L,2105年实际值6.59L,完成情况都不错,也已经达到2016年国家规定平均油耗目标。 在记者采访中,一汽大众、上海通用等负责人也明确表示,要“达标”企业必须三方面走:1.大量提高小排量车的比例,譬如大众、通用等近年一直向A级车市场下探,推出涡轮增压车型;2.推出混合动力汽车;3.推出更多新能源汽车,如广汽、上汽、江淮等积极布局以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为主的新能源车阵容。 来源:广州日报 |
HOT NEWS
FOCUS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