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区委副书记、区长彭聪恩到区武装部开展八一走访慰问,检查指导今年的征兵工作。彭聪恩充分肯定了区武装部过去一年来的工作,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今年的征兵任务。 顺德区委常委、区武装部政委谢周含汇报了过去一年来顺德人民武装工作的情况。据介绍,区武装部按照上级的要求,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打牢维护核心、听党指挥、看齐追随的思想根基;聚力抓好主责主业,落实“十三五”后备力量建设整组要求,调整组建59支民兵分队。至7月底,顺德共出动民兵1251人次参与防台风强降雨抢险救灾和观音开库、春节清明执勤等任务,积极协调军地各方推进军民融合工作。 彭聪恩表示,人民武装工作为顺德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刻,广大子弟兵总是冲锋在前,顺德能有今天的成就,他们功不可没。各级政府要积极做好拥军优属等各项优抚工作,把双拥工作做实做好,不断深化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彭聪恩希望区武装部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为军民融合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今年的征兵工作已经开始,彭聪恩十分关心征兵的进度与质量。他强调,做好征兵工作是地方政府的职责所在,是必须完成好的政治任务。他要求,有关部门要从过去的征兵工作中总结经验,有针对性地完善征兵工作每一个关键细节。一是要做好本地大学生入伍的宣传发动工作,让更多的大学生报名参军;二是要周密安排好体检的场所及人员;三是要多与新兵家属谈心,宣传征兵政策,做好家访记录,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今年的征兵工作。 顺德区副区长招霞红参加了此次走访慰问活动。 顺德区政协组织开展走进军营实践活动 零距离感受警营生活 昨日下午,顺德区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前往顺德边检站开展“走进警营-了解边防-共贺八一”实践活动。区政协主席周文、副主席徐国元、李梓文、谭振东,顺德边检站党委书记、政治委员胡军锋,党委副书记、站长冯利等参加了活动。 在座谈会上,冯利介绍了顺德边检站的基本情况。顺德边检站成立于1987年12月,原名容奇边防检查站,1996年更名为顺德边防检查站。从建站以来,该站业务量逐年攀升,到2003年增加到六进六出后一直是业务大站,2007年达到高峰,共查验出入境人员100多万人次,出入境船舶2万多艘次,此后又趋于稳定。近年年均查验出入境人员约60万人次,查验出入境船舶1万多艘次,位居全省现役站第三。冯利表示,希望各位政协委员今后能与边检站进一步加强共建交流,增进警地团结,促进融合发展,携手为顺德打造“科技顺德、文明顺德、美丽顺德、和谐顺德、富裕顺德”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周文向顺德边检站的指战员介绍了近年来顺德政协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打造“有为政协”所取得的成效。值此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向边检站全体指战员表示节日的慰问。同时,通过零距离感受警营生活,了解边检工作,深化双拥共建,与边检官兵共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共同研讨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当天下午,政协委员代表等参观了营区的“谭念岗”、警营指挥中心、文体中心、官兵宿舍、营区营貌及全面建设情况。观摩了拓展训练,还到顺德港出入境现场观摩旅客验放流程。 顺德边检站老兵“回家” 走在既熟悉又“陌生”的营区,老兵们熟悉的是墙上老照片里留记的那段火热青春和激情燃烧的岁月,“陌生”的是部队现代化信息化正规化发生的巨大变化。昨日,80余名转业退伍老兵满怀对老部队的深切感情,回到顺德边检站这个曾经战斗工作生活过的“大家庭”,共忆峥嵘岁月,再续边防温情。 座谈会上,老兵们共同回忆在顺德边检站军旅生涯中的难忘时刻,讲述自己在边检事业发展辉煌历程里的点滴故事,那份激动和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再次拿起当年用过的第一枚验讫章,站在营区大门前留一张合影,围在一桌再吃一次部队“大锅饭”、向哨位敬下最后一个军礼……这些都是老兵们“回家”看看的最大的心愿。 依依不舍又到临离别了,老兵们勉励官兵珍惜军旅生涯最后一段旅程,铭记顺德边检站31年光荣历史,在迎接部队改革中用实际行动践行当年的入伍誓言。 大良慰问伤残退伍军人和烈属 昨日,区委常委潘东生和大良街道党工委委员、农业和社会工作局局长、武装部部长伍时骏带队慰问辖区部分伤残退伍军人和烈属,向他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关怀。 居住在金榜社区的忠伯,1978年3月应征入伍,次年2月参与对越自卫反击战,其间伤及手臂,无力工作,家庭条件困难。大良街道为忠伯的妻子安排了工作,还在其女儿读大学期间提供资助。在忠伯家中,慰问组一行了解了忠伯的身体和生活情况,并代表政府对其所做的贡献表示了感谢。“谢谢你们的关心。”对于慰问组的到来,忠伯很开心,紧紧握住潘东生、伍时骏等人的手。 随后,慰问组一行前往府又社区探望坚叔,送上慰问金和问候。潘东生表示,他们把保家卫国的责任放在心里融在血里,在国家有难时挺身而出,奉献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这是一代又一代人需要传承的精神,政府要多关心他们,为他们解决困难。 当日,大良街道农业和社会工作局、武装部、爱国拥军促进会大良分会还组织慰问了3户烈属,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身体状况,为他们送上慰问金和节日的问候。 黄泉玖: 军人从来不缺从零开始的勇气 黄泉玖1956年在伦教入伍,成为了广州军区炮兵机基干团一名炮兵,开启了自己的军旅生涯。提干、回家乡当农民、下海做生意……如今,他已80岁高龄。 黄泉玖向我们介绍,加农炮很重,光一枚炮弹就有40多公斤,炮弹发射时需要10个人推动。黄泉玖因为炮弹打得准而且会维修,1957年被评为“优秀射手,技术能手”。他小心翼翼地从口袋拿出那张老旧的证书让我看时,仍是一脸的自豪。 1960年,黄泉玖被选去广州军区桂林军事学院学习,之后留校工作成为了一名军官。1964年升为中尉,1969年3月做到了书务长。文化大革命爆发,让所有军校停止招生,黄泉玖被迫复原。复员后,在新民大队做了两个月的农民。1970年,到伦教商业局副食公司做一名普通的员工,1974年凭借自己的努力,做到了伦教供销社的站长。 1994年,55岁的黄泉玖退休。退休之后基本没有其他收入来源,3个儿子需要抚养。面对生活压力,黄泉玖的爱人跟他哭诉,他说“只要有我在,就不会让家人饿着,我们军队培养出来的共产党人,只要勤劳就能致富”。 1994年,黄泉玖决定下海做生意。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和自己在做供销社站长时积攒下来的资源,成立了顺德区伦教华鑫物资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之初,几乎所有资金都是东拼西凑的,运作非常艰难,但是他没有放弃。黄泉玖觉得自己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如今又退休,但是不能靠国家养着。自己开办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是至少可以不给国家增添负担,还帮国家解决了少部分人的就业。公司从1994年至2016年,整整维持了20多年,黄泉玖也在退休后又工作了20多年。 “国家培养我作为一名军人,我真的得到很多,虽然几十年里经历很多波折,但是我们共产党培养出来的军人从来不缺从零开始的勇气。” |
HOT NEWS
FOCUS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