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佛山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可以找到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钥匙。”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名誉主任、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朱森第说。1月13日,由佛山市政府指导、佛山市工商联主办的2019中国制造论坛在佛山闭幕。 在为期一天半的论坛中,包括朱森第,国家发改委学术委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等全国数十位顶级专家云集佛山,共论在当前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变局下,佛山如何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探索新攻略。 以高端论坛连接专家智慧,多位与会的专家学者建言佛山要积极拥抱新一代新技术革命、以制造业的优势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场场研讨会的举行,既是对于佛山制造业的重新发现,更为佛山这座制造业大市在全球新变局下的再出发,提供方向性参考。 “国内制造业产学研界专家齐聚佛山,这是我们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这些建议必将对佛山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佛山市市长朱伟说。 报告背后▶▷ 佛山制造业的再发现 “这几年我们一直在跟踪佛山的制造业,因为佛山的制造业可以说是中国制造业的一个缩影。”朱森第在2019中国制造论坛上说。 自去年首届中国制造论坛在佛山举行后,连续两届中国制造论坛的亮点之一正是发布关于佛山制造业的研究报告。在2018中国制造论坛上,主办方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佛山样本》,在2019中国制造论坛上,则发布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佛山攻略》。 两份报告均由包括朱森第在内的全国20多位专家组成的课题组撰写。在两年的时间内,课题组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会等不同形式,深入佛山69家企业和8个行业协会进行调研考察。 持续的调研下,课题组认为佛山制造业具有非常强的样本意义。课题组表示,把宁波、苏州、无锡、青岛、保定、洛阳、株洲、襄阳、芜湖、泉州十座城市与佛山进行对比,佛山是11座城市中面积最小的,但在三次产业的占比中,2016年佛山的二产占比是11市中最高,而制造业正是佛山第二产业的主要部分,可见佛山制造业对佛山经济的重要性。 不仅如此,从佛山制造业与中国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率来看,在2016—2017年间,无论佛山还是全国的工业增加值率都在20%左右,水平相当。 “两份报告之间最大的不同是,‘佛山样本’更侧重宏观层面,而‘佛山攻略’则以问题为导向,强调佛山实现转型升级的攻略。”《财经》杂志执行主编、《财经》智库总裁张燕冬说。 在2019中国制造论坛上,朱森第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佛山攻略》进行解读时指出,佛山攻略即佛山实现转型升级的战略路径,就是明确融合发展之路线、厘清创新驱动之章法、实现精益制造之方略、拟定金融助力之政策、促进民企壮大之要则以及梳理军民融合之道术。 佛山正是通过这些做法让制造业实现生产效率更高、资源消耗更少、产品品质更好、制造成本更低、市场响应更快、环境影响更小的“六更”。这体现在佛山本土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要通过智能制造的方式提高生产效率与效益。 以海天为例,早年该企业已意识到,不做智能制造企业将很难做大做强。在数十年的发展中,该企业深耕酱油领域,在酱油的生产过程中,逐步用自动化带动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对冲成本压力。 目前,在海天内部,一条罐装生产线每小时出炉48000瓶酱油。在这个洁净度超越药品工厂的全封闭车间,机器手按“菜单式”生产出的酱油将要经过494个质量检测关。 “不管是新兴的还是传统的产业,佛山企业正以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朱森第说。 思想盛宴▶▷ 变局下的佛山机遇 当前,佛山正在处于发展的关键期。 “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一背景下,佛山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迎来了重要的战略期。”张燕生在2019中国制造论坛上说。 在他看来,变局是“危”与“机”并存,因此佛山传统制造业要保持战略定力,既不要错失百年未有之变局中蕴含的转型机遇,同时佛山也要抓住传统制造业转型的精髓。 在此次论坛中,一众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对于佛山如何抢抓转型机遇,纷纷建言献策。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化,对佛山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宏广表示,制造业高速发展的黄金阶段已经结束,用传统方式挖掘潜力的难度越来越大。当前制造业迎来个性化、智能化、集成化等变革,智能化是其中重要的技术手段。 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邓志东也有同感。在他看来,人工智能是模拟、衍生和扩展人类智能行为的一门综合学科。近几年来在大数据驱动下,新一代人工智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现了与制造业的需求匹配,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产业价值。 对此,王宏广建议,佛山可以在家居产业率先推广人工智能。不仅是在生产端提高效率,还要将人工智能技术注入到产品中,构建起智能化的家居生态。“中国是世界家电制造的主要基地,这一产业的智能化升级,可能会带来中国制造业的又一次飞跃。”王宏广说。 当前,全球产业链的重构中,不仅受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的影响,区域间的竞合也日渐加剧。“从技术变量和制度变量两个角度来看,制造业正在面临一场区域战略间的竞争。”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说。 其中,佛山如何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成为论坛的热议话题。 “佛山在粤港澳大湾区中要构建差异化错位的发展思路。”北京邮电大学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茶洪旺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佛山要立足自身制造业基础和现有的发展前景,对具有差异化错位发展以及比较优势的制造业进行重点扶持。 在具体定位上,香港铁路有限公司中国业务首席顾问易珉建议,可以把佛山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里的应用中心。他认为,科技创新和真实应用之间需要一个中间枢纽,而在中国很少有一个城市像佛山一样整合了所有制造业的能力,朝着应用中心的方向发展可以成为佛山制造业的突破口。 面向未来▶▷ 佛山呼唤“四个一批”的出现 实际上,在这些机遇面前,佛山企业早已开始行动。 美的正是这样的代表。“要在数字化的时代抢先一步,必须转变企业的增长模式。”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在2019中国制造论坛上表示,关于人口红利、互联网红利等的增长红利已成为了过去时,企业要从存量裂变的方向寻找增量红利。 他比喻道,过去企业面对的海里面有非常多的鱼,企业只需要捕鱼就可以,但是现在面临的形势是企业必须要养鱼,因为鱼的数量已经是固定有限的。 “美的摸索的路径就是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并且围绕这些方面对价值链进行重构。”方洪波表示,以美的南沙数字化工厂为例,该工厂基于大数据融合的管理系统,建立起一个和物理工厂平行运行的虚拟数字工厂,使得从数字视角产生的所有数据实时地指导了整个制造过程,带来了极大的进步。 他表示,美的在智能化上已经取得明显的成效,在2019年,美的预计将继续投入20亿元推动价值链数字化。 这是佛山制造业发力高质量发展的缩影。“接下来,佛山要坚定不移地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上,推动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朱伟说。 他表示,佛山将着力于四大方面,包括巩固“三去一降一补”的成果,坚定不移地淘汰落后产能、增强企业活力,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产业链竞争水平以及畅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渠道,使金融之水浇灌实体经济。 这样的佛山让人充满期待。朱森第表示,当佛山出现一批跨国公司、一批世界级隐形冠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一批先进制造业的领军企业的四个一批时,可以认为这将是佛山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标志。 “对佛山来说,要形成‘四个一批’已经有基础了”朱森第说。 解读 2019中国制造论坛发布《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佛山攻略》研究报告 从佛山转型升级经验出发 探寻“中国制造”破局之道 面对“前有围堵、后有追兵”的处境,中国制造业应该如何破局?1月12日,在2019中国制造论坛上,《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佛山攻略》发布,呈现出佛山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全攻略”。 过去一年里,由近20名经济学家与产业经济领域专家组成的课题组,深入佛山69家企业和8个行业协会调研考察,探讨佛山制造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佛山制造业可以说是中国制造业的一个缩影。研究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从佛山研究入手,从佛山实践总结,从佛山经验提取,不失为有效途径。”报告发布时,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朱森第总结道,佛山通过融合发展、创新驱动、精益制造、金融助力、壮大民企、军民融合,使得制造业能够实现生产效率更高、资源消耗更少、产品品质更好、制造成本更低、市场响应更快、环境影响更小。 迈出“五缺”困境解决“转型之痛” “这几年,我们一直都是跟踪佛山的制造业。为什么是佛山?因为佛山制造业是中国制造业的缩影。研究佛山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可以找到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钥匙’。”报告发布现场,朱森第对佛山制造转型升级经验进行了深入解读。 经过长时间跟踪关注以及多次调研考察,课题组发现,佛山正在努力使制造业“生产效率更高、资源消耗更少、产品品质更好、单件成本更低、市场响应更快、环境影响更小”,进而让制造业成为智能、个性、绿色、服务、集约、生态的先进制造业。 课题组还发现,佛山还通过新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区域融合、产城融合、军民融合、文化融合,赋予制造业以更强更新的活力。此外,佛山还努力从“利用型创新”跃至“探索型创新”,大力推行精益生产、精益管理、推行智能、绿色制造,推行品质革命,着力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等,加速制造业转型升级。 “佛山制造业下一步,我觉得关键是要加快推动动能转换,就是要培养新的动力源,促进结构转换,打造高端产业结构。”谈及下一阶段发展,国家发改委学术委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强调,“佛山要把握国家讲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机遇’,要在风险期和开放期重合的条件下生存、成长、发展、壮大。” 在他看来,佛山传统制造业要保持战略定力,就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把危机、挑战和压力变成加快佛山制造转型的动力。 与此同时,佛山还应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张燕生表示,佛山下一步要解决“五缺”的困境,即缺技术、融资难、缺人才、缺品牌、缺渠道,从而解决“转型之痛”。 精准对标国际样本寻找未来转型路径 展望佛山制造业发展前景,课题组提出了“四个一批”目标,即一批跨国公司、一批世界级隐形冠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一批先进制造业的领军企业。 张燕生表示,瞄准“四个一批”目标,佛山应从多方面发力,首当其冲是构建跨境的一流人才网络。“佛山应该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合作,谁有一流的人才,就和谁合作,从而构建跨境的一流人才网络。” 同时,佛山要发展一流的关键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以德国为例,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拥有2.4万个研发工程师,一年预算达22亿欧元,它在七大领域为企业解决缺技术、缺工艺、缺材料、缺零部件等问题,2.4万个研发工程师,一共有4个帮助德国的企业解决缺技术的问题,这种关键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就能有效助力当地企业发展壮大。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在全球版图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张燕生建议,佛山应建立一个跨境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互联互通的网络。同时,要积极对标国际样本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具体而言,佛山要对标德国发展现代化工业服务体系,对标东京湾区推动制造业转型,对标旧金山湾区推动现代创新,对标纽湾区发展现代金融,对标香港改善市场法治环境。张燕生表示,通过对标国际样本,将有效解决佛山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所面临的能力建设、体制建设、跨境网络建设等问题。 观点 精细化管理是企业 持续发展必然之选 近年来,佛山制造业逐步向高精尖方向发展,这对制造企业的科学管理能力与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转型升级为何要注重精细化管理?不同企业类型实施精益生产的路径有何不同? 在2019中国制造论坛上,来自企业与研究机构的多名资深人士围绕转型升级话题,并结合佛山实际精准“把脉”。他们一致认为,精细化管理是制造企业管理从粗放到精细、走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制造业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 以全产业链精细化带动企业效益提升 近年来,佛山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聚焦服务端发力,以精细化管理带动效率提升,获得了可观的收益。会上,佛山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鲍杰军介绍称:“近几年我们打造的欧神诺在线,就是在推动服务精细化。过去,欧神诺为消费者设计一个效果图大概要三天时间,而现在公司依托服务器大幅提升效率,仅需十分钟便可产出一张实景效果图。” 结合欧神诺的实践,鲍杰军认为觉得精细化管理不能仅限于制造端,应该要贯穿整个产业链。如果企业能优化供应链管理,获得的效益将比单纯优化制造端要高得多。 “以陶瓷行业为例,如果我们只在佛山设立生产基地,然后从佛山将产品运往全国,运输成本将非常高。如果我们优化供应链,或者外延生产基地使其接近市场,这样成本效益会提高很多。”他认为,对于佛山的中小型企业而言,与其单一地提升生产的自动化水平,不如将精细化管理延伸至产业链,延伸至客户端或者延伸到消费者,提升整个价值链的管理水平,从而获得更好收益。 与此同时,鲍杰军也指出,当前佛山大批企业仍停留在工业1.0、2.0的时代,精益生产仍有待发力。除技术、资本等外,企业管理者在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更为重要。“如果我们的老板都把企业当成赚钱的工具,企业就不可能长期地往前投入。如果他把企业当成一个事业平台,他就会逐步积累,不断投入。如果我们能培养企业家把企业当成一个事业,不断地让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这样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工业4.0终将实现。”鲍杰军说。 打造公共技术平台 助力中小企业转型 谈及精益生产,尚品集团副总裁、佛山维尚家具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黎干表示:“精益生产是企业转型的基础,尤其是对于离散型生产模式的企业。如果企业不把精益生产做好,就实现不了精细化管理。” 他介绍称,维尚每天大概要生产40万到50万个部件。如果将40万到50万的部件全部数据化,每个部件的程序都有几百行,所以维尚一直在推进生产自动化。“数控工厂的效率都要通过技改、精益生产来提高。我们这两年投入了这么多人、这么多设备去做精益生产,就是在补工业3.0的这一课。所以作为制造业,精益生产是不能绕过去的一条路。”黎干说。 爱波瑞智能制造研究院总经理崔强认为,从精益化到自动化,到数字化,再到精益化和自动化的连接,形成对数字化的全价值链的打通,然后以此为基础不断地沉淀迈向智能化,这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标准路径。“对于美的、维尚等大企业来讲,他们有试错的能力,能够通过他们的资源优势组合,去围绕它的产业链设计和架构系统平台,支撑它的全链条的转型升级,但对于大量的中小企业来讲,可能要另辟蹊径。” 他建议,制造业企业转型路径应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自主研发实力强的大企业。这类企业要发挥主机厂优势和供应链优势,拉动全产业链的精细化转型。而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更多应借助平台培育等方式展开。 崔强认为,中小企业首先要将在制造端的精益化能力延伸到全价值链,实现从客户需求到订单、到生产、到供应链全流程的精益化和全价值链的精益化。在此过程中,政府和服务商要打造细分行业的应用平台,以此支撑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而不是依靠中小企业自身去开发数字化系统,来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
HOT NEWS
FOCUS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