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浓于水,人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骨肉相连的亲情了。和自己的家人生活在一起,见证彼此的成长与快乐,就是一种最简单的幸福。然而在现实的生活中,不少家庭因为拐骗、走失等原因,妻离子散、各奔东西…… 在佛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义务帮助求助者寻找失散的亲人,默默付出,照亮寻亲者回家的路…… 他们就是——“萤火虫”寻亲工作组! 为了加大寻亲力度,佛山市救助管理站今年4月份成立了“萤火虫”寻亲工作组。谈及“萤火虫”寻亲工作组(以下简称寻亲组)名字的由来,佛山市救助管理站办公室主任包海兵说道:“‘萤火虫’意寓为凝聚,通过集聚萤火虫般微弱的光,照亮宝贝回家之路。” 寻亲组由两个小分队组成,主要由7名成员负责寻亲工作,她们的平均年龄为26岁,是一支年轻的、有朝气的、有耐心的专业化工作团队,主要负责为身份信息不明,滞留在站的流浪乞讨人员寻亲回家。 △她们的足迹遍布整个中国 成立仅仅只有1个月的时间,截至5月30日,寻亲组和志愿者分队就已帮助30名滞留的流浪乞讨人员找到回家的路!她们究竟是通过哪些方式帮助这些受助人员回家的呢?寻亲中又遇到了哪些棘手的问题呢?让我们通过这些寻亲故事了解“萤火虫”寻亲工作组的日常。 失散16年,千里寻亲终相聚 2018年4月24日,对于家住安徽蒙城的董家来说,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日子。失散十六年的弟弟董中雨终于回家了。 董中雨于2012年12月4日由南海罗村居委会护送到佛山市救助管理站救助。入站时,董中雨精神异常,情绪激动,经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一段时间后,情况基本稳定。然而,由于无法提供个人信息,查明其家庭住址及其它信息,寻亲组和志愿者分队尝试采用多种渠道,利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只言片语,通过查询地图反复筛选信息,在“今日头条”发布寻亲公告,报请公安协助户籍查询、口音辨析等方式,经过救助管理站人员6年多的努力,终于联系到了董中雨的家人。 由于考虑到董中雨精神状况尚未完全稳定,失散多年对自己的亲人存在陌生感和紧张情绪,基于返乡途中的安全考虑,佛山市救助管理站办公室主任包海兵带队,从佛山奔赴1461.4公里外的安徽蒙城,安全地把董中雨护送到家。包海兵说道:“看着十几年来饱受手足分离之苦的一家人相拥而泣的场面,我们都很感动,这也是我们做这件事的初衷。” △佛山市救助站护送受助人员董中雨回家。 四年努力尝试,“排”出家人号码,救助站帮助智障男子找到家人 “四年了,我的电话从来不敢关机,就盼着有好心人找到我儿子后告诉我一声。”紧张地搓着双手,眼睛望着佛山市救助管理站接待室外的人影,从清远赶至佛山的林姨十分焦急。5月21日上午10时,当见到失散四年的儿子阿富时,林姨再也止不住泪水,快步冲上前紧紧抱住儿子。 2014年春节后,林姨从清远来到南海盐步打工,养育身患智障的19岁儿子阿富。“平时只要我出门工作就会把他锁在家中,但那天因为太着急忘记锁门了,才酿成大祸”。走失后的阿富在市内流浪了一段时间,最终被佛山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发现,之后安置于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疗养。 “口音极重且神志不清,我们曾多次与他沟通,希望能够了解他家人信息,但并未成功。”佛山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龚彪介绍,每周都会安排寻亲组的心理咨询师与阿富交谈。“最开始尝试让他报家人的电话号码,要么出现3、4、5、6的连号,要么电话号码就是十位或者十二位。”虽然经过无数次失败,但寻亲组仍不放弃。 “考虑到他此前报数不清晰,我们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个手机模样的数字键盘,让他用手点击。”寻亲组的崔小红说道,今年5月18日,阿富经过20余分钟的反复指认,他们再度排出一组全新电话号码并尝试拨打。 “当时接到电话的那一刻我都惊呆了,这是我们四年来第一次接到与弟弟走失有关的电话。”当收到弟弟的视频与照片后,悬着四年的心终于放下。“谢谢你们,多亏了你们才让我找回孩子。”离开佛山市救助管理站之际,林姨牵着阿富的手,向工作人员一一鞠躬致谢。 流浪佛山25载,终于踏上返乡路 5月26日上午,在湖南怀化市救助站工作人员的陪伴下,助长发终于登上返乡的列车。从2006年被救助,到踏上返乡路,助长发在佛山市救助管理站安置已有12年,是佛山市目前成功救助的安置时间最长的流浪人员。 “发现他的时候满身污垢,一头凌乱长发,且无任何有效身份证明,因此取名为‘助长发’。”佛山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龚彪说,今年50岁的助长发于2006年1月被佛山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发现,由于其神志不清且言语错乱,因此最初安置于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疗养。虽然长期的疗养让助长发的情绪逐渐稳定,但其极重的乡音和尚未恢复的神志让救助工作依然推进缓慢。 转机出现在今年5月。“工作人员给他一张白纸和一张笔,他用繁体字写下了自己的姓名和家乡。”龚彪介绍,他最初写下的地址为“湖南省黔阳县”,但经过工作人员查找,发现当地已更名为“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也与他写下的乡镇和村落名字核对上了。 在确认助长发可能来自当地的岔头乡羊坡村后,佛山市救助管理站志愿者江长城通过微信联系了当地志愿者,并组织热心人士进村走访核实。“经过村民和当地民政部门的交叉验证,最终确定‘助长发’便是该村村民”,江长城说。 “失踪整整25年,能重新找回来真是奇迹。”得知失踪已久的同乡尚在人世,羊坡村村民向中言语略有激动。他说,5月23日,在当地寻亲志愿者的引导下,他打通了佛山市救助管理站电话,并与“助长发”用方言攀谈了几句,确定他就是失踪多年的同乡。原来,1997年,“助长发”因感情纠纷而神志混乱,没过多久便失踪,其家人也于近年陆续过世。 “我们随后将会同当地县民政局与村委,共同协商确定其安置问题。”怀化市救助站工作人员申女士表示,正是佛山市救助管理站的不懈努力和两地志愿者的通力合作,方才实现这一跨省救助的善举。 “虽然协助流浪人员寻亲一直遭遇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我们不会放弃。”佛山市救助管理站办公室主任包海兵表示,后续寻亲组除继续利用公安系统DNA比对、人脸识别、口音辨析等寻亲方式外,他们也将更多地利用互联网技术,助流浪人员寻亲返乡,并定期进行回访,通过照片、视频了解受助人员在家中的情况。 不管救助人员来自何地,也不管其家人身在何方,今后,“萤火虫”寻亲工作组将不断秉持“闪闪之光,照亮回家路”的工作理念,为流浪乞讨人员的返乡工作尽绵薄之力,希望这微弱的萤火之光,能像阳光一样温暖着他们的心田! 当然,如果你身边也有类似的例子,可拨打救助站热线电话询问,或许你的家人就在救助站等你! |
HOT NEWS
FOCUS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