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假如孩子发脾气,耍性子,“无理取闹、惹是生非”,或者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或者沉溺于电子游戏……我们该怎么办呢?一遇到这样的情况,大多数的父母可能是无奈、烦躁甚至愤怒。但在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博士看来,与其跟孩子对着干,不如与孩子一起游戏。因为“游戏力——基于玩耍式游戏的养育方式——可能是重建亲子间深情联结的桥梁”。 “游戏力”,即孩子玩游戏的能力。对孩子而言,游戏是一个充满魔幻和想象的场所,可以任意出入,完全释放自己,变得自信和成熟。从这个意义说,当下的孩子喜欢玩电子游戏与网络游戏同样是其内心的渴求。所不同的是孩子所面对的生态环境改变后,游戏的内容和玩法也不一样了。这些游戏也并非洪水猛兽,大人更无须谈游戏色变,如临大敌。 孩子喜欢游戏,不只是因为“喜欢玩”,也是由于游戏本身蕴藏着某种深意。作者认为游戏具有三个意义:一是“孩子尝试成人角色和技巧的途径”,二是“满足人们对联结、对亲密情感的无尽需求”,三是“从情感创伤中得到康复”。作者在书中举了亲子间相互抛掷垒球的案例。孩子在游戏中习得了抛掷垒球的技巧,父亲的夸赞给孩子带来了自信。父亲与孩子通过这个游戏,建立起更为亲密的关系。 不同于成人的是,游戏就是孩子的工作,也是他结交朋友、体验生活和探索学习的主要途径。即使是最平常的“过家家”游戏,同样是孩子学习生活技能的途径。相反,一个不愿意或不会投入游戏的孩子,极有可能存在某个心理问题。 大人如何通过游戏解决孩子常见的行为问题,修复孩子的愤怒、悲伤、恐惧、焦虑等情绪,并重建亲子之间的亲密关系,这是很多父母关心的问题。例如劳伦斯。科恩博士的女儿在上幼儿园大班后,有一段时间不愿意自己穿衣服,一味坚持自己穿不了衣服。在这个时候,唠叨和说教不但毫无效果,而且会激怒孩子。情急之下,劳伦斯。科恩抓起两个布娃娃表演起了穿换衣服的玩偶剧。这一表演,让孩子笑得乐不开支。结果,她在笑声中穿好了衣服。当然,在收获这个结果之前,大人肯定需要投入一些时间和精力。 孩子由于自身的原因,常有自卑心理和无力感。尤其当孩子受挫或失败的时候,“无力感”特别明显,他将自己藏着严严实实,表现出烦躁不安和懦弱无助,甚至伴有先发制人、对他人进行攻击的行为:“我恨你!”“你这个大笨蛋!”“你走开!……例如一个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被同伴欺负后,一回到家便对父母大喊大叫,乱扔东西,还倒在地上撒野。在这时候,大人只需扮演弱者,任由孩子欺负,且可以大声喊:“我痛,不要打我!求你了,不要!不要!”这个游戏让孩子处于强势一方,让他看到大人也有无能为力和丢脸的时候,让他的心理得到补偿,变得强大起来。 游戏能让孩子充满欢声笑语,但有时孩子并不需要大笑。所以作者认为:“跟随笑声,不是要到处逗人开心,或是哄骗孩子转移他们的情绪。”孩子可能在平静中修复了情绪,感到了满足。但话说回来,孩子在游戏过程中的情绪也是多变的,一会儿笑、一会儿哭、一会儿闹,因为有趣的游戏为孩子敞开了情绪的大门,他有可能将埋在心里的情绪一齐宣泄出来。在孩子发泄了一些痛苦情绪之后,他反而更能享受游戏的乐趣。 不过,游戏对许多成年人而言,早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那些忙碌的父母,对与孩子一起玩游戏存在抵触心理。但有些时候,孩子仍需要大人一起参与游戏。因此,作为大人首先得放下身段,融入孩子的游戏世界。在游戏中,大人要学会打闹,必要时担任演员和导演,用心跟随孩子的脚步。即便是你不喜欢的游戏,你也要饶有兴致地参与进去。否则,这不但会伤及孩子的心理,而且会让我们深感愧疚。 当然,游戏不是万能的,并非每一次游戏,都能解决当时的问题。遇到孩子事事被动、情绪低落、身陷孤独与无力的时候,大人所要做是放下焦虑,保持平静和幽默,倾听孩子的情绪。强行引导孩子游戏,非但制造紧张和焦虑,而且解决不了问题。 |
HOT NEWS
FOCUS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