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禅城祖庙街道人民路上的近思里,有一个名叫“德秀芳”的绣花铺子。它的主人,正是广绣非遗传承人陈新新。十几年来,巷里人事几番新,而这里依旧模样如初。 “新新,你还在绣呀,厉害呀……”旧时一起绣花的人们都放下针线多年了,只有陈新新仍执着地做着“天真的绣娘”。退休了还要创业,她却乐呵呵地说:“创业好艰难呀,不过开心就好。” 从小就跟妈妈学刺绣 去采访时是个微凉的下午,绣花铺门畔被小树掩映,路过了还不知。“我这铺子小小的,好多人都没留意到,等我出来接你吧。”电话里话音刚落,就看到陈新新笑着跑了出来。 58岁的她,留着微卷的栗子色短发,穿着印有复古花纹的枣红棉麻衫和黑色长裙,打扮得精致又典雅。即是初见,也有一种温馨之感。 走进德秀芳,只见里面挂着琳琅满目的刺绣挂画,地砖是复古的黑白方格,灯光是柔和的橘黄色,让人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久远的年代。 铺子里还珍藏着陈新新12岁时以及她的妈妈年轻时创作的刺绣作品。“小时候绣花是妈妈的副业,我们三姐妹也跟着妈妈学,帮着做工。那时是用绒线绣的,放久了颜色会变暗,现在都用蚕丝囖,放多久也像新的一样。”陈新新还记得,有时村里停电,一家人就围在火水灯下绣,扰人的蚊子嗡嗡地飞来飞去,赶货时一家人甚至一夜没睡。 不过,这些看似艰难的日子,在陈新新的记忆中却是有趣而又温馨。悠悠岁月,没有什么能消退她对刺绣的热情。 14岁时,乐从办起了绣花厂,陈新新成为一位专业“绣娘”,绣旗袍、绣挂画、绣围巾……她样样精通。这些货物远销海外,曾名噪一时。 两年之后,工厂改为机械化生产,大家都抛弃了绣花针。用机器给枕头被子绣图案,不用耗费太多精力,出产又快,可陈新新没有“随大流”,还是整天“捣鼓”她的绣花。以前全村人都在做刺绣,后来就只剩下她一个人了。 绣前要沐手涂润肤露 长大后,陈新新从顺德嫁到了禅城,在莲花路开了多年的服装店,西裙西裤旗袍她样样都会做,旗袍上各式各样的小花都是她亲手绣上去的。后来十字绣兴起,风靡大街小巷,她也萌生出要将传统绣花推广起来的念头,于是2000年的近思里有了这家“德秀芳”刺绣小铺。 “德”代表“美德”,“芳”取义“芳华”,在陈新新看来,刺绣蕴含着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以及精巧的工艺,一针一线细细地绣,可以让人静下心来,远离烦躁。 “我就喜欢这样静静地做自己的事情。”陈新新坦言,推广刺绣文化成本很高,一开始都是将自己的退休金全部补贴下去的。创业虽然艰难,但她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陈新新经常跑去图书馆看书,或者临摹名画,经过融会贯通后,才开始自己的创作。“千篇一律地上网下载图片,只会让自己的创作走上绝路。”她会去各地拜访名师,琢磨和借鉴众家所长。 一件绣品常常融合了多种绣法,几株花木可能就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才完成。店铺里的《清荷》是陈新新最喜爱的写意式绣品,前后用了半年时间才绣出来。 “要以针代笔,随着风的方向,根据色彩的需要绣不同针距和走向的丝线,才能绣出意境来。”陈新新说。每次刺绣前她都要洗净双手,细细涂上润肤露,仿佛是刺绣前一个神圣的仪式,每一份刺绣都倾注着她浓浓的情怀与心意。 外国友人慕名来拜师 久而久之,这个藏在小巷里的刺绣小铺被越来越多人所熟知,陈新新也渐渐成为了校园非遗课堂和社区文化活动的常客,黎涌小学、罗格小学、东平小学等都开设了她的刺绣班,还有世界各地的人慕名来拜师,望着满屋的挂画惊叹不已。 有位二年级的小男孩无意中路过“德秀芳”,被精巧的绣品吸引住了,走进来就说要学绣花。陈新新和他的妈妈一开始以为他只是“三分钟热度”闹着玩而已,没想到他一学就坚持了五年,还用广绣技法绣出了“美国队长”的卡通图。 陈新新的学生从七八岁的孩子到六十多岁的退休人士都有,每次望见学生们绣出满意作品的开心样子,她都觉得特别高兴。 “下雨的时候,在花架旁点了小灯,望着学生们静静坐在那里穿针引线,那个画面真的好温馨呀。”她翻出满满一袋学生们在铺子里刺绣的照片,一边看一边回忆起她们的故事,眉目间全是温柔的笑意。 虽然技艺高超,但陈新新却几乎不怎么参与比赛,她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刺绣和教学上,从不在乎有多少作品获奖,只是纯粹地享受刺绣带给自己的充实感和温暖感。“也没想过未来,就一直开下去吧,反正可以维持铺租,开心就好。” “广绣有直针,丝针,斜针,插针等针法,‘水路’要细密点,绣品讲究齐、直、平、顺、光,不用描边是它的一大特色……”夕阳西下,陈新新坐在花架前认真讲着绣法,日复一日从不厌倦。她的先生已精心做好她爱吃的饭菜,正走在为太太送便当的路上。日复一日,欣喜如初。 |
HOT NEWS
FOCUS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