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9月30日新华社、光明日报报道佛山古村落活化升级成效后,《人民日报》再次聚焦佛山古村落活化升级 ! 10月3日,《人民日报》以我市禅城区黎涌村为样本,在第二版《乡村文明巡礼》栏目以《村落人气升村民实惠增》为题,报道了佛山特色古村落活化升级工作取得的成效。 文章也专门提到了我们张槎莲塘村的龙狮文化,认为佛山对莲塘村等古村落文化的活化,令这些古村落的文脉古韵重现魅力。 人民日报《村落人气升 村民实惠增》 到底被央媒点名称赞的张槎莲塘村,有什么特别呢?一起来瞧瞧吧! 莲塘村 村居名片:莲塘村开村700多年,东邻海口村,南临东平河,西面、北面与大富村接壤,距王借岗一公里。是佛山市首批古村落活化升级的古村之一。 游玩攻略:逛古迹感受狮、书、酒文化 莲塘村建有陈氏宗祠、太史第、主帅庙、清湾书室以及大量传统民居等古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活动丰富多姿,主要包括:龙狮、龙舟、陈太吉酒庄酿酒、陈景舒书法、主帅诞等特色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狮——拥有现时张槎街道唯一的龙狮运动训练基地,广东醒狮(传统舞蹈)项目市级非遗传承人陈汝安在此任教并带领莲塘龙狮团多次代表佛山市、禅城区参加国内外龙狮运动竞赛屡获殊荣,醒狮文化响誉国际; 莲塘还建有狮子扎作基地,该基地由狮艺扎作工艺大师陆明开办,其扎作的巨大狮头曾于2005年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授予“世界第一大狮头”基尼斯纪录。 书——通过“清湾书室”作为莲塘书画交流和培育传承书法艺术传统的文化场所。 莲塘村的文化长廊 酒——作为太吉酒发源地的莲塘,将利用空置厂房翻新打造“陈太吉酒文化展览馆”,展示酒历史发展文化及动态体验酿酒工艺过程。此外,“太史第”作为莲塘村村史馆,更好地展现莲塘村700多年历史。 陈太吉酒庄独有的米酒酿酒技艺 资料图片 其实,除了莲塘村之外,张槎还有很多颇具特色的古村落,国庆长假余额已不足三天,赶紧约上亲朋好友,一起到这些村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古村一日游吧! 张槎村 村居名片:张槎村是张槎街道境内最早的古村之一,作为一个村,她与街道同名。作为一种传承,她的烟火延续了近900年。 游玩攻略:逛古迹游公园 陈尚书公纪念馆(仙槎书院)——财神庙——观音庙——东岳古庙——张槎公园 从佛山大道转入张槎四路后,往前开到张槎三路,你就已经来到张槎村啦! 顺着张槎中学旁边的路子进入张槎村,一片古建筑群就呈现在眼前。 陈尚书公纪念馆里树木青葱,高矮错落的树木下摆放着几张木凳和长椅。 纪念馆成为了族人聚会,商议族内大小事情的场所。住在附近的老人平日里都喜欢约上三五老友,到书院下象棋、练书法、闲话家常,一些民间文体活动也会在这里进行。 观音庙最早称玉清庵,后来叫水月宫。站在观音庙正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金灿灿的“水月宫”三个大字,这是清代礼部侍郎李文田所题门额。观音庙现在已经成为当地村民祈福许愿的首选之地。 大富村 村居名片:打开张槎街道的版图,大富村坐落在西边东平河畔。这个从宋代就开始存在的村庄,已经经历了700多个春夏秋冬,大富村从昔日的小堡跃身张槎第一大村。 游玩攻略:逛古迹游公园 谭仙观——王借岗森林公园 谭仙观又称谭公庙,沿着大富小学正门的村道往前行走约200米,古朴而庄严的谭仙观就在路边。走进谭仙观,内部的布局精巧,后进为大殿,中座为香亭,其中庙内的灰雕、砖雕、木雕等更是精美绝伦。 每年农历六月廿六日是谭公寿诞日。除了上香酬神,谭仙观还举办丰富的活动,演大戏、舞狮、烧花炮,持续三四日。谭公诞同时也是大富村慈善会(福利会)募捐日,村民都纷纷慷慨解囊捐献善款。所募得的善款将用于扶老、助残、济困等,反馈村民。 王借岗位于大富村西边,是珠三角仅有的3个古火山遗址之一,已经有5200万年的历史。整个王借岗景区周边树林茂盛,绿意盎然。 古火山遗迹改造的王借岗森林公园已免费开放。山上绿树苍翠,绿道蜿蜒在山脚下。火山湖碗状,偶见野鸭于湖上,与威武多姿的玄武岩汇为一体,风光旖旎。 在王借岗笋场有一大片沙地,青山绿水间有大片竹林。这里出产的大头典竹笋为最优质的品种,大富当地人习惯称之为沙口笋。 外表金黄、内里白如玉的沙口笋以口感清甜、味鲜无渣美名在外。张槎沙口笋名气远扬已久,当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张槎笋就曾被专机运送到北京招待贵宾,堪称“国笋”。 下朗村 村居名片:下朗村民以招、江、陆三姓为主。招氏在南宋时最早落籍在下朗,后来陆氏、江氏先后迁来。 游玩攻略:走在下朗村中小巷,听着南海十三郎的曲,吃着最正宗的太史菜,仿佛梦回百年前,恍如隔世。 江孔殷是佛山张槎下朗人,由于江氏是晚清最后一届科举进士,曾进翰林院,故又被称为江太史。江氏亦是著名美食家,曾有“百粤美食第一人”之美誉。不少民国初年广州军政要人都是其常客。 藏身在下朗英锋新村四巷二号的一超厨艺红利饭局的掌勺人正是太史菜系传人江欣灿,想一尝地道太史菜的你就不要错过了。 喜欢听粤剧的朋友仔一定会知道,享誉佛山的南海十三郎其实就是张槎下朗人。 江誉镠是30年代著名的年轻编剧家,其父是太史江孔殷其第六夫人杜氏的十三子,故艺名“南海十三郎”。 十三郎正式晋身梨园后,效力于觉先声剧团,为薛觉先写下不少剧作。1938年广州沦陷,十三郎继续在香港大写抗敌剧本。1940年,广东省长李汉魂邀请十三郎去韶关,投入关德兴的“救亡粤剧团”,担任编剧。1945年初,韶关沦陷,他坚持演出。这位多才多艺的粤剧编剧家,一生编写过一百多部剧本,作品有《心声泪影》、《梨香院》等。 此外,下朗村内中心公园、明星公园、联合公园3个村级公园都已建好。有儿童天地、有雕塑、有健身场所...吃完饭和爱人来散步,想必是极好的选择。 清荷村 村居名片:青柯村,这个村名富有诗意的村落,是佛山酱园时代兴盛的缩影,凝结了几代佛山人舌尖上的记忆。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300年前,海天酱油正是从佛山张槎起步的。 游玩攻略:看佛山酱园集散地、保存上好的有居翼庞公祠和陈氏宗祠。 早在清代中叶乾隆时期,佛山的酱油酿造业便已领全国风气之先,出现了众多的生产工场,时称“酱园”,而海口、青柯更是佛山酱园较为集中的地方。 这些酱园都自有晒场,以特制的陶瓷石桶、青缸、底盆、月盆、盆桶为生产工具,采用原始的露天日晒、天然发酵的生产方式,生产出咸、甜、酸、辣一应俱全的各式酱油及调味品。 1955 年,佛山25家实力卓著、美味悠远、享誉港澳的古酱园谋略合并重组。“海天酱园”因为是其中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产品品类最多、影响最广的老字号酱园,遂海天酱园的老板被推为首任厂长,并以其园名为厂名,即今日被佛山街坊熟知的“海天酱油厂”。 青柯的祠堂集中在青柯街的东面,在上东和下东居多。目前,保存上好的有居翼庞公祠和陈氏宗祠。 居翼庞公祠位于下东大街5号,侯王庙隔壁,是一座三间两进祠堂。青云巷东侧右厢“德公雅颂”,西侧左厢“南州家塾”,这两处原本是族人弟子读书的地方。 陈氏宗祠位于上东街5巷,是一座三间两进加后楼的祠堂,这是张槎街道现存唯一一座带后楼的祠堂,楼高两层,楼上部留有枪眼,或是防盗之用。 |
HOT NEWS
FOCUS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