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穿越百年的小塘火车站,到广佛肇城轨狮山站,再到开启南海轨道交通“黄金时代”的佛山西站,交通枢纽的发展变迁正是佛山高新区发展路上一个个不可磨灭的足迹。 佛山西站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 珠江时报记者/章佳琳摄 回顾多年发展历程,作为佛高区核心园所在地,狮山镇在交通枢纽建设方面可谓不遗余力。小塘火车站曾一度成为南海重要门户,广佛肇城轨拉近狮山和广州、肇庆的距离,公共自行车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共享汽车丰富市民出行选择……“路通才通,路通财通”是狮山多年的发展之道。 公共自行车为狮山市民出行提供了便利。 珠江时报记者/陆惠嫦摄 如今,佛山西站即将进入调试阶段,各项交通配套工程亦加紧进行中。届时,狮山镇将占据高铁通道的入口,承接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流动要素,立体交通网络日渐显现,产业、城市发展想象空间将更广阔。 寻踪 百年火车站奠定交通发展之基 “当当当……”在狮山镇,随着钟声响起,红灯亮起,小塘一个铁路道口的护栏缓缓降落,所有过路的车辆和行人纷纷在道口静静等待。不一会,一辆火车呼啸而过,震荡出铁路那有节奏的“哐当、哐当”声音。虽然小塘火车站已经停止使用15年,但每天穿梭于狮山市民生活中的火车屡屡唤起大家对其昔日繁荣景象的记忆。 在小塘火车站原站点,高高垒起的麻石站台、对称斜坡设计、站牌上的黑体大字依在,这个百年车站,在现代繁华的交通中间,在两棵古树绿荫下,一言不发。站在车站站台,可以看到人字形的跨线立交桥上车辆川流不息,立交桥下绿皮火车、广佛肇城轨列车穿空而过,似乎在讲述着多年以前旅客进出火车站时的热闹情景。 据小塘一位长者介绍,上世纪80年代之前,由于交通不发达,人们出行、货物运输多靠火车,那时小塘站辐射范围较大,除狮山外,丹灶、三水等地的居民都通过小塘站外出。繁荣时期的小塘站是广三沿线一景,许多游客到此都会下车留影。 “我记得小时候和家人到佛山城区,主要还是坐火车。”回想当年搭火车的情景,狮山市民阿威记忆犹新,“以前交通不够发达,小塘火车站可威风了,到小塘站坐一次火车都能在茶余饭后聊好久。” 市民口中小塘站当年的繁荣并不夸张,该站的历史发货、发送旅客数量的数据足以证明。据资料记载,小塘火车站1968年发送旅客47.5万人次,年货运量9.8万吨;1978年发送旅客49.1万人次,年货运量10.9万吨;1988年发送旅客42万人次,年货运量12.3万吨。由此可见,当时狮山已成为南海对外交通的门户,为构筑佛高区综合交通网络奠定了基础。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公路交通的发展和广三线延伸至茂名,快车不停小塘站。直至21世纪初,小塘站宣告停止发送旅客。小塘站的停用并不是终止,恰恰是狮山从上世纪的繁华走向新世纪发展的起点。 回味 公共自行车打通“最后一公里” 在小塘火车站成为南海重要门户的年代,风靡一时的还有自行车,承载着一个个家庭的欢声笑语。“叮铃铃……”自行车铃响起的背后,是父亲的归家心切,还是儿女的笑声连连?“那辆凤凰牌自行车我一直不舍得丢呢。”谈起自行车,街坊周美玲的许多回忆涌上心头。 “当年出嫁的时候,有‘三转一响’做嫁妆,可威风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三转一响”成为家庭财富的象征,周美玲回忆,“以前,我们去哪都骑自行车,但是后来自行车就被摩托车、小车取代了。幸好,近几年,自行车又回到了我们的生活。” 如周美玲所言,随着各种交通工具的普及,自行车一度被人们淡忘。所幸的是,随着绿色出行观念的推广,公共自行车成为人们出行的便利选择。2015年,狮山正式投用公共自行车,丰富了市民的出行选择。两年后的今天,171个公共自行车站点共约6000辆自行车解决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因为公交车站离单位比较远,以前上班很不方便,公共自行车就解决了这个问题。”狮山市民劳梓欣说,“除了上下班之外,晚上我还喜欢和家人在中央公园骑车散心。” 日前,记者来到狮山广场公共自行车站,公共自行车咨询员梁斌兰正在站前打扫卫生。“不到三个小时,这里的20辆自行车就全部被借走了。”梁斌兰已有两年的公共自行车咨询员工作经历,见证了狮山公共自行车的使用变化,“一开始没多少市民用自行车,后来随着站点增加,还车更方便了,用车的人越来越多。” 提速 城轨引领融入广佛半小时经济圈 站在狮山博爱路,不时会看到来回广州火车站的轻轨列车,在狮山站“休息”片刻后,便呼啸而去。只要半小时,从狮山出发的轻轨便可到达广州,广佛“半小时生活圈”效应已现。 6月19日上午11时,市民张伟业匆匆从广佛肇城轨狮山站走出来。半个小时前,他在广州火车站登上广佛肇城轨,赶回位于南海大学城的广东东软学院。这样的行程对于他来说是“家常便饭”了。“我每周都会乘坐轻轨回广州家里,与父母、朋友们团聚,他们有时候也会坐轻轨过来玩。”张伟业认为,广佛肇城轨拉近了广州和狮山的距离,“在南海大学城上学就像在广州上学一样,没有距离感。” 在广州工作的狮山市民倪剑锋同样受惠于狮山轨道交通,“以前节假日回家起码要花三个小时,现在只需要半个小时就回到狮山了。”每天,有不少市民像张伟业和倪剑锋那样,通过乘坐广佛肇城轨前往广州或者肇庆,与公共汽车相比,轨道交通时间更短,更为方便,也正如此,其成为不少上学、商务洽谈人士的首选,广州、佛山、肇庆三地市民的往来日益密切。 广佛肇城际轨道交通是广州、佛山、肇庆沿线城镇重要的交通走廊,也是珠三角“三环八射”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中的一条放射线。随着佛山西站建成投用,广佛肇城轨狮山站将充分发挥连接作用,与佛山西站一同,贯穿区域内主要经济和产业功能带,实现整个珠三角地区2小时通达目标,让佛高区“坐稳”佛山城市发展新门户的地位。 展翅 佛山机场助力佛高区腾飞 站在狮山镇的机场路,抬眼望去,一架架飞机从佛山机场展翅起航,展示出佛高区日渐浓烈的都市化气息。 地处广佛交界,而且紧邻广州白云机场的佛山机场,如何发挥佛高区的区位优势,吸引更多广佛两地乃至周边城市的商务、旅游客流?佛山机场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通过航线上的错位、票价上的吸引力以外,机场贴心、温馨的服务也是营造人气的“撒手锏”。 据介绍,佛山机场客流定位为广佛商务、旅游客,18条航线方便广佛和周边城市的更多乘客出行,给市民远途出行提供新选择。自去年开始,机场自购大巴开通了免费巴士,途经佛山汽车站、祖庙地铁站、澜石金属交易中心(白云机场候机楼),接送前往佛山机场的乘客。与此同时,在机场多个位置增加引导标识,多措并举,力求为乘客提供更便捷的服务,让各地游客在佛高区享受最舒适的交通环境。 更值一提的是,近日,佛山机场成为了全国首家RFID行李跟踪系统全覆盖的机场。据介绍,RFID行李跟踪系统实现了行李交运、分拣、装车、装机、卸载、行李上转盘、旅客提取行李离场全流程闭环的数据自动收集,为行李业务自动化处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机场、航司、地服可以监控行李运输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极大地避免了行李的错装、错运。这意味着,佛山机场的旅客可对行李运输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数据显示,2015年,佛山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达29万多人次,2016年达36万多人次,佛山机场正不断为佛高区汇聚人流、物流、信息流。待佛山西站开通运营,狮山镇将成为佛山唯一一个拥有“两站一场”交通枢纽的镇街,即同时拥有高铁站(佛山西站)、轻轨站(广佛肇城轨狮山站)和飞机场(佛山机场),这有助于佛高区的交通与经济双双腾飞。 未来 交通日益完善迈向“双铁时代” 昨日中午时分,一列动车从狮山镇大平塘村飞驰而过,这个村子不远处就是将于近期投用的佛山西站。“以后大平塘村将变成西站的站前广场,我们去哪都方便了。”大平塘村村民谭姨已过六旬,常年在家务农,从未坐过高铁,“如果可以,我也想体验一番在家门前坐上高铁,‘嗖’的一声就到广州甚至更远的地方。” 2013年2月启动建设的佛山西站,筑起了狮山人憧憬的“高铁梦”,西站的逐步建设,让附近居民嗅到了现代化城市的气息。“每次经过佛山西站建设工地,我心里面都很兴奋。”从贵州前来狮山工作的杨先生住在招大路一侧的冼边新村,待佛山西站投用后,杨先生回乡的路程将极大缩短,“以后回贵州不用去广州坐车了,家门口就可以坐高铁。” 经过四年多的建设,按照计划,佛山西站将于近期投入使用。伴随这个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的建成,佛(佛山)江(江门)高速公路和顺至陈村段也动工建设,佛高区“高铁+地铁+城轨+高速公路”的立体交通布局逐渐成形。加上佛山五区可直达佛山西站的22条公交线路、5条公交骨干线网逐步完善,以及途经佛山西站的佛山地铁3号线和4号线的建设,佛高区正向地铁和高铁的“双铁时代”大步迈进,为佛山城市发展打开新门户。 佛山西站启用后,将成为继广州南站之后,广佛都市圈内第二大高铁交通枢纽。面对“起跑”在即的佛山西站,狮山市民冼国锋信心满满,“我相信佛山西站不只是一个交通枢纽,它还是一个引爆点,给佛山带来更多发展机遇,那最先‘尝甜头’的当然是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 正所谓“路通财通”,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交通基础设备的建设,可以预见,在粤港澳大湾区、粤桂黔高铁经济带技术、资本、人才红利不断释放的背景下,依托佛山西站、广佛肇城轨等,佛高区将逐步发展为人才流、信息流、科技流和资金流等要素的新集散地,广阔的市场空间也将由此延伸。 |
HOT NEWS
FOCUS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