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时网_佛山市民生活网

以粤剧会友,太史宴谈“情”,张槎下塱村架起佛山香港友谊桥梁!

2019-1-15 09:59|原作者: 张槎微新闻

龙狮、龙舟、武术、粤剧、剪纸、美食……

张槎文化源远流长,藏珍吐秀,尽显南粤韵味


张槎下塱村更是传承着张槎文化的两宝

——粤剧和太史宴



  借着劳校同学聚会的契机,2019年1月12日,相识60年的香港劳校同学欢聚张槎下塱村,以粤剧会友,以美食谈“情”,体验南粤传统韵味,回忆往昔峥嵘岁月。佛山市旅游局秘书长曾爱萍、禅城区旅游科科长罗毅韬、张槎街道文体服务中心副主任陈辉教陪同参与。



粤剧会友

  粤剧源自南戏,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发源于佛山。上世纪三十年代,佛山张槎下塱人江誉璆(太史江孔殷的儿子),是著名粤剧戏曲家、编剧家,人称“南海十三郎”。其代表作《心声泊影》、《女儿香》、《寒江钓雪》脍炙人口,更成为多位名伶的演出首选。

  张槎下塱村继承十三郎对粤剧的热爱,弘扬佛山传统岭南文化,营造浓厚的粤剧文化氛围,让上至六七十岁的老人,下至三四岁的小朋友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让粤剧文化闪耀出耀眼的光辉。



  佛山香港两地朋友以粤剧会友,一曲粤剧戏宝《帝女花》架起了佛山香港两地友谊的桥梁。


▲你一句,我一句,香港佛山两地在粤曲中开出友谊之花


▲大家其乐融融



美食谈“情”

  大堂粤剧唱得如火如荼,屋内厨房也热火朝天。


▲太史宴传人江欣灿师傅带领着他的团队,为香港同胞准备着丰盛的太史宴


  太史宴的创始人为张槎下塱村人江孔殷,有“百粤美食第一人”之称。他曾是末代翰林,因此江孔殷独创的特色菜被称为太史宴。

  传统江太史蛇羹、陈太吉玉冰烧肉锦绣、传统家宴太史田鸡、传统太史鸡烩六排参刺参、卅年正气陈皮靠鹅掌、传统抽皮扣叠石大白鳝、家宴清鸡汤炖三泥鱼、手工剁青背鲮鱼滑、兰斋茶籽油郊外菜远。


鲜味十足,爽滑可口的太史蛇羹

入口即化、酒味回甘的陈太吉玉冰烧肉锦绣

阵阵陈皮清香,软烂适宜的

卅年正气陈皮靠鹅掌

······


  香港的同胞吃得津津有味,纷纷表示终于得偿所愿了。他们说,每一年的秋天,都想品尝太史宴(五蛇羹),感觉太史五蛇羹代表了蛇羹的最高水平。在香港的佛山美食节,他们因缘际会遇到江师傅。当得知太史蛇羹正是来自张槎下塱村时,他们马上组织一群好友前来张槎下塱品尝太史蛇羹。这次能够品尝驰名中外的太史宴,一品江师傅的传统手艺,不虚此行!

  佛山市旅游局秘书长曾爱萍表示,之前有幸参与香港的佛山节,了解到香港同胞热爱美食,尤其是对佛山这边的美食情有独钟。这次香港同胞能来到张槎下塱品尝正宗的太史宴,感到十分荣幸。她认为,张槎是个有故事的地方,也是十三郎的故乡,粤剧和太史宴是张槎下塱的文化“两宝”。为了能让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让更多人去了解张槎,张槎下塱村将发展成为一条特色旅游村,并在下塱的粤剧广场兴建一条关于粤剧手工艺品的步行街,希望香港同胞能和佛山人民友好相处,互相促进。

  宴会后,香港同胞与江师傅进行茶话会。他们就佛山文化和张槎美食进行热烈讨论,并围绕张槎笋的种植、采摘以及烹饪手法互相交流,分享关于张槎笋的饮食心得。香港朋友向江师傅承诺,端午后,张槎笋丰收之时,将再聚张槎,一品张槎笋的美味。


  本次活动,一方面宣扬了张槎传统文化——粤剧和太史宴,让香港同胞深入了解张槎传统文化,对张槎传统文化的弘扬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加深了香港、佛山两地人民的友谊,促进了两地的文化交流,在两地的文化领域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微信公众账号推荐

  • 25小时网
  • 佛山人才网
  • 禅城人社通
  • 点赞佛山
  • 禅城美丽乡村
  • 25小时网抖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