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这一年,无论从业人员还是媒体舆论,大家都为中国电影操碎了心,尤其是多达6个月(4、5、7、9、10、11月)的月度票房,与2015年同期相比都下滑了,大家心跳都要漏了好几拍。11月底的时候,因为王宝强的导演处女作《大闹天竺》延迟到春节档上映,年度“哥德巴赫猜想”诞生了:年度票房不会比2015年还低吧?好在,距离这一年过去还有一周多一点(12月23日)的时候,全体从业人员在总局的“默默放水”支持下,把总票房送过了441亿,超过了去年的440.69亿元。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仿佛差点被打的脸是自己的。 (数据来源腾讯2016娱乐白皮书) 事已至此,超过1亿万还是10亿,区别已经不大。关键是,从去年“冲上云霄”,到今年“跌落云端”,前后落差太大的确让人不好受。于是有人痛骂资本游戏,有人吐槽创作队伍,有人又开始吊打保底发行和票补,总之就是去年还是怎么出手怎么有的中国电影产业,忽然就哪哪都不对了。大家还急着给中国电影出谋划策,看到烂片就要教主创做人,就怕这个产业明天就要崩盘了。当然了,大家出发点都是善意的,都是为了这个市场不倒,从业人员可以有口饭吃。 衰退现象4月刚开始显现的时候,一片情绪激昂的唱衰声中,就有人提出,今年这样才正常啊,是回归理性,去年只是大跃进过程中的昙花一现。然后就拿出好莱坞和韩国的产业现状出来当鞭子使,题材如何创新,制作水平如何高,国家如何放权/扶持,观众如何给力,一下一下直接往中国电影人脸上抽。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好莱坞的电影产业领先中国至少50年,追赶起来像追逐星辰大海,非要把那一套搬过来根本就是拔苗助长。还是将视线挪回韩国吧,产业程度领先中国大约15年,接近首富口中的小目标。 说是小目标,但也不是明早一定要早起坐到早点铺子里吃早点这种小目标。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牛逼也不是一天吹大的。大家也不要忘了,自从1998年金大中总统将文化产业列为韩国的国家支柱产业,并颁发一系列扶持政策,使电影成为“朝阳产业”后,韩国电影至少经历了两轮危机。 第一次危机发生在2002年,也就是1999年标志性崛起4年之后,算是“青春叛逆期”。这一年的危机,其实可以叫做“崩盘”,主要原因是风险投资过热,推高成本,催生了一大批盲目跟风的大制作,大部分都无法收回。根据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的统计,一半风险资本在2003年的时候直接撤出,最终导致一批制作公司倒闭,创作人员失业,泡沫破灭。看上去是不是很眼熟?“风险投资过热,推高成本,催生了一大批盲目跟风的大制作,大部分都无法收回”这32个字,和今时今日中国电影产业现状一模一样,一个字都不用改。 《汉江怪物》 第二次危机发生在2007~2008年左右,紧随诞生了《杀人回忆》《老男孩》《实尾岛》《太极旗飘扬》的第二个黄金期后,算是“更年期综合征”。大背景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小背景是2006年1月,韩国政府迫于美国的压力,将国产电影保护性上映天书从146天缩减到73天。前后夹击之下,那两年所有试图复制《汉江怪物》和《王的男人》模式的科幻片、古装片,都死得很惨很惨,绝症梗泛滥的爱情片也渐渐失去市场,商业片的平均投资回报率跌到—43.5%。口碑方面,今天我们看到的无数高分犯罪片、惊悚片、动作片、体育片,一个手指头都数得过来,唯一保持高产的喜剧片则一直停留在卖弄屎尿屁阶段。 说一段“亲身经历”吧。2007年,恰逢我大学毕业,进入《看电影》杂志,负责韩国电影的版块。喜欢上韩国电影,正是因为被这本杂志的两篇大策划吸引,一篇是至今还能在网上到处都能看到的《100部最好的韩国电影》,另一篇是第一轮韩国电影崛起的介绍,那几乎是国内最早系统性介绍韩国电影产业的报道。可想而知,我是带着多么强烈的憧憬主动请缨的。 然而万万没想到,这两年的时间里的工作内容却是这个么节奏:新片出来,看阵容,看剧情,无比期待,而验货的时候,往往是一边翻白眼一边按快进。然后就是看烂片,写影评吐槽,看烂片,写影评吐槽的无休止轮回……年终盘点的时候,集中吐槽3000字。 那两年的韩国电影烂到什么程度呢?和今天的中国电影差不多,被花式吐槽到不行的《长城》和《摆渡人》比比皆是。而且,跟风撞题的也特别多。正如前面提到的,《王的男人》一火,各种乱炖历史题材的都来了,跟《画皮》(电影版 电视版) 引发魔幻知音古装片的风潮非常像。每次《审片室》栏目分片,DVD发到我手上的时候,好莱坞编辑、日本编辑都会投来同情的目光。而每次交换查错字的时候,一个字一个字读完我泣血吐槽的同事总会问一句:“你有看过三星以上的韩国片吗?”但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训练,我才可以在面对这两年中国屎尿屁喜剧引发的尴尬癌时百毒不侵,无论是看《梦想合伙人》还是看《过年好》,只要想到我还看过《清潭菩萨》(还是车太贤主演的呢)这种比疯人院还疯的韩国屎尿屁,便可以一笑而过、岁月静好。 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 两次危机,资本来了又走,一大批从业人员被骂又失业,只留下一地鸡毛,才让韩国影人真正意识到,老法子错了或者过时了,需要变一变了。恰好金融危机同时也是娱乐产业的转机,资本在政府的干预下开始整合,不再追逐浮夸地用钱堆砌到处都是大明星的伪大片。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成立,开始系统地扶持学院派出身的年轻影人上位,潜心练习真正适合大批量产的好莱坞类型片。从犯罪片、惊悚片、动作片到体育片,就这样一路试错一路改正,不到两年就开始逆袭了。除了现象级的《海云台》,连续两年票房TOP10中的本土电影,都是上面提到的中成本类型片,口碑也是一路走高,无一掉队。2012年的时候,投资回报率就已经告别负数,开始转正了,并且创作力越来越旺盛,本土电影的占有率大幅上扬。一直到今天,虽然在好莱坞超级英雄大片全球“殖民”的冲击下,本土电影的占有率偶尔会回落一些,但基本上已经是势均力敌了。 城门大开,鱼龙混杂,泡沫泛起,优胜劣汰,是韩国电影产业的客观发展规律,同样也是中国电影产业的客观发展规律。因为从宏观上来讲,商业电影的本质就是一门生意,无论创作者自说自话寄托多少情怀,它始终一门生意。在如今的这个时代,它更是一门囊括了地产业、互联网传播、服务业在内的综合产业。除了分级制缺席背后的行政力量,究竟会起到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作用,要视情况而定。能够推动这个巨大的市场从根儿上开始变革,一定是来自消费终端——观众的挑剔和拒绝。旧有的体制一旦瓦解,依靠这个体制的寄生虫也就失去了能浑水摸鱼的空间,到时候根本不用影评人分分钟教他们做人,他们自己就会重新做人。 (数据来源腾讯2016娱乐白皮书) 唯一没有客观规律可以推倒的参数就是:时间。韩国电影产业两次泡沫期持续的时间差不多都是5年,中国电影产业一定是大于这个数的。因为韩国电影产业体量比较小,平均一年出品100左右的电影,总票房约90亿人民币上下,这是在人均年度观影次数达到4部的接近饱和的状态下。而中国电影产业规模已经达到了年产近700部,总票房约442亿人民币,是韩国电影的5倍,还只是人均年度观影次数不到1的未饱和状态下。打个比方,两者的差别就是猫和大象,大象反应和做出动作速度肯定要比猫慢很多。 至于慢多少,采访由投资人转型为电影制片人方励时,他曾对于当下正在经历的这一波泡沫期给出一个预测:“五到十年,很难超过十年”。随即又补充了一句,也不排除像好莱坞次贷危机那样延续了一、二十年,因为“电影光鲜亮丽,人口众多,资本也多”。这是方励的猜测,现实究竟会如何?只能等待历史给出答案。 |
HOT NEWS
FOCUS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