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时网_佛山市民生活网

丹灶教育双喜临门用“工匠精神”教书育人

2017-9-11 14:25|原作者: 珠江时报

  “丹灶将以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确保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工作需要,衷心感谢丹灶全体教育工作者们辛勤耕耘与默默付出。”9月8日,丹灶镇召开2017年教师节表彰大会,对镇内的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及优秀服务工作者等进行表彰。丹灶镇镇长张应统对丹灶教育工作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2017年,丹灶镇教育事业双喜临门。投资1.4亿元、可容纳2400名学生的有为小学,今年9月1日正式落成启用;丹灶镇本年度中考成绩更是获得历史性突破,丹灶中考状元蔡嘉豪成绩突破700分,进入佛山市前20名、南海区前15名。此次进入南海区前15名的学生分布在桂城、狮山、丹灶三个镇共五所学校,蔡嘉豪所在的丹灶中学是其中两所公办初中之一。全镇今年上石门中学分数线人数13人,上南海中学分数线人数62人,比往年大幅增长。

  除此之外,丹灶有8名考生进入南海区前600名,比去年高出60%。总分超过600分的考生则有331名,占全镇考生人数52.46%,比南海区的48.6%高出3.86%。

  政府加大教育投入、教育资源合理布局、片区教育均衡发展、塑造业务过硬的名师队伍、大胆创新教育改革、打造有为教育品牌……办好教育,功在千秋。近年来,丹灶教育内涵发展高位提升,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酒香不怕巷子深”,丹灶镇“有为教育”的品牌就如一瓶陈年佳酿,越醇越香……

  筑 基

  筑牢丹灶教育发展基石

  9月初秋,行走在丹灶镇的中小学及幼儿园内,一幢幢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一套套先进的教学设备被送进校园,教师们精神抖擞爱岗敬业,学生们的琅琅读书声从教室中传来,处处充满着浓浓的校园文化气息。展开丹灶教育发展的画卷,它就像丹灶这座以生态创新产业为主要特征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产业新城一样,充满勃勃生机。

  近年来,丹灶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克服财政资金困难,持续增加教育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合理整合教育资源,调整优化学校布局,促进了丹灶镇教育均衡、科学、健康发展。

  今年9月1日,坐落于丹灶新城大金智地片区的有为小学正式开学,今年共招收35个班,1500名适龄儿童入学。有为小学占地69.71亩,总建筑面积约45000平方米,总投资约1.4亿元。设计办学规模为54个班,学生最大容纳规模为2400人。配套有54个教室,80多个功能室,含有计算机室、音乐室、多媒体综合电教室、图书馆、体育馆等。

  “实现教育公平,不断完善学校的教学设施,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推动全镇教育均衡发展。”丹灶镇主管教育的副镇长邓伟航介绍,自去年以来,丹灶镇委镇政府投入大量资金,除了对全镇中小学教育教学设施的投入外,还为金沙小学、联安小学、罗行小学新建教学楼,新增优质学位2000多个。

  丹灶教育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已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均衡发展、成效显著的健康、持续发展之路,用优质教育增强对外来人才的吸纳力,推动了丹灶生态产业新城建设与经济快速发展。

  提 质

  大力实施“强师兴教”工程

  两袖清风,手执一支粉笔;三尺讲台,览遍四季晴雨……在丹灶,每位教师工作者,每天都要笑对莘莘学子,笑对三尺讲台,笑对四季人生。三笑而过,带走的是汗水和辛劳,留下的,却是一个个新的面貌。他们能毫不迟疑地说出每一个同学进步多少,却不知头上的白发又平添几分。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对于一所学校、一个班级来说,校长、老师无疑就是“火车头”,其自身水平的优劣决定着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

  为了迅速提升丹灶镇校长、教师的管理水平、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打通制约基层学校教育教学的“最后一公里”瓶颈,丹灶镇通过大力实施“强师兴教”工程,始终把打造一支业务过硬、师德高尚、作风优良的师资队伍作为推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丹灶镇通过招考择优录取优秀大学毕业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优化全镇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大大提升了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

  同时,丹灶大力实施“强师兴教”工程,加大教师队伍培训力度。充分利用“有为教

  育”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每年全镇多次开展教师队伍业务培训班,通过观摩听课、座谈交流、总结感悟等方式,全过程参与,全方位学习丹灶“有为教育”教职工管理、学校安全、集体备课、课堂改革、学生管理、社团建设、教研活动等先进经验,培养出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的教师队伍。

  自去年9月起,丹灶镇有为小学与南海实验小学建立交流合作,双方就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科研和教师培训等方面进行合作。丹灶镇教育局定期组织各小学校长、班主任、教师分批到南海实验小学参观和跟岗学习。南海实验小学也派出学科名师、骨干教师到丹灶镇各小学进行经验介绍、讲座、听课评课等活动。通过携手合作,进一步促进丹灶镇小学的管理水平及教科研能力。

  创 新

  有为教育与丹灶经济良性互动

  丹灶镇历来有着敢为人先的创新血液,在教育领域也同样有所体现。“产业富镇,教育兴镇”,有为教育与丹灶经济已实现良性互动。邓伟航认为,教育是立镇之根、经济之基、效益之源、腾飞之路,怎么重视也不过分,必须高看一眼,厚待一分。

  今年初,邓伟航创新提出举办“知家乡·爱丹灶”乡情教育活动,发动各中小学校组织全体师生观看丹灶宣传视频,来了解丹灶镇近年来产业发展、创新科技、人文教育等诸多领域快速发展情况。

  通过“知家乡·爱丹灶”乡情教育活动的持续开展,师生们发现丹灶已是一座创新产业集聚、路网四通八达、商业配套完善、公共服务齐全、“一岛两湖”加快建设、生态环境优美、有绿有水有人文、宜居宜游宜创业的生态产业新城。激发了师生们热爱丹灶的情感及责任感,让丹灶学子们将来学有所成,回到有为之乡添砖加瓦。

  丹灶镇一直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除了实行教育资金优先保障,教育资源优先配置,教育政策优先兑现,教育人才优先引进的同时,还大力实施奖教奖学。

  综观丹灶各类型的奖教奖学助学活动,有村(居)和经济社的,社会组织和热心人士的;有奖励先进的,也有扶贫助学的。“村居奖教奖学”已成丹灶教育一大亮点,从14年前丹灶镇新农洲中村成立奖学助学基金以来,14年的时间里镇内各社区积极推动成立奖学助学基金,并带动了许多热心人士对家乡教育事业的支持。

  去年,“南海区丹灶总商会慈善教育基金”宣布成立。今年,热心家乡建设的香港同胞邓景衡先生捐资设立“邓景衡先生教育基金100万元”,以每年二十万元为基数,持续捐赠五年。

  丹灶镇形式多样的奖教奖学助学的义举,充分体现了丹灶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强大合力和良好风尚。

  特 色

  推行特色教育实现“一校一品”

  如果用一句诗来形容丹灶现如今的特色教育成果,那么“满园春色关不住”再合适不过了。经过近年发展,无论是传统的葫芦丝、醒狮,还是现代的击剑、跆拳道,丹灶的特色教育日见成效,其“一校一特色”的格局也俨然成形,成为了“品质教育”蓬勃发展的又一例证。

  今年,在南海区第十一届中小学校园艺术展演暨文明素养展示活动中,丹灶镇有8个节目参加比赛,一举勇夺6个金奖2个银奖的佳绩,获金率占上送参演节目的75%。优异成绩的背后是丹灶镇重视学生素质教育,积极推进“一校一品”创建工作,使得全镇2所中学、6所小学、2所公办幼儿园,分别逐步形成1~2个艺术特色项目。

  毫无疑问,“一校一品”已经成为丹灶教育事业的一道亮丽风景。丹灶中学的跆拳道、金沙中学的足球和葫芦丝、中心小学的文康武鸿、丹灶二小的击剑和民乐、金沙小学的合唱及管乐、罗行小学的棋艺和编织、联安小学的毽球和腰鼓、中心幼儿园的创意美术和幼儿舞狮、金沙幼儿园的陶艺和戏剧等多个特色项目,使全镇“品质教育”工作推进富有朝气。

  在丹灶镇看来,这些特色项目的开展不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专家”,未来走上职业化道路,而是通过兴趣引导,激发他们在体艺方面的潜能,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找到更多支点。

  联 动

  构建家校共教育人新模式

  对孩子来说,父母往往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是永不退休的“班主任”,因此,家庭教育一直被视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近年来,丹灶教育在南海区率先构建家校共教育人新模式。

  每天早晨或傍晚,家长接送孩子时,校门口的交通拥堵是家长最头疼的问题之一,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存在安全隐患,然而这样的问题在金沙小学却不常见。在金沙小学门前,每天上下学时段都会出现一支志愿队伍的身影,这是由家长自发组织、学校统一部署的家长义工团。

  为加大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在丹灶镇内很多校园内,由许多家长自发组织起“家长委员会”,并且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各成员分工明确,除了会长、主任,还有宣传委员,财务委员,生活委员等职务。

  在丹灶镇教育局的指导下,“家长委员会”除了成立志愿队伍维护校园门前交通秩序,还成立“亲子合作小组”。所谓“亲子合作小组”,就是以家庭为单位自由组合,运用家长资源,利用节假日由教师、家长、孩子共同策划、开展互助活动的一种活动模式。

  每个阶段的家庭和教师角色定位不同,例如三年级以上的孩子家庭更强调“自主性”,孩子才是活动组织策划的主角,而且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有包饺子、亲子跳舞,有时孩子过生日,还特意召集组员一同为他庆生。”

  这种模式让孩子以走进同伴家庭为起点,发展到走向社会这个大空间,通过与不同层次的人进行交往,为孩子的沟通合作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远 见

  用“工匠精神”为丹灶教书育人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邓伟航认为,做教育来不得半点心浮气躁、马虎草率,更不能急于求成、揠苗助长。相反,作为教育家康有为的故乡,丹灶镇今后的教育之路,需要教育工作者具备足够的工匠精神,培育出合乎家长和社会期待的优质学子。

  当下,制造业倡导“工匠精神”,倡导执着、专注,强调持续推陈出新。邓伟航表示,在教育领域,教育工作者其实也是工匠,而且其任务是教书育人,是人类灵魂的工匠。

  对于丹灶教育今后的重点工作,邓伟航表示,在创新教育资源布局、完善教学设备、提升校园学习环境的基础上,还将深入挖掘与全力培养丹灶教育工作者积极进取、改革创新的“工匠精神”。

  “在教学工作中,设计教案学案、制作微课、导演课堂、培优辅差、考试讲评,每项都需要着眼小处和细微处的精益求精。”邓伟航认为,没有“工匠精神”,课堂教学改革同样做不到位,做不出效果。

  近年来,丹灶在特色教育基础上,大力推进课题研究和教学创新改革,优异的成绩都是靠“工匠精神”磨出来的。

  “校园无小事,事事皆教育”。一名教师,也是一名工匠,必须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积沙成塔,集腋成裘。

  据了解,继有为小学落成启用后,丹灶镇正在选址规划再建一所公办小学,以便继续丰富完善丹灶镇教育资源布局,给更多的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增强丹灶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提升丹灶这座千年古镇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微信公众账号推荐

  • 25小时网
  • 佛山人才网
  • 禅城人社通
  • 点赞佛山
  • 禅城美丽乡村
  • 25小时网抖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