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是人类生理情绪的一种表达或表露,亦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哭除了表达情绪之外也常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信号,例如婴儿或一般的小孩在不舒服或不满意的等的时候,就会哭着向父母传递信息,或是饿了、渴了、热、冷、痛、尿床等。当父母或监护人听到哭声时便对其作出适当的处理。一般在儿时尤其是在婴儿期,哭声也可能是患病的征兆,所以哭常是医生发现婴幼儿患病的信号。 百无聊赖 宝宝年纪越大,清醒的时间越长,因此很可能变得很无聊。有很多宝宝哭泣纯粹因为无聊,因为没有东西可以吸引他的注意力,没有人可以和他玩等。 没有安全感 1-3岁的孩子与母亲的接触和触摸越来越少了,但是在表面的独立后面,幼儿常常表现出极大的恐惧和紧张,这常常发生在一岁左右的孩子身上。你可能会注意到孩子比平常更安静、更听话一些;不管见到陌生人还处在陌生环境,总是拽着你的大腿;孩子甚至不想吃东西。这些都是焦虑的表现。 需求得不到满足 宝宝随着年龄增长,情绪也进一步发展。尤其接近2岁的时候,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增强,不满足的情况时常发生。然而,受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所限,一旦不遂己愿,他们很难通过语言与大人沟通,表达不满情绪,往往只能“大动肝火”,努力哭闹。 哭闹心理 有些父母宠爱孩子,孩子的一些过分要求也盲目地满足。当他大发脾气,大哭大闹后家长就屈服了,从此,他就发现发脾气的妙用,把发脾气作为要胁父母的手段。因此,当孩子的欲望没能满足时,常常大发脾气。 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 长牙期的疼痛 提醒您注意的是,宝宝从5个月开始长牙,到2岁半长全,宝宝会有因为长牙带来的不适而哭吵。注意观察宝宝的脸颊、下巴,如果有明显的口水引起的红疹、牙龈肿大、触痛及轻微发烧等,就要考虑是否有长牙疼痛困扰着宝宝。 噩梦惊醒 宝宝白天受了惊吓,打了预防针,看了可怕的电视镜头,被“汪汪”叫的小狗吓着了,摔了重重的一跤,父母或看护人训斥了宝宝,从床上掉了下来或者没有明确原因都可能引起噩梦惊醒。 被噩梦惊醒的宝宝,通常是突然大声地哭喊,两眼瞪得溜圆,表现出惊恐的神态,或到处乱爬,或一个劲地往妈妈怀里钻。 环境不好 到了幼儿期,因为环境太热、太冷、太干燥、太闷而哭闹的不多了,但也不总是这样。如果是在酷暑气压很低的夏夜,宝宝睡不安生而哭闹的情况也会有的。 这时父母也会感到不舒服,改善一下睡眠环境,宝宝就会安静地入睡了。 什么原因都找不到 什么原因也找不到的情形是常有的,一连几个晚上宝宝都半夜醒来哭,需要带宝宝看看医生。如果医生也找不到宝宝哭夜的原因,可以认为宝宝的哭夜是正常的,只是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有这么一段哭夜的插曲。不要烦恼,不要生气,不要训斥宝宝,夫妇俩不要相互埋怨。可以一人一夜轮流照看哭夜的宝宝。 针对宝宝哭闹,抓住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如果宝宝是因为受挫而哭闹的话,妈妈一定要耐心,支持宝宝自我独立完成自己的小任务,帮助宝宝学会走路,帮助宝宝挖沙,帮助宝宝搭积木等,当宝宝完成一项任务时,要多鼓励表扬宝宝,那么宝宝不但不会哭闹,还会更加喜欢你。 |
HOT NEWS
FOCUS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