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时网_佛山市民生活网

城市升级 张槎颜值高有内涵

2017-3-31 09:45|原作者: 珠江时报

  昨日,由佛山市委书记鲁毅、市长朱伟率队的佛山市第九次城市升级巡查拉开大幕,禅城区是巡查首站,不少亮点得到巡查组的肯定。禅城区此次受巡查的5大项目中,位于张槎街道辖区的项目占了3个,张槎街道无疑成为此次巡查中禅城辖区内的“主战场”。

  从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生的需求,以城市升级为抓手,张槎借政策之力主动作为,昔日工业重镇发生了蝶变,从外在的“颜值”到文化内涵,均有了脱胎换骨的巨变。在城市升级的征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奋力进击的“张槎身影”。

  小布窦涌

  始建于宋朝的古水闸重焕光彩

  一个始建于宋朝的古水闸,经过时间洗礼,曾经有过荒草丛生、水体严重污染等不堪回忆,但在张槎街道的改造提升下,变身成集生态休闲、历史遗址保护、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水生态景观带。

  走在木质栈道上,一边是清澈的小布窦涌,一边是鲜花绿化带,一阵风吹过,送来春风的清凉。昨日的城市升级巡查中,佛山市委书记鲁毅率队视察小布窦涌升级情况时,连赞这里有种“欧洲浪漫的感觉”。

  在改造前,小布窦涌环境恶劣,土地被村民私自垦荒种植,两岸道路均为泥路,不具备通行条件。更为甚者,河涌水体流动不足,呈现富营养化现象,河涌水质被测评为劣质五类。

  去年11月,张槎启动小布窦涌(季华路-东平路)景观提升工程建设,工程全长约400米,总投资1000万元,建设内容包括景观绿化、绿化种植、休闲设施配套等。通过安装微生物活化系统、微管纳米曝气系统以及投撒微生物消淤菌剂等方式,快速提升河涌水质的溶解氧,降低河涌污染负荷,确保河涌水质稳定达到五类水标准。

  工程改造的重点是对小布窦古闸进行修葺。“古闸曾经是大富村到东平河的‘黄金水道’在历史上发挥过灌溉、防洪、水运等功能。”张槎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志诚表示,在佛山城市升级向农村延伸的进程中,张槎结合本土的农耕文化和历史内涵,从情侣公园到小布窦涌到王借岗森林公园到东平河湿地公园,打造季华西片区,通过生态环境的提升,大富村周边土地价值上升,去年以23亿元卖出的一块土地,就是城市升级带动城市升值的直接体现。

  王借岗公园

  5200万年古火山口变身科普公园

  巡查第二站是王借岗森林公园。该公园保持了古火山遗址的特色,可近距离观赏5200万年的古火山遗址风光。王借岗森林公园采用了火山的喷发和岩浆的流动作为设计灵感,整体布局凸显了曲线形态。目前,王借岗森林公园一期面积约6.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000万元,已率先于2015年年中完成,主要建设的内容包括约7000平方米的园建及绿化建设,其中公园建设包括3个入口广场、路网、景观护栏、凉亭、公厕及健身游憩设施等,公园内木棉和宫粉紫荆等鲜花开得正旺。山顶观光区被列为规划中的二期开发范围。

  公园在设计时保留了原有的森林形态,最大化地保留了火山岩的地质形态。在中心环湖景区,围绕约1.1万平方米的火山湖湖面,火山岩切壁形成岩浆主题景观带。

  禅城区委书记刘东豪在现场介绍,王借岗公园一带原本是一个“死角”位置,脏乱差。三年前禅南合作,各自出资一亿元在旁边开建王借岗大桥,该大桥开通之后,可以直接穿过南海罗村抵达佛山西站。通过禅南合作,激活了这一片区域,这里有公园,旁边紧邻东平河道,禅城还计划建一个东平河下穿隧道直接连接南庄,将区域发展潜力释放。鲁毅点赞称,这是一件好事,将一片脏乱差之地建设为休闲公园,造福百姓。

  王借岗森林公园还是“创森”重点项目之一,对于促进佛山生态环境的改善,完善禅西基础设施,打造禅西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旅游环境,为禅西片区的市民创造更优美的生活环境,吸引更多外商投资和游客观光,促进禅西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佛山新四中

  智慧校园提供3000个优质学位

  佛山新四中校区成为禅城区乃至佛山市城市升级的一个亮点项目。这所位于张槎街道的学校,从奠基之日开始就备受各界的关注。

  该学校占地面积约110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是按照“高起点、高品位、高质量”的要求打造的精品工程、优质工程、标志性工程。“从奠基到揭牌投用,整个过程只用了一年时间,总投入是5.1亿元。”该校校长徐杨表示,这种高效、大手笔投入的手法彰显了政府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视。

  目前,全校共有3000个学位,比原来增加1000个优质学位,实行全寄宿制。不管是校舍建设还是教育教学等设施配套都是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要求配套。新建的运动场地与校园教学区互为通联,校园内形成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浑为一体的完整格局。

  鲁毅点评说,新四中校区建设达到一流,智能化、大数据也在逐步推进中。新四中有信心与一中进行竞争合作,提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给市民,这是佛山市委市政府所鼓励、支持和倡导的。新四中把提高办学质量,不断为社会培养人才作为办学理念,这符合市委市政府倡导的精神,也符合宜居宜业宜创新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目标要求。

  记者观察

  升级路上,呈现张槎激流勇进的身影

  城市升级巡查是一扇窗口,管中窥豹,以小见大。上述三大亮点项目,涵盖了水环境整治(小布窦涌提升工程)、公共资源优化(佛山新四中)、公园改造(王借岗公园)三个维度,我们可以从中观察到张槎在城市升级中的变迁缩影。

  始建于宋朝的小布窦涌“重焕生机”是张槎蝶变的生动写照。5年前,以佛山大道为界,市民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佛山大道往东集中了禅城全区三分之二人口,聚集70万到80万人,一派繁华的大都市景象;而西面一路之隔的张槎,由于历史定位等原因,工厂林立,村屋夹杂,一派农村景象。有人形象地说,佛山大道东面是“欧洲”,西面是“非洲”,张槎人更自嘲这里是禅城的“西伯利亚”。

  5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张槎,一切如同巡查时看到的,已经大变样。佛山大道东西两边的差距已完全消弭,以园区为主要据点,沿着禅西大道和季华路一带绵延近6公里,张槎已形成一条活跃的产业轴线——以智慧新城作为起点,沿着季华路到禅西大道附近,这个“7”字形周边区域已经集聚起佛山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佛山创意产业园、佛山新媒体产业园、华南电源创新科技园、广东化工电子交易中心等多个主题园区。类似的主题园区,在张槎辖区内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1个,这些产业园成为了中心城区乃至佛山最具活力的创新创业单元。

  作为佛山四个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关口的镇街之一,近年来,在城市化极速转型的浪潮中,张槎街道借城市升级政策之外力,主动、自觉地自我施压,督促自身成长、裂变,城市由外而内发生了聚变和跃迁。张槎近年来融合商业、生态要素,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配套,提升城市面貌和品位,打造新“城”,迅速改变了以往典型的城乡结合部的面貌。与此同时,做活“水”文章和扮靓环境,重点实施截污工程、清淤工程,推进南北二涌、西三涌等水环境整治工程。

  张槎通过门户、路网、水网(河涌)、公园、主干道“五位一体”打造,以及网格化管理、智慧城市管家在城市管理方面的投入,建设城市硬环境。通过文化力量铸造城市人文软实力,挖掘饮食文化、龙狮文化、建立针织博物馆、撰写丛书《历史长河中的张槎》《舌尖上的张槎》等系列活动,打造具有张槎个性的特色文化符号,彰显一个区域的独特文化张力。

  如今的张槎,不仅有颜值,更有内涵。城市升级的驱动力,由政策外力演变为内生的需求,逐步从街道向村居神经末稍延伸。在古村落活化方面,张槎莲塘村于2016年年初在市的考评验收中获得了全市第6名的好成绩,莲塘公园、龙狮训练基地、村史馆等项目建设得到了市、区领导的肯定。大富村入选为五好”(规划建设好、绿化美化好、空气水质好、公共服务好、社会风尚好)新农村创建单位,生活舒适便利、基层治理规范、社会和谐稳定,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张槎18个村级公园各有特色,村居的建设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目前,张槎现象”“张槎模式”已经形成品牌,主动溢出,对外辐射输出。

  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张槎品牌”日益响亮:安德里茨、柏克新能、荷兰思赛宜、西门子变频、康思达液压等高端装备制造业中的“张槎军团”的身影日益挺拔,频频在装备领域崭露头角,成为活跃在制造业浪潮中的弄潮儿。

  文化软实力的张槎现象日益凸显:已恢复多年的张槎龙舟赛一年比一年规模大,影响力日益深远,既让本土的市民和企业家知晓,也让港澳同胞以及10多个国家的企业家津津乐道,成为张槎体育文化的一张名片,还吸引外国的龙舟队来参与竞速。与龙舟齐名的,还有张槎的舞狮文化,在佛山、广东乃至国际的赛场上,都有张槎舞狮队精湛的表演。张槎的饮食文化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随着各类美食大赛活动的举行和饮食文化的普及推广,“食在广州,厨出凤城,师出张槎”已深入人心。

  村居改造的张槎模式日益成型:一村一公园,一村一街区,一村一主题,成为基层村居改造的蓝本。

  新型政商关系的张槎现象正在涌现:新入驻的各种项目多,官员与企业家之间做到亲与清,几乎做到了零投诉。

  从学习、吸收到形成品牌输出影响力,张槎街道在这一轮的城市升级中已完成了一个漂亮的“弯道超车”,在下一轮的城市发展竞速中,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它在激流中继续勇进的身影。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微信公众账号推荐

  • 25小时网
  • 佛山人才网
  • 禅城人社通
  • 点赞佛山
  • 禅城美丽乡村
  • 25小时网抖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