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战略下,珠三角城市群摩拳擦掌欲抢占先机,佛山要通过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一环创新圈”对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实现从生产制造中心向创新制造中心的跃升。南海作为佛山经济的重要板块,站在粤港澳大湾区·新都市的视野下,谋划创新发展新格局。 从卖“产品”到卖“智力”,从产业集群到“创新圈”,从广佛到粤港澳大湾区,体现南海创新发展的结构之变、平台之变、格局之变,而正在谋划的“南三”万亩军民融合产业园和禅南顺合作高端创新集聚区,将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将南海推向更开阔、更高层次场域。 格局之变 从广佛到粤港澳大湾区 广佛同城,南海先行,一条广佛地铁,联动两地的资源,资本、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加速流动,创造了“1+1>2”的效应,那如果是一张网呢?世界银行的一项数据显示,全球60%的经济总量来自港口海湾地带及其直接腹地,当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正式提出时,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的珠三角“9+2”城市群都沸腾了,因为,粤港澳大湾区被寄予了“有望成为世界第四大湾区”的期望。 时代在变,机遇稍纵即逝,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较量从未停止过。去年发布的《中国城市创新指数》,佛山排名第22位,在广东排名第五位。远在长江三角洲的苏州,中国城市创新指数排名第四,共有17个省级以上开发区,约占全市土地面积的32%,创造了全市超过70%的经济总量。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下,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完善区域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打造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推动重大科技平台和基础设施共享,促进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创新要素自由流动、深度融合。 “我们不能停留在过去,自扫门前雪了。”在9月6日佛山市召开的加快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作推进会上,市长朱伟就强调,佛山必须对接上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如何对接上?答案就是“一环创新圈”。 佛山一环是广佛都市圈的南北交通干线,是佛山联系广州新机场、新火车站和南沙港的骨干道路,也是珠三角西部、南部进入广州的重要快速走廊。佛山一环还是经济走廊,沿线集聚了佛山最重要的创新载体与创新骨干企业,经济总量约占全市的80%至90%。佛山要借鉴美国128号公路创新廊道,促使“一环创新圈”与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对接,主动承接深圳、广州等地的创新溢出效应。 南海作为“一环创新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企业就是“一环创新圈”的“明珠”,比如一汽-大众、北汽福田、广东福迪、星期六鞋业、维尚家具、东方精工等。实际上,佛山一环还串起了南海的瀚天科技城、天安数码城、广东新材料产业基地等创新载体。这些相对独立的载体,在“一环创新圈”的协同下,或许可以通过联盟的形式,实现创新资源要素自由流动、深度融合、集聚发展。同时,通过“一环创新圈”,还能实现南海与其他四区的协同发展。 平台之变 从产业集群到“创新圈” 在改革开发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镇域经济作为最具活力的经济单元,是南海制造通行全球的基石。专业镇经济承载了南海20余年的辉煌,大沥铝材、西樵纺织、丹灶五金等成为国内响当当的品牌。 但其面临的天花板也显而易见。一方面,镇一级难以承担起更高级项目的行政决策能力和资源调度能力,另一方面,在互联网、大数据和智能制造的新风口下,这些传统产业集群也在创新转型中培育新竞争力,而区域则在谋求发展方式转变和发展动力转换。 在这样的背景下,近年来南海在汽车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机器人、3D打印等重点领域强势发力,以新兴产业载体和产业集群为主的创新体系正在形成。如形成以一汽-大众、北汽福田、广东福迪三家整车生产企业为代表,辅以各类零部件汽配产业群的汽配产业集群,2016年南海区汽车产业规上工业企业80家,汽车产业规上工业企业产值368.8亿元。 而于2009年,南海就提出“一环产业带”概念,并围绕一环桂城段布局广东都市型产业基地。如今,这里已经集聚了瀚天科技城、天安数码城等都市型产业载体,吸引上千家企业进驻。 随着轨道交通时代的到来,广州南站、佛山西站两大高铁枢纽站相继开通,资本、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加速流动,为南海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广佛同城、粤港澳大湾区、粤桂黔高铁经济带、“一带一路”…… “与先进城市相比,佛山还欠缺在国内叫得响、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创新集聚区。”市委书记鲁毅在佛山市召开的加快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作推进会上提出,“要打破过去搞产业园区的小格局,构建大开放的集聚区。”要加快建设“一环创新圈”,打造高端创新集聚区。具体而言,就是要在毗邻广州南站的“金三角”区域,集中整合禅城奇槎、南海三山、顺德北部片区等约93平方公里的范围,打造具有高端水平、体现佛山特色的创新集聚区。 其实早在市里提出创新集聚区之前,南海就已率先行动了。在今年8月底,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率领考察团赴顺德考察学习时,双方签订了《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其中,双方将围绕广州南站,在南海三山和顺德陈村规划建设24.8平方公里的合作区域,共同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竞争。 7月10日,南海区、三水区签订了《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两地将以佛山高新区南海园和三水园为主体,筹备首期一万亩的军民融合产业园,共同建设军民融合产业集聚高地,打造佛山制造的新增长极。 当然也不止于此,黄志豪在此前大会上提到,南海将在现有功能区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空间布局,完善功能配套,加快资源对接,以轨道交通为脉络有机串联、系统集成三山新城、佛山西站枢纽城和“南三”万亩产业园,形成一个从三山孵化器到西站枢纽城加速器再到万亩产业园产业化的创新链条和育成体系,积极建设创新集聚区,立足广佛、对接深港、辐射粤桂黔。 结构之变 从“卖产品”到“卖智力” 企业是实现科技和产业紧密结合的载体,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也是佛山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主导力量。无论是传统产业的优势再造,还是新兴产业的培育,乃至高端创新集聚区的打造,企业都是其中最主要的力量。产业实力雄厚的南海,正在经历由“卖产品”向“卖智力”转变的重要阶段,分散于各个领域的“隐形冠军”和新落户的科技型企业,成为这轮创新转型的引领者。 以位于广佛路边的南海中南机械有限公司为例,从二三十年前成立起就非常注重技术积累,专做别人做不了的各类零部件,从1990年起就开始专注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攻坚。如今业内往往用“上天下海”来形容这家企业,因为它已是“雪龙号”科考船、国产大飞机等“大国重器”零部件的供应商,是船用柴油机电喷系统领域的“隐形冠军”。 如今,这家制造企业已经不满足于此,有强大的技术积累和科研资源的中南机械,直击国内高校实验室的“创新成活率不高”之痛,自建孵化器,来推动高校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在今年5月,佛山首家企业平台型孵化器——广东中南机械智能孵化器有限公司投入运营,首批已进驻10个科创团队,并成功引进华南理工大学的科研成果。 在佛山华兴玻璃的车间里,一团团火焰般的玻璃从出料口掉到模具中,机械手来了一个翻转再倒出来,就成了一个个玻璃瓶,整个过程不到五秒。如今,华兴成为全球日用玻璃生产规模全球第三的企业。华兴玻璃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罗金昆说,在全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下,该公司营业额和利润都创了新高。 除了本土“隐形冠军”发力创新转型外,南海引入的一批全球领先科技项目,也是引领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带着“打破国外垄断,做中华民族自主品牌的牙根种植体”初衷创业的佛山市安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短短几年内已拥有知识产权数124项,专利93项,占全国这个领域的30%,3D打印植入物专利全国企业排名第一。“我司基于影像技术和3D打印技术的个性化牙种植体为世界首创。”该公司董事长陈贤帅自信满满地说,预计今年可实现产值6000万元,保守估计到2020年,公司销售额将近5亿元。 在南海创新转型的征程里,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崛起,如峰合科技、思豪内高压、华芯维特等均为全球领先科技项目,而本土企业中隐形冠军队伍也越来越大,如东方精工在瓦楞纸箱机械行业全国第一、世界第三,南方风机在核岛通风空调系统全国市场占有率达70%,星联精密在PET吹瓶模具领域占国内需求量的80%,瀚蓝环境则是全国固废行业标杆企业…… 在这样的势头下,南海交出漂亮成绩单:今年1到7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8.5%,高技术制造业总产值增长14.8%,今年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达940家,是去年的两倍;专利申请总量增长39.61%。 他山之石 美国128公路和硅谷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128公路是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的一条半环形公路,修建于1951年,距波士顿市区约16公里。 现在128公路沿线两侧聚集了数以千计的从事高技术研究、发展和生产的机构和公司,形成128公路高技术区,是世界上知名的电子工业中心。但美国128公路的科技产业,经历了兴起、衰退再复兴的历程。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对128公路的成功和衰退进行了剖析。128公路起初为一条普通的靠近麻省理工大学的公路,由于麻省理工大学的产学研结合战略,128公路上出现了几家实验室分离后所形成的公司;而后经历二战时期、冷战时期,128公路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20世纪80年代,128公路衰落,在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园中位居第三。 上述报告分析认为,美国128公路的成功,一方面要归因于充裕的资金流入,另一方面归因于大学的基础。仅19世纪50年代,128公路从美国国防部拿到的订单便高达60亿美元;19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每年购买128公路一半以上的产品。麻省理工大学的实验室是128公路早期企业的前身,同时美国政府的购买力也同样是因为麻省理工大学而转移到128公路。 而上世纪80年代,美国128公路出现衰退,表面的原因是政府资金的锐减。20世纪80年代政府订单的大幅减少,使得128公路的大批企业面临严重的生存压力,从而使128公路在80年代后显露出一派死气。 但这个结论要引发人们质疑了。同样是依赖政府资金而成长,同样是面对政府订单大幅减少,美国硅谷一路成为“世界硅谷”,而128公路则光环淡化,下降为美国第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园,为什么呢? 前瞻产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严超波分析,128公路衰落的根本原因在于园区文化的落后。128公路和硅谷最大的区别在于园区文化的不同,创新和创业文化严重缺失,员工主流目标是稳定的工作、稳步的升迁、有保障的退休金。正是因为创新和创业理念的缺乏,128公路的企业普遍安于现状、不愿意开拓新市场,对原有的政府订单有着高度依赖。这也是政府订单减少后,128公路立时倾覆的根本所在。 经过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衰退后,128公路对产业进行了重组,慢慢恢复了元气。目前128公路地区的高科技企业,正在设法不与硅谷迎头竞争,而是作为硅谷的重要补充。软件、通讯、医疗技术、金融服务等是推动128公路复苏的主要产业。 与之不同的硅谷地区,则是一个机制灵活、充满个性的创业地区,摒弃了传统的企业模式,力求使企业人性化,并形成了“勇于创新、鼓励冒险、宽容失败、崇尚竞争、平等开放、知识共享、讲究合作、容忍跳槽、鼓励裂变”的特有文化,蒸蒸日上闻名世界。 |
HOT NEWS
FOCUS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