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放寒暑假,家长们纷纷给孩子报各类补习班,可是本该放松的一个假期,却充满了各类兴趣班,这些真的是孩子喜欢并且适合的吗? 大数据告诉你,择校、上课外辅导班,不仅不能保证孩子学习成绩优秀,反而可能消解孩子的学习兴趣;提前上学前班,不仅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反而可能给孩子提前带来挫败感。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北京、黑龙江、江西和山东四省市2万名家长和2万名小学生,一共四万人的调查显示如下结果,颠覆了以往家长们习以为常的那些常识。值得各位家长关注! 一、家庭教育最关注孩子的什么? 除了学习成绩,是不是还是学习成绩?有多少家长关注过孩子最好的朋友是谁?关注过孩子最近的情绪变化?关注过孩子的兴趣爱好?事实上,后面这些发展性因素,才是决定孩子未来人生质量的关键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健康安全、学习成绩等现实性因素,对兴趣爱好、性格养成等发展性因素的关注度较低。 从高到低依次为:健康安全(65.95%)、习惯养成(55.47%)、日常学习(53.58%)、人际交往(37.89%)、自理能力(33.75%)、性格养成(28.09%)、兴趣爱好(19.47%)、情绪情感(11.93%)。 由此可见,家长更关心“成才”而忽视子女“成人”,于是不太关注人际交往、自理能力、性格养成、兴趣爱好、情绪情感等发展性因素,对建立亲密亲子关系、营造良好家庭文化氛围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这样的价值取向下,孩子的课业学习成为大多数家庭的重点。超八成小学生放学后有额外作业,近五成家庭将学习作为亲子沟通主要话题,四成学生回家后没有户外活动时间,近半学生回家后主要的娱乐活动为“看电视、玩电脑或手机”。子女成绩的好坏成为父母互相评价的标尺,甚至引发夫妻矛盾。 二、学前班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很多家长都认为,让孩子早点上学,至少能够让孩子别输在起跑线上。因此,调查显示80%的小学生都上过学前班。 但是大数据却告诉我们,早点上学,提前抢跑,并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在成绩优秀的小学生中,“没上过学前班”比“上过学前班的”多10.89%,而成绩较差的小学生中,“上过学前班的”比“没上过学前班的”多10%。这就告诉我们,学前班不仅没能帮助小学生赢得任何学业优势,反而因为让孩子过早学习引发挫败感,降低孩子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从而产生了学业上的倦怠和松懈。 三、择校并不能带给家长期待的效果 家长择校是为了让孩子享有更优秀的教育资源,提高孩子的学业水平。 调查数据却表明,“择校生”和“就近入学”的学业情况相差甚微,成绩优秀的比例分别是29.95%和28.48%,在良好、中等和较差等其他学业水平中,二者的数据也较为接近。 四、课外班不能提升孩子的成绩 由于害怕孩子在学校学不够,很多家长都会在周末、课外给孩子补课“加餐”。 调查发现,近九成小学生在上各种“班”,每天有课外班作业的小学生高达81.50%。 这样的效果怎么样呢? 调查发现,无论是成绩好的孩子,还是成绩差的孩子,对周末补课的作用,都一致认为“不知道”、“说不清楚”,这恰好证明了,美国家庭作业问题专家的研究成果,更多的家庭作业时间不一定带来更好学习成绩。 学前班教育、择校行为、课外班学习及课外作业,是三项性价比较低的家庭教育投入,不仅不能换来小学生学习上的优势,反而存在让孩子身心俱疲、减弱学习兴趣、产生厌学逆反等不良心态的负面效应,给后面的学习阶段带来难以预估的消极影响。 五、“考得好就给奖励”不管用 物质刺激能否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调查显示,与孩子的成绩优秀呈正相关的不是买礼物、给零花钱这些物质奖励,而是父母双亲教育理念的一致性、互相理解支持的亲子沟通模式以及家人间良好的的情绪理解与反馈。 比如说,面对教育分歧时,父母选择“私下再协商”的家庭,其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高达76.10%,成绩较差的比例仅为11.98%;“能感受到家人支持和关心”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为74.12%,而冷漠、疏离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仅为12.48%。 常以物质手段作为激励和表达爱的方式,往往容易对子女造成误导。使他们将父母关爱简单化为物质的满足,从而掩盖、转移或者干扰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需求。相反,鼓励和支持才是孩子内心持久的动力。 六、家人共进晚餐,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调查数据显示,闲暇时父母经常读书看报的家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更高; 爸爸经常和孩子做事(玩智力游戏、打闹玩耍、一起运动、一起聊天谈心、一起尝试新事物、一起修理东西、共同保守一个秘密)对孩子的学业水平影响明显; 家庭娱乐活动越多孩子成绩越优秀;而成绩优秀的学生家庭“几乎每天”或者“每周2-3次”能家人共进晚餐。 七、会做家务的孩子,学习成绩更优秀 做家务会耽误学习,很多家长都不会让孩子做家务。 但是大数据结果却告诉我们,自主管理能力高的小学生学业水平也更高。 有意思的是,在孩子专门负责一两项家务活的家庭里,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也相对较高。认为“只要学习好,做不做家务都行”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仅为3.17%,而认为“孩子应该做些家务”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为86.92%,两者相差悬殊。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知道习惯对孩子的重要性,但不少家长更关注与学习相关的“预习、复习”等习惯和行为,而忽略了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才是促进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八、“隐形爸爸”是一种家庭缺陷 尽管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缺位早已不是新闻,但本次调查所显示的“仅一成家庭是父亲承担主要教育职责”的现状,仍然让人吃惊。 尤其对男孩而言,父教缺失会使男孩的性别认同弱化,容易被母亲过分呵护、过度保护,缺少独立锻炼的机会,缺乏纪律教育和监督,甚至导致各种暴力行为。 在生活中,当孩子分内的事向大人求助时,男孩的父母更容易选择“有求必应”,说明父母对于男孩更易迁就,缺乏原则性,在学习中也易为他代劳。 九、男孩的父母,更应该去了解男孩的内心 调查发现,很多男孩的父母认为“孩子不愿对我说心里话”、“找不到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找不到好的沟通方法”,或者说“没有时间沟通”和“有沟通困难”。其实这和男孩的身心特点有关,他们不善于向父母袒露心迹,较少主动跟父母沟通,面对要求或压力时,要么反抗,要么沉默忍耐,不太懂得如何更好地与父母交流。 遗憾的是,男孩的父母对孩子的了解多为学习、交往等外在情况,而对于男孩的愿望、心事等内心世界缺乏了解。 比如,他们比较了解的是“三个以上孩子的好朋友”、“孩子喜欢的老师”、“孩子最喜欢的课和不喜欢的课”,而对“孩子近期最大的愿望”、“孩子不愿提的缺点或糗事儿”、“孩子最崇拜的人”知之甚少,这说明我们没有深入考虑男孩的特点和需求,自然会影响到亲子沟通的质量和教育方式的有效性。 十、男孩成绩不好,和父母有一定关系 调查结果显示,在学习动机、课外阅读和学业成绩三个学习的核心方面,男孩的情况均比女孩差。 这一方面是因为现行教学方式以言语教学为主,正顺应女孩的学习特点,而男孩更容易接受图表、图像和运动物体的刺激,更倾向于动手实验和操作的学习方式,不易接受单调的语言刺激,从而潜质发挥受到限制,在学业表现中陷入困境。 另一方面,男孩的学业成绩受到父母教育方式的影响,学业成绩较好的男孩父母常表现出较为积极的教养方式,相反则父母的负面教养方式表现得更为明显。 比如,当孩子发脾气时,积极的教养方式包括冷静处理、耐心询问,耐心倾听孩子心中的委屈、不满,或者给予其独自平复情绪的空间;消极的教养方式则是使用否定、批评的言辞训斥孩子,甚至忍不住动粗,不给子女解释机会,使其感到心里委屈,让孩子充满失败的体验。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教授的“人际关系理论”指出,民主的氛围、融洽的关系比物质环境、物质刺激更有意义。 本次调查显示出成绩优秀的学生家庭更多采用协商、民主的亲子互动模式,证明这一理论在家庭教育中也有重要作用。 |
HOT NEWS
FOCUS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