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城叠北茶基村何氏宗祠旁,古老的榕树下,历经百年沧桑的三圣宫重新换上“新装”。近日,三圣宫举办重新开光仪式,吸引众多叠滘乡亲在庙宇前祈福,祈求阖家和睦,身体健康。 这座已有380多年历史的庙宇,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去年,在新住持的带动下,3000多位村民及善信筹集到30多万元,对破旧的庙宇进行重修。此次距离庙宇上一次重建,刚好整整百年。 古庙重新开光焕新貌 近日,叠北茶基村举办了盛大的三圣宫重新开光仪式,吸引了众多信众和远近叠滘乡亲来观礼。昔日因年久失修,破败不堪的三圣宫,如今已焕然一新。 “之前这座庙里非常杂乱,平时也很少开门,只有村民要祈福的时候才会找人拿钥匙开门。”村民说,之前三圣宫的瓦顶几乎全坏了,每逢下雨就会漏水,但如今已铺上了全新的瓦片。除此以外,庙内的水泥柱换成了石柱,门口石匾、对联已重新上漆;庙内、瓦顶以及门前的“诗书家传”及“花鸟虫鱼”壁画,被重新上了色。青墙绿瓦,红灯笼高挂,彩旗飘扬……三圣宫换了一幅全新的面貌。 随着茶二经济社社长何汉沛敲响钟鼓,声声钟声从三圣宫传遍整个茶基村,开光典礼开始。众多村民围在三圣宫前,见证着红布掀起“三圣”开光的整个过程。“三圣宫是我们的村庙,有结婚、添丁等喜事,大家都习惯性地来这里祈福,这已经成为茶基村的民俗。”村民何姨说。 当日,何广义堂还为村民带来茶基村“镇村之宝”——国家级非遗项目茶基十番表演,在小钹飞转擦击之间,300多位村民们团坐一席,共同享用斋宴。 三圣宫名字由来有段古 何汉沛介绍,三圣宫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380多年历史,是为数不多同时供奉佛、道两家的寺庙。 据史料记载,茶基村开村于1414年,从大涡塘落户到此拓荒垦殖,原本此处是沙滩,村民在周边围基种茶树,遂成为茶基村,是叠滘二十四坊之一,至今已有603年历史。三圣宫是茶基村最早建的庙宇,庙内供祀着观音大士、北帝真君、天后娘娘三尊神像,因此而命名为“三圣宫”。 在三圣宫正门有一副石刻对联:镇南天云慈并照,昭北极水德同沾。何汉沛介绍,前人是这样解读的:镇南天则天后也,主管风雨。慈云者,则观音大士管普渡众生慈悲为怀,昭北则是北帝管水。三神像成一体于庙内,代表先人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心愿。 《叠滘乡志》编纂者孔树表示,对三圣宫,世人辗转相传着一个传说:此处水患屡发,风雨相袭,疾病延绵,民众每遭厄运,故托以神灵保佑,故以大慈大悲为民排忧解难的观音菩萨、主管水的北帝真君、掌管风雨的天后娘娘会合于一庙,济世安宁。 《叠滘乡志》中记载,曾经的三圣宫背北朝南,前后左右,树木葱茏。门前一列三株古榕树,荫蔽周围;流水清澈的小河,鱼虾可见。环境优美,夏日乘凉,冬天晒日光,都是一个极好的地方。三圣宫原有的壁画,大部分是仙佛故事,如:吐饭成蜂、达摩一苇渡江等,是清末民间画师所描绘,造型生动,线条优美,近似广东名家苏六朋的艺术风格。可惜在翻新重修时,由于艺术水平关系,使原画精神走了样,失去了文物的价值。 上次重修距今已100年 三圣宫内,斑驳的石墙上,那块乾隆二十九年八月《建立三圣宫庙》以及民国六年(1917年)《重修三圣宫碑记》石碑,让市民洞窥这座历经沧桑的古庙在岁月中兴盛衰弱的过去:三圣宫庙宇乾隆廿九年(1765年)建立,地位在祖祠之右。民国四年西北洪水涨发,庙内水深七尺有余,东南涌浪,庙宇全间倾颓。民国六年(1917年),乡人集议重建,将庙宇旧址留为祖祠之所用,移在社东便世德堂余地建立,庙前有文阁一座…… 由于年久失修,饱经沧桑的三圣宫破败不堪。2015年底,道长三慧师傅经过此地,心生惋惜,于是就有了重修三圣宫的念头。去年,三慧师傅联合茶基村的乡亲发起募捐,3000多名善心村民、海外侨胞等捐赠了30多万元。去年年底,三圣宫重修项目动工,经过数月工期,今年初终于完工。“距离三圣宫上一次大修,已经整整一百年的时间。”何汉沛说。 何汉沛表示,接下来计划进一步完善斋堂,开设道德经讲堂,传播传统文化。“在三圣宫重修一周年之际,希望可以举办茶基秋色,围绕三圣宫、华拓古庙,展示茶基传统文化。” |
HOT NEWS
FOCUS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