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时网_佛山市民生活网

对话佛山“军团长”:每一名疫线医护都是战士

2020-4-3 12:18| 评论: 0|原作者: 南方+

分享到:

  第十四批医疗队(佛山)领队、佛山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曾章康:

  “直面疫情,每个人都希望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3月23日上午的武汉天河机场内,感谢声、祝福声、歌声不绝于耳,广东、武汉两地医护人员、市民们依依惜别。曾章康说,告别美丽的武汉,他心中感慨万千。

  广东支援湖北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第十四批医疗队(下称:佛山医疗队)在2月13日出征湖北武汉,这支全国地级市派出的人数最多的医疗队伍,整建制接管武汉市一医院两个重症病区。

  南方日报专访了曾章康,听他讲述佛山322名医务工作者在武汉与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的英雄壮歌。

曾章康。

曾章康。

  佛山速度

  到武汉立即进入战斗状态一天内搭建重症病区

  2月13日,322名医疗队员前往湖北武汉,挺进新冠肺炎疫情“重灾区”,整建制接管武汉市一医院两个重症病区。

  医疗队抵达武汉后,立即进入战斗状态,当晚即研究落实开展培训,连夜邀请了省前方指挥部、中山大学附属一院和武汉市一医院等有丰富经验的专家作为培训老师。第二天一早,医疗队分批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全员掌握院感防护要求,特别是以穿脱防护服为重点的个人防护。曾章康说,医疗队派出业务骨干与武汉市一医院对接,提前熟悉进出病区的流程和要求、熟悉信息系统的操作。接管病区后,建立完善各项医疗护理和院感制度、流程,落实责任制,加强患者救治,精心护理,并在工作中不断完善。

通过培训,全员掌握院感防护要求,特别是以穿脱防护服为重点的个人防护。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供图

通过培训,全员掌握院感防护要求,特别是以穿脱防护服为重点的个人防护。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供图

  2月15日,医疗队正式接管武汉市一医院重症病区,当天便收治近140名新冠肺炎危重患者。

  医疗队员来自全市五区22个医院,如何整合好,完成好救治工作的确很考验组织管理能力。“我们按照佛山市委书记鲁毅的要求,充分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临时党总支和临时党支部加强医疗队的领导,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党员同志身先士卒、模范带头,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带动了医疗队员们积极合作,密切配合,共同奋斗。”曾章康说。

  医疗队建立病区主任、组长和主管医生的病区三级负责制,落实责任,加强指导。充分发挥各位队员的积极性和专业专长,形成多学科协作诊疗(MDT)的模式,提高救治水平,提高医疗质量,提升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佛山特色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断提升医疗质量和诊治水平

  佛山这支322人的“白衣军团”,占广东省在汉医疗队员的约17%。医护队员们与湖北以及全国的医务工作者一起,英勇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线。同时,也发挥了佛山的特色。

  2月21日,医疗队收治的患者中,首批3名患者治愈出院后,极大的增强了队员们的信心。“我们根据国家的诊疗方案,进一步完善了病区诊疗方案,加强多学科协作、全面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不断提升医疗质量和诊治水平。做好护理,特别是加强患者营养支持和心理抚慰,不断有更多的患者治愈出院。”曾章康说,“佛山医疗队在开展磷酸氯喹的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开设亚重症单元等方面受到联合医务处的表扬及推广,在武汉市一医院驻点的10支国家医疗队中表现亮眼。”

  佛山医务人员的精心救治和细心护理,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赞誉,他们通过写感谢信、写诗等各种方式表达感谢之情。“佛山医疗队帮忙不添乱,服从工作安排,听从指挥,遵守纪律要求,展现了良好的作风和佛山风采。”曾章康说。

出院患者与佛山医疗一队医护人员合影。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供图

出院患者与佛山医疗一队医护人员合影。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供图

  佛山力量

  一大批抗疫“战士”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

  3月18日,随着最后一批患者的出院和转院,病区在完成物品整理和消杀后,正式关闭。

  156名患者在这30多天时间里治愈出院,他们有的刚进来是病情危重,经过救治,康复出院。“这次的一线战斗,我虽不能到病房里去与队员们一同战斗,但每天看到的、听到的,都给自己很多感触,很多让人不禁潸然泪下的场景也铭记在我脑海中,这段经历我将终身难忘。”曾章康说,医疗队员们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六七个小时不吃不喝,承担着超常规的医护工作和感染压力,哪怕是浑身湿透也没有喊累退缩,哪怕是呼吸困难也要坚持进舱,哪怕是身心疲惫也要精心救治,队员们把患者视为家人,把病房当作战场,以坚韧不拔的精神,以昂扬斗争的状态,与死神抢人。

佛山医疗二队与出院患者合影。佛山市中医院供图

佛山医疗二队与出院患者合影。佛山市中医院供图

  “面对疫情,医疗队里每个人都与我一样,希望能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曾章康说,“医疗队员们就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他们是逆风而行、担当使命的英雄。”。他说,共产党员在医疗救治一线身先士卒,模范带头,冲锋在前,首批进舱队员主要由共产党员和业务骨干组成,展现了共产党员危难时刻显担当的风采,让鲜红的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医疗队员受到党组织和党员同志们的感染,纷纷向党组织靠拢,全队共有167人在武汉期间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表达想成为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愿望。其中40名入党积极分子在抗疫一线被接收成为中共预备党员。

  广东援助湖北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第十四批医疗队(佛山),共分为佛山医疗一队和佛山医疗二队,每个队由40名医生、120护士组成。两支队伍受命赴武汉接管重症病区,他们的表现受到联合医务处的表扬;对患者精心救治和细心护理,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赞誉。

  李逸群:医护人员都无怨无悔,把生死置之度外

  在武汉期间,佛山医疗一队领队承担着武汉市一医院12、13重症病区的救治任务。30多天的时间里,共治愈新冠肺炎患者80人。

  昨日,佛山医疗一队领队、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李逸群向南方日报记者讲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佛山医护人员夜以继日地与时间赛跑、与新冠肺炎病毒较量的一幕幕。

李逸群。

李逸群。

  南方日报:佛山医疗一队在武汉的30多天时间里,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成绩单?

  李逸群:2月13日晚佛山医疗队到达武汉后,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紧锣密鼓地安排、准备患者救治工作,从队员培训到整建制接管感染科12、13两个病区用了不到48小时。

  2月15日至3月18日,佛山一队共救治病人89人,累计收治危重症患者16人,占比18%,重症患者55人,占比61.8%;其中约有20%的患者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截至3月18日,累计出院80人,转出8人,治愈率89.9%,好转率98.9%。

  南方日报:在治疗方面,佛山医疗一队有哪些特色创新?

  李逸群:主要的特色创新有:一是,制定了新冠肺炎诊疗临床路径,通过临床路径管理,达到治疗同质化。结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和新冠肺炎患者病情特点,制作了新冠肺炎查房表和病区情况汇总表,受到了联合医务处医疗质量巡察组的好评,并经联合医务处推荐给武汉市一医院各医疗队使用。及时组建病区重症治疗单元,配置有创和无创呼吸机、高流量氧疗治疗仪、除颤仪、心电监护仪等设备,提供专业化重症监护治疗及护理,为新冠肺炎危重型患者的集中救治管理、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供了保障。

  二是,充分发挥队内中医师作用,为每个病人建立专属的“中医档案”,使用自制的中医查房记录表,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做到全病区中药汤剂治疗覆盖率达100%。

  靠着这“两条腿”走路,达到了1+1>2的效果。

  三是,新技术的探索。医生团队不断优化诊疗方案,坚持中西医协同,在武汉市一的10家国家医疗队中首先使用磷酸氯喹治疗重症新冠肺炎患者。3月14日上午,在佛山医疗队内为2名新冠肺炎患者成功实施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病人好转慢,肺部炎症吸收不良,于是通过纤支镜进行肺泡灌洗,效果也很好。

  四是,对有适应症的患者做好俯卧位通气、吸氧,能改善氧饱和度。第十三病区一例重症患者经过早期的呼吸康复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获得武汉市第一医院联合医务处的肯定,并在广东省援助湖北武汉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医疗队学术交流会上以及武汉市第一医院联合专家组内作了分享。此外在护理方面积极进行对患者的心理干预。

  南方日报:出征武汉,有哪些让您印象深刻事?

  李逸群:我们队员有90后、80后、70后,甚至还有60后。但是,在疫情第一线,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无怨无悔,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做到了敢担当、能担当。

  在武汉的日子里,我自己的心理状态也是从恐惧、复杂到淡定、从容的心理状态。同时,也经常被队员们的精神所感动。刚开始穿着几层防护服进入病区工作,很多队员都不适应,甚至有的出现头晕的情况。然而,他们只是坐下来休息一会,症状缓解后就继续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甚至还有队员穿着防护服呕吐了,也只能吐在防护服里,那种难受可想而知,然而,休息一会后,他又重新换了衣服进入病区工作。面对困难、危险没有一个人退缩,大家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医者的初心和使命。

  在武汉战疫的日子我将终身难忘,希望武汉的明天会更好。

  何明丰:病人康复出院,是我们最大的奋斗目标

  佛山医疗二队领队承担着武汉市一医院16、17重症病区的救治任务。30多天的时间里,治愈出院新冠肺炎患者74名。

  昨日,佛山医疗二队领队、佛山市中医院副院长何明丰向南方日报记者讲述了队员们与新冠肺炎病毒正面交锋、用生命守护生命的30多个日日夜夜。

何明丰。

何明丰。

  南方日报:在武汉期间,佛山医疗二队共收治了多少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多少患者?

  何明丰:佛山医疗二队共收治患者82人,其中重症患者占比56%,危重症患者占比24%。收治患者危重症程度高、年龄偏大、基础病复杂多样、治疗难度大。

  截至3月18日,出院人数为74人,转出6人,治愈率达90.2%,其中危、重症治愈率达90.9%。创造了中药使用率100%、14家医院160名医护人员零感染的佳绩。

  南方日报:在提高救治水平方面,医疗二队有哪些特色创新?

  何明丰:我们充分发挥佛山作为岭南药祖的地域优势,以中医药特色辨证论治手段改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为提高救治水平,我们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一是成立“亚重症治疗单元”,倡导危重症患者精细化管理。在该单元设置了全面的抢救和监护设备,并派出一支救治危重症患者的尖刀部队,采取病区主任、重症组组长、组员三级中西医综合查房模式,利用MDT多学科诊疗形式大力推动“三个率先、两个早期”,显著提高了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

  率先制定临床路径并实现了“路径医嘱系统”信息化,实施患者重要信息一览表、中医辨证记录表、医护查房记录表等可视化、表格化管理,保证诊疗延续性和同质化;2月15日,首批入舱医护人员率先对部分轻症患者开展体位管理“三部曲”治疗法,明显改善其胸闷、咳嗽等症状,之后在接管病区全面推广;3月13日,率先与武汉市第一医院合作为2名患者开展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改善其通气功能;早期建立营养师会诊机制,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早期实施个性化的快速康复措施,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二是实现中医药全覆盖,实现3个100%及1个新思路。由11名高级职称的中医专家组成中医药专家组,负责两个病区所有患者的中医辨证施治,并与后方远程会诊连线,实现100%个性化遣方用药、100%中药使用率及100%中医辨证施护。接管病区的第3天,中医汤剂使用率便已达100%。

  三是,摸索出新冠肺炎“阳明不降、开阖失常”的辨证论治思路。以“来复汤”重用芍药、甘草加少量乌梅、附子、桂枝为组方的治疗方案,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为新冠肺炎的中医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南方日报:佛山医疗二队的160名成员,来自14家医疗机构,如何发挥大家的合力,实现科学、高效救治?

  何明丰:各家医院管理模式、工作流程、队员技术水平不同,为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为此,我一到武汉就提出了“全队一盘棋”的工作总原则,“五统一”(即全队统一思想、统一培训、统一医疗、统一护理、统一保障)、“五关心”(即关心队员工作、生活、心理、健康、家庭)的工作思路,迅速整合队伍,形成管理合力、技术合力、工作合力。

  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同志要冲锋在前,带领全体队员充分发挥专业知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医疗救治中精益求精。我们队也是唯一一支危重症病案和中医诊疗病案连续两次获得武汉市第一医院联合医务处表扬的医疗队,相关经验在该院10支国家医疗队中进行分享学习。

  栾晓军:当父老乡亲需要帮助时,我必当全力以赴

  “武汉,是我出生和成长的地方。离开武汉二十年,弹指一挥间,可我的骨子里还是铭刻着武汉人的性格”栾晓军说,“当父老乡亲需要我去帮助他们时,我必当全力以赴!”

栾晓军。

栾晓军。

  2月13日,佛山市派出第四批医疗队共计322名白衣战士加入广东援助湖北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第十四批医疗队驰援湖北武汉。其中40名队员来自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下称:市一医院)。栾晓军是市一医院驰援武汉医疗队队长、党支部书记,40天的武汉之行让他有许多感动。

  “此次我们医院派出了多个学科的骨干力量,包括重症医学科、心血管科、神经内科等。很多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危重症程度高,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复杂多样的基础病,这些都增加了治疗难度大。”栾晓军说,多学科骨干的协作,在治疗疑难病症时,发挥了很好的合力作用。重症医学科的曾建琼一到病区就把所有的呼吸机进行了调试,为抢救病人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此外,他们救治的新冠肺炎患者中,有一名新冠肺炎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是,住院期间突发心肌梗塞,幸好有多学科医生及时救治,挽救了她的生命。

  栾晓军说,为避免医生之间交接有遗漏,影响患者的治疗。他们实行了首诊医生制,由首诊医生负责到底。对于病人的管理,细化到了床位。

  58岁的栾晓军是整个佛山第四批驰援湖北医疗队中年龄最长的,大家喜欢亲切地叫他“栾爸爸”。“我们团队中,很多都是90后,看到他们奋不顾身地冲在一线,真的感觉他们成长起来了。”栾晓军说,“每一位医护人员到了前线,都在尽自己的职责治病救人。”

  栾晓军说,市一医院团队所属佛山第四批驰援湖北医疗队中的佛山医疗一队。在武汉市一医院承担重症病区救治任务,所有的医护人员分成了5个班。他说,此次派到武汉的10名医生中,就有5名是主任医师。

  栾晓军因为作为武汉第一医院联合医务处专家组成员,经常参与重症、危重症患者的会诊、讨论。“除了我没有参加一线值班外,其他医护人员都参加了。”他说,“有的班次是在凌晨4点,但是,团队中的主任医师也毫无怨言。”

  李国华:科学救治,实现“零病亡”“零召回”

  51岁的李国华是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医务科副主任兼消化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也是2月13日从顺德出发驰援湖北医疗队的领队。“来到武汉抗疫已有40多天,我非常珍惜这段宝贵的经历,武汉是一座英雄之城,许多人都有一段与疫情抗争的故事,更有身处逆境的坚守和战胜困难的勇气。”李国华坦言。

李国华。

李国华。

  在武汉的40多天时间里,李国华率领顺德医疗队主要负责武汉市第一医院十二病区的救治工作,总共收治了45名患者,其中重症3名。经过了医护人员的科学施策和精心救治,目前除了1名患者核酸尚未转阴(一般情况稳定)、转火神山医院外,其余患者均康复达到出院标准,转隔离点继续隔离。

  “要实现这样的成效最主要的原因是队员们团结协作,不惧生死,迎难而上。”李国华介绍,在武汉期间,队员们严格按照国家关于新冠肺炎诊治指南进行救治,同时不断学习最新的研究成果、各种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注重多学科联合、中西医结合、心理干预以及营养支持等多措并举。

  顺德派出的医疗队伍以呼吸、重症、感染专业为主,还包括心血管、肾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血液科等专科医护人员,队内自发形成多学科会诊(MDT)模式;并与国家医疗队其他病区密切交流治疗措施,还与总院的专家联动,开展远程视频会诊、微信互动进行学术交流。

  “尤其是我们的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病程较长,多焦虑,救治过程积极加入心理疏导。”李国华透露,团队将治疗关口前移,在中西医结合以及心理干预、人文关怀等综合施策下,开展精准救治,成功实现了患者“零病亡”“零召回”。

  同时,顺德医疗队将医生分成4组,每组4人,其中必须含有呼吸科(或重症医学科、感染科)的医生1名,保证团队治疗的专业性。由于进舱(进入感染病房)时间的限制,每天查房时每个小组必须安排有1位组员在岗,保证团队治疗的延续性,有效地观察每组患者,出现病情变化时及时进行救治,减少患者死亡率。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夏小荔 欧阳少伟

  【来源】南方日报

  受访者供图(除特别署名外)

一键分享:

微信公众账号推荐

  • 25小时网
  • 禅城人社
  • 大沥工会
  • 大沥妇联
  • 禅城美丽乡村
  • 25小时网抖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