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份,南海区将迎来“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南海区拥有各种传统的中医药特色服务项目。自2011年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南海区目前已经形成了完备的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特色的中医适宜技术,以及系统的中医药师承人才队伍。 图:通讯员蒲应炎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中医药及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今年,全区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重点建设中医馆,统一配置中医师、中医药设施及中药饮片。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建新中医馆 如今,传统的中医药理疗越来越受国际社会的关注,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去年奥运会上那些外国游泳队员身上的火罐印就是一个佐证。在南海区,中医药的发展空间则更为广阔。 南海区于2011年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至今已有1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1家民营中医医院以及54家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同时,全区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设有中医科,13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均有专人负责中医药工作。 目前,南海区形成了“区级医院——镇街医院(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去年,全区中医诊疗量占总诊疗量的比例超过30%,增幅大于同期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量的增幅。 值得一提的是,在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过程中,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馆经过改造,已配置了相应的中医药设备设施。今年,全区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各重新改造或新建设一个中医馆,按照统一的标准,配备中医师,完善中医药设备设施,配置300种以上中药饮片,并提供煎药服务等。 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局长孔小燕表示:“目前医疗卫生工作的重心应是预防、保健、康复,这也是医改工作的重点,作为基层医疗单位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应该通过中医药治疗技术来发挥这样的功能。” 家庭医生将带中医药服务进社区 按照5年评审一次的原则,今年南海区迎来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复审。为做好复审工作,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分别从组织领导和管理、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基层中医医疗服务、基层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中医药服务满意率和知晓率等方面进行了自评。 “南海拥有良好的中医传承土壤、较为齐备的中医建设架构,以及各种中医药技术,中医药在南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继续深挖,开展更多中医药特色服务项目。”孔小燕表示,相对于区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基层医疗机构目前开展的中医药服务还相对薄弱。 “为加强基层中医药及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南海今年起将连续3年,每年对基层医疗卫生建设投入超过2亿元,中医药建设将占其中较大一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服务站的常见病、慢性病都需要中医药技术的介入。”孔小燕说。 除了让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中医馆,南海区还考虑开展中医药上门服务项目。今年,借助较为成熟的家庭医生式服务,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将在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中补充中医药工作人员,上门指导市民运用中医理念进行身体调理。 亮点解读 构建了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 南海区是佛山市首个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如今已逐渐形成了“区级医院——镇街医院(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完善的服务体系,让全区300多万常住人口都能享受到传统的中医药特色服务。 在这个服务网络中,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南海区妇幼保健院是中医药工作的龙头。其中,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为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省中医名院,有3个中医类国家级重点及特色专科,以及一批名中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已经在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设立了基层指导办公室,“打理”全区的基层中医药技术指导和业务咨询工作。区妇幼保健院则是全国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国家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项目试点单位,其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的成功经验已在全国推广实施。 同时,南海区还利用镇街二甲医院的中医医疗资源及中医药人才队伍,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位为管理型中心,以镇(街)办院管的模式,依托镇街医院行使中心职能,管理所辖的社区卫生服务站。5年来,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提供的中医适宜技术从6类增加到10类以上,全区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站点比例从46%提升到100%,实现了中医药服务的全覆盖。 以结对师承方式培养基层人才 南海区自2011年启动建设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以来,至今共设置了1500多张中医床位,配备了570多名中医师,其中有80多名全科中医师。 这批中医师中有2名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指导老师、5名广东省名中医师承指导老师,及3名广东省名中医、3名佛山市名中医、10名南海区名中医。南海区以这批名医为指导老师,开展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在镇街及社区选拔中医药骨干作为继承人,结对进行师承培养,传承中医学术经验。目前,已有20多对名中医与继承人结对成功。 同时,南海区自2009年起,每年举办4期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班,对全区的中医师进行培训,至今已培训了7000多人次。 此外,各社区卫生服务站也配备了1名中医类别医师或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但目前,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药人才依然紧缺。孔小燕介绍:“接下来,南海区将重点培养社区中医药人才,每年招收一批本地籍的、有志于从事社区中医药工作的本、专科医学院校毕业生,补充到社区医疗机构,加大中医药师承培养的力度。” 打造全生命周期保健体系 为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南海区以中医药适宜技术为切入点,加强基层中医医疗服务工作。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在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设立了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基地,承担全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任务。同时,还建立了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师资队伍和专家指导组,形成长效的业务指导机制。 目前,全区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都能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其中,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能开展6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各社区卫生服务站都能开展4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同时,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制定了50多种社区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协定方剂,实施了中风病及伤残疾病的中医康复治疗策略。 在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区妇幼保健院形成了全生命周期“妇幼中医树”的特色保健体系,这个体系涵盖了妇女的各个生命周期及儿童、青少年时期,包括“沃土、育种、孕芽、护苗、养材、涵木、固根”7个阶段,将穴位贴敷、小儿推拿、运动养生等中医保健方法融入各个阶段。 场景展示 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医堂 何首乌、广佛手、沉香、巴戟天、广陈皮、广藿香、阳春砂仁、化州橘红,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4楼,有一间“国医堂”,里面挂着“岭南八大道地药材”的简介,包括它们的主产地、长相、味道、药性、功效等。 国医堂设计融合岭南建筑风格和中医药文化内涵,选拔素质高、技术精的中高级职称中医技术人员在馆内坐诊,包括2名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2名广东省名中医、3名佛山市名中医、7名南海区名中医及多名优秀青年中医。开设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肿瘤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骨科等特色专科,并且提供自血穴注疗法、腹针疗法、膏方调理等中医药特色服务。 在国医堂里,名中医们发展完善了“经络注血(自血穴注疗法)”治疗哮喘的方法,创立了“新咳宜宣宜降、久咳宜敛宜养”咳喘病治疗大法,研制出了岭南中医膏方。 这里还有一个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工作室,由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老昌辉等主持。“国医堂的名中医还肩负着传承中医药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责任,通过坐诊及查房等带教年轻的中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务部副主任吴栓说。 区妇幼保健院 中医科 “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药圣”李时珍、“外科之祖”华佗、“脉学倡导者”扁鹊等的肖像及中医文化格言,装点着区妇幼保健院中医科门诊,彰显浓厚的中医药“味道”。 中医科里设置了包括中医专家诊室、中医孕前体质保健专科、幼儿穴位治疗室等10多个诊室或治疗室,由近20名中医师及中医技师“打理”。上午,几个婴儿在家长的陪伴下在穴位治疗室享受中医技师的推拿和捏脊。 区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主任、主任中医师周俊亮说:“目前中医科不是一个单独的科室,它和妇科、产科、儿科等其他科室都有紧密的联系,若其他科室的患者需要中医药服务,可以跟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为他们设计最适宜的中医治疗方法。” 作为全国/广东省的“治未病健康工程”试点单位,区妇幼保健院中医科是一个提供全生命周期“妇幼中医树”保健体系服务的指导科室,可以给予妇女的各个生命周期,及儿童、青少年时期,提供穴位点按、穴位贴敷、天灸、艾灸、小儿推拿、中医体质辨识、音乐疗法、饮食调理、药膳保健、运动养生等30多项中医保健疗法。 目前,中医科还在医院的儿科门诊,开设了儿科传统疗法中心,让前来看病的儿童可以方便快捷地得到敷贴等传统的中医药服务。 声音 让不同患者享受中医药治疗服务 区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主任、主任中医师周俊亮:中医科应该和医院内的各个科室建立紧密的联系,这样能让中医药适宜技术深入到各个科室,让患有不同疾病的患者都可以享受传统的中医药治疗服务。 市民陈伟伦:我平时感冒发烧都吃中药,觉得中医药治疗对身体比较好。一直比较相信中医,推拿、穴位按摩、拔火罐等中医药特色疗法我都试过,希望医院能有更多名中医坐诊。 市民陈艳馨:我经常听健康讲座,平时也注重穴位按摩,我觉得中医药很适合调理身体,所以每次学到养生知识都会和其他人一起分享。 |
HOT NEWS
FOCUS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