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原标题:如何扶把,共享单车才能不“掉链子” “我是共享单车。2017,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我是传统自行车。共享单车,我想和你谈谈。” “我是骑行者兼‘单车猎人’。飞一样的感觉,多爽!但麻烦也不少。我想和大家谈谈。” “我是专家。共享单车从投放至今,已经从共享走到了共治的下半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支持和引导分享经济发展。在我看来,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只有良性互动,共享单车才能不‘掉链子’。” 就这样,一场关于共享单车与分享经济的“群聊”开始了…… 第一幕:通往春天的风火轮 讲述者:共享单车“小双” 我是“小双”,今年1岁半,是一辆共享单车。 我在北京,我的兄弟们在上海,在成都,在广州,还有的刚刚来到沈阳……世界那么大,我和骑行者每天都在“去看看”的路上。一天24小时,全年365天,我们在大街小巷转动双轮,载不同的人走不同的路,领略各自精彩的人生。 对于上班族,我是他们的腿。比如复旦大学大四求职女孩杨洁宇,她感慨自己2016年的一大收获,就是通过我和兄弟们,学会了骑自行车,让绿色出行更方便顺畅。 一年多来,在我们的帮助下,一些有车族上下班放弃了开车。北京一家公司高管陈晨扫码租用了我,然后在某一天,他忽然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开车了。他说:“北京开车太堵,现在我能坐地铁就不开车,能骑车就不坐地铁。” 解决城市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让出行回归绿色低碳是我的初衷。我的身着五颜六色外衣的兄弟,如今已成为一群颇有影响力的绿色出行“生力军”。 最近有机构发布的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3月中旬,全国共享单车投放总量已超400万辆,北上广深四座城市投放量占比已超70%。另有数据显示,预计2017年,共享单车市场用户规模将继续保持大幅增长,年底将达5000万用户规模。 厉害了,我的小伙伴们! 第二幕:我的梦想,你的机遇 讲述者:老字号自行车“老双” 我是“老双”,今年10岁,是一辆“老字号”飞鸽牌自行车。我和前辈们曾火过,是“时髦”的象征,家庭消费的“大件”。辉煌过后是寂寥,每辆车的利润从几十元降为一两元,数百家自行车厂萎缩倒闭,一时间我们从“潮流先锋”变成“垂暮老人”。 而我,这个一出厂就落伍的老式自行车,难道要沦为一块沉寂的废铁? 两年前,“小双”们的兴起,给自行车行业注入一针强心剂。我的老东家,天津飞鸽车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金瑛说,没有共享单车时,行业淡旺季很明显,现在已经没有淡季了,全年都得开足马力。“去年底工厂已经增加了100多人,到现在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今年3月的订单中,飞鸽四个工厂总产量预计90万辆,其中共享单车占一半。” 仓库管理员跟我说,上海自行车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建荣用“风险投资热”“企业接单热”形容当下的共享单车市场,这不仅让自行车生产企业生产线火力全开,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了零部件短缺的情况。 我好羡慕“小双”们,生在这么好的时代。作为“有轮一族”,谁不愿意转起来呢?但我也很欣慰:“小双”的出现,救活的不仅是几个工厂,一个产业,而是带动了制造业、互联网、物流、交通等领域的升级。 热潮之下,更要有冷思考。我听说,今年2月22日,中国自行车协会围绕“共享单车对行业的影响”召开了一场会议,不少与会代表颇具危机意识,认为以自行车企业为代表的制造业仍要“两条腿走路”:要注重产业升级,打响自己的品牌,否则一旦共享单车的订单骤跌,现今扩大的产能将变为难以消化的负担。 第三幕:“城市猎人”的困惑 讲述者:“单车猎人”李小帅 我叫李小帅。我喜欢骑车,喜欢风吹过耳边、衣裳随风飘起的感觉。 上学时,我也有一辆“老双”。作为一名骑行者,现在“小双”是我的好伙伴。工作时间内,我是一名销售员;工作之余,我是一名“单车猎人”,“狩猎”的对象是那些被私藏、被破坏的共享单车。 车座被盗、私自上锁、抬进小区电梯、藏进自家仓库……共享单车如同一面“照妖镜”,照出了少数人的丑陋。为此,我们这些“共享单车粉”自发利用业余时间,将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受害”单车解救出来,帮助不熟悉游戏规则的朋友们规范用车。 有人说,共享单车是受害者,也是“破坏者”。在当“猎人”的过程中,我也在思考:人行道甚至盲道为何总沦为“停车场”?共享单车为何总遭到私藏? 从网约车到共享单车,从共享单车到共享住房……在与大家的交流中,我深深感到,分享经济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绿色出行领域的重要突破口,千万别让征信体系的短板成为“拦路虎”。随着分享经济规模增长、用户数量增多,用户信用评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约束力和隐私保护力度也将不断增强。到那时,我的业余工作量可能就没那么大了。 第四幕:各方专家建言献策 讲述者:共享单车研究专家 共享单车要想发展好,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要互动好。对此,研究共享单车的专家纷纷建言献策。 在交通系统工作近15年的成都市政协委员朱锐表示,城市慢行系统建设滞后是当前共享单车出行问题的症结所在。“城市道路设计思路长期以来一直照搬公路设计思路,重点考虑机动车交通,忽视了人的多种出行需求。”朱锐等专家建议,应规划建设层次分明的慢行系统,划分非机动车道,保障自行车出行安全。 所有的问题里,最重要的就是骑车者的安全。“生命安全高于一切!”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律师胡钢的话掷地有声。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邱宝昌则表示,对车辆安全等问题,防患于未然比事后赔偿更重要。 随着资本介入、跑马圈地,共享单车市场同样出现了过度投放、拼命扩张等弊病,这也可能导致单车企业放松运营管理和质量风险控制,甚至可能“只管生不管养”。在市场调节失灵的背景下,监管规则需要平衡的是:如何在提高共享单车企业公共待遇的前提下,抑制其私人性,避免其因降低成本而降低公共服务的质量,从而对公共利益造成损害。 同济大学公共管理系主任诸大建、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黄锫等专家认为,监管规则需要回答的问题是如何做到让共享单车企业盈利,但又不产生暴利。 “面对创新,政府部门既要按捺住乱伸的手,什么事情都要自己上场干;也要压抑住悸动的心,出现问题不能一扣或一封了之。”黄锫说,一些地方对乱停放共享单车的扣车行为,实际上是一种扣押财物的行政强制措施,而这种措施还需要上位法的支撑和明确。 诸大建认为,宽思路是政府对共享单车发展有非合同的软约束,多方参与制订一对多的管理条例,确定各自义务与责任,这适用人口多的大城市;窄思路是政府对共享单车发展有合同化的硬约束,中小城市可以与企业制订一对一的共享单车服务合同。 不管怎样,共享单车与分享经济,仍在路上;“小双”们的前进,难以阻挡;分享的故事,未完待续…… |
HOT NEWS
FOCUS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