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时网讯 今日(6月29日,农历六月初六),是佛山一年一度的“塔坡公诞”。在佛山,有这样的一句谚语:“未有佛山,先有塔坡”。塔坡作为“佛山初地”,每年塔坡公诞也成了海内外佛山乡亲寻根问祖的重要纪念日。而今年塔坡公诞还迎来了另一件大喜事,那就是塔坡古迹内迎来了三尊金佛! (捐赠者代表、佛山名人小神鹰在善心人士等的见证下为三尊金佛揭幕 摄/ 戚伟雄) 佛山有“佛” 金佛供在塔坡古庙 据《佛山志》记载,佛山古称“季华乡”,唐朝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乡人在塔坡出上掘地,得铜佛三尊,就在岗上重建寺庙,供奉三尊铜佛。从此把季华乡改名为佛山。可惜后来寺庙被毁,三尊佛像也失去了踪迹。 随着塔坡古迹的修复,很多市民、民俗专家提出,现在的塔坡古迹里没有供奉佛像,并建议把三尊佛请回来。而这个建议也得到了佛山各界人士的支持,纷纷捐钱请了三尊金佛。 在塔坡诞活动上,在捐赠者代表、佛山名人小神鹰在善心人士等的见证下为三尊金佛揭幕,拉开了“千年塔坡,祈福佛山”丁酉年六月初六佛山塔坡公诞民俗文化活动的序幕。 (一个穿着古服的打水老者,双手紧握竹篙,以传统打水形式,将装满铁桶的塔坡井水,徐徐取出水面,并倒入专门祭水用的里。) (传递圣水) (约50名塔坡古迹捐款善心人士接力传递) (最后接力的粤剧名人小神鹰) (佛山民俗文化专家梁诗裕宣读塔坡祭文) (与会嘉宾共同切金猪,寓意红皮赤壮、鸿图大展。) 祭水仪式 50名塔坡庙捐款善心人士传递“圣水” 塔坡公诞的另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祭水”。“起水啰!”一声呼喊,一个穿着古服的打水老者,双手紧握竹篙,以传统打水形式,将装满铁桶的塔坡井水,徐徐取出水面,并倒入专门祭水用的铜磬里。众人鼓掌欢呼。 随后,装有塔坡圣水的铜磬,被约50名塔坡古迹捐款善心人士接力传递,由塔坡井开始到塔坡公园再到主舞台,最后接手的是德高望重的主礼嘉宾。他将装有塔坡水的铜磬庄严奉上主祭台,同时塔坡水倒入主祭台前的三个铜盆。整个过程时间不长,但庄严神圣。随后,出席活动的嘉宾及乡亲们移步三个铜盆处塔坡水沐手后敬香祭水,并到公园中央的大鼎插香。之后,与会嘉宾共同切金猪,寓意红皮赤壮、鸿图大展。 “水对于岭南水乡的佛山来说,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是我们的本,祭水是为了不要忘本。况且今天祭祀的水是来自佛山初地——塔坡的水,是挖掘于唐代而且千年从未干涸的水,祭水,是对佛山历史资本的尊重,也是对佛山千年文化传承的尊重。”采访中,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梁国澄说道。 (街坊在塔坡井用龙头流出的圣水沐手,寓意塔坡水长流不息,福泽延绵。) 链接>> 佛山绵延千年的历史传说 佛山,因“佛”而名 佛山古称季华乡。东晋隆安二年(公元三九八年),剡宾国(现克什米尔)的三藏法师达昆耶舍尊者航海东来,在境内塔坡岗上(即今塔坡街),建寺传授佛教。他回国后,随着时间推移,寺宇倒塌。至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乡人在塔坡出上掘地,得铜佛三尊,就在岗上重建寺,供奉三尊铜佛。从此把季华乡改名为佛山,这是佛山得名的由来,所以佛山有这样一句传统谚语:“未有佛山,先有塔坡”。到元末,这寺毁于战火。 明洪武二十四年,乡人再重建寺宇,但这时塔坡岗附近,已逐渐有居民建筑房舍聚居,不便于建筑佛寺,遂择地于郊重建(旧名石阁,现郊区环市公社朝东生产大队所属范围,即佛山地委党校现址的一部分),命名为塔坡古寺。到清光绪年间,寺僧勤安入京作法事,为慈德太后祝寿,得御赐佛经一批,勤安又在京募捐扩建佛寺,在寺内增建藏经楼贮藏这批佛经,所以塔坡古寺又称为经堂古寺。至于原来的塔坡寺,由乡人在此改建为古庙。供奉东岳大帝神象,改名为塔坡庙。 祭水仪式,塔坡诞的独特文化符号 据史料记载,从农耕社会到手工业繁荣的四大名镇;从古镇汾江河道,到改革开放后的桑基鱼塘,再到今日的东平水道,佛山的先进制造业通过水走向四面八方,传播世界各地。佛山的历史繁衍离不开水的孕育,佛山人的精神亦与水文化息息相关。从历史记载上看,佛山人一直对水及相关神灵有着崇尚敬仰的态度,佛山也因水而成为沃土,繁荣富饶。在佛山初地,塔坡井水也是佛山之水,源于佛山得名之地,井水长流不息,滋润万物,见证着佛山的历史与辉煌。祭水仪式,将成为塔坡诞的独特文化符号。 据悉,本次塔坡诞民俗文化活动,以塔坡水为引子,通过祭水、祈福、“工商立市,普君情怀”论坛、“塔坡古迹与普君墟的前世今生”图片展览等活动环节,体现佛山初地历史底蕴,充分诠释塔坡水文化,唱响佛山以水兴市的主旋律,从而弘扬和谐社会的风气,倡导上善若水的高贵品质。 (图、文/ 25小时网 吴丹(署名除外) 通讯员/ 房春晓 吴伟强) |
HOT NEWS
FOCUS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