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时网_佛山市民生活网

南海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实现100%覆盖

2021-2-1 10:36|原作者: 崔艺文

  垃圾分类绿色革命在佛山南海已初见成效。

  以前“一个筐”,现在“四个桶”;过去“减源头”,而今“再利用”;曾经“嫌麻烦”,时下“好习惯”……垃圾分类正成为这座珠三角制造业名城追梦青山绿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集体共识。

赤山人民会场(乡村振兴馆)门口,志愿者引导村民正确开展垃圾分类。(资料图片)/佛山日报记者崔艺文摄


  2020年,南海全区1326个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100%覆盖,全区28个村(居)和20个居住小区高标准推行垃圾分类。在农村已经初步形成“2+4+N”的农村分类投放模式,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

  发挥关键力量 凝聚南海善治经验

  今年69岁的邓定华经常出现在里水赤山公园旁的亭子里,与居民拉家常的同时教授他们垃圾分类知识。她说:“每个人多做一点点,积累起来就不得了。”

  作为垃圾分类工作的主要践行者,南海各地千千万万妇女,像邓定华一样,环保意识正在觉醒,成为垃圾分类工作的关键力量之一。去年下半年,南海启动“垃圾分类绿满万家”系列活动做足做活“家”文章,确立了以南海区妇联为核心的项目领导小组,以“党建+妇建”双建融合,围绕“一支核心队伍、一个发动平台、一组妇联阵地、一项联动机制、一系列品牌活动”的“五个一”工作思路,引领各镇(街道)妇联积极发动妇联执委、女党员、巾帼志愿者,通过进村(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广泛动员,带领妇女自组织等群众力量,普及绿色环保生态理念,践行生活垃圾分类新时尚。

  孩子也是垃圾分类工作关键力量之一,不仅因为他们在家庭中的分量,更重要的还是未来城市的主人。“我们经常开垃圾分类的班会,开始大家会把各种常见垃圾种类分别贴在不同垃圾桶的上面,后来不用看都会了。”南海实验中学初一学生叶曼妮介绍,学校还有垃圾分类智能小屋,可以实现准确投递垃圾换取积分,用积分兑换喜欢的饮料,很受师生欢迎。

  一年来,南海教育系统发布《校园生活垃圾读本》,开展“月光宝盒”月饼盒回收活动,分类游园会、分类绘画大赛、分类宣誓行动、环保课堂宣讲等活动深受孩子们喜爱。桂城自创自编《桂城街道校园生活垃圾“3+2”课程指引读本》,包括中、小、幼三个版本,课程体现“小手拉大手”的理念。

  “今天在校园播种的每一个垃圾分类习惯,未来都将成为守卫祖国绿色家园的强劲动力。”南海实验中学校长林景飞说。

  2020年8月,南海区委组织部、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区妇女联合会、团区委、区义务工作者(志愿者)联合会共同启动2020年南海区垃圾分类工作系列活动,通过动员红色能量+巾帼力量+青春动能+志愿者,推动垃圾分类成为南海绿色生活的新时尚。

  城乡同步推进 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追梦“青山绿水”

  走进里水镇的赤山人民会场(乡村振兴馆),垃圾分类展示墙上用生动的图文讲述垃圾分类小知识。作为环保教育基地,这里会不定期举办垃圾分类环保课堂,邀请村民通过亲子手工制作等方式,变废为宝,践行绿色环保理念。

  在大沥镇西边村村口,垃圾分类红黑榜十分醒目,“先进”“后进”一目了然。“开始不适应,后来成了习惯。”村民娇姐说,“目前村民垃圾分类的意识越来越强,习惯了也没什么不方便的。”

  城乡同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是南海的鲜明特色。在城市,南海强化物业管理责任,推进公共机构先行先试。在乡村,9个垃圾分类特色示范村(社区)相继创建,并各自量身打造了一套村(社区)垃圾分类动员特色方案。

  大沥镇大镇社区还因地制宜摸索出“2+1+4”的垃圾收运模式。“2”即家中的2个垃圾桶(小圆桶),分为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1”即每户门口的其它垃圾桶(黑色中方桶);“4”即公共区域放置的四分类垃圾桶,供居民日常或误时投放。据统计,该村垃圾分类知晓率达95%以上,参与率93%,准确率98%,减量率达25%。

  如今,伴随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加大,干净整洁、绿意盎然的高颜值村居在南海区可谓比比皆是,垃圾分类正成为文明村居的行动共识,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创建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作出贡献。

  健全处置体系 打一场垃圾分类持久战

  垃圾分类之于南海,并不是一个新鲜课题。早在2016年底,南海便开始探索垃圾分类工作,打响“城市环境保卫战”。经过四年实践,南海明确了建设城市垃圾大类分流体系,从源头避免建筑装修垃圾、园林绿化垃圾、餐厨垃圾、大件垃圾等混入生活垃圾。

  垃圾分类后端的处理能力是南海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底气和优势。为防止分类出来的垃圾混装混收,南海区搭建全过程分类链条,建成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转运系统,建成以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为核心,集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厌氧发酵、有害垃圾无害化处置于一体的固废处置体系;建成日处理量500吨的餐厨垃圾处理及收运体系; 建成日处理量4500吨的高标准垃圾焚烧发电厂3座,为前端垃圾分类提供有力保障。

  “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是一项具有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的工作,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南海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总工程师邱伟健表示,南海中端运输和后端处理的能力也为前端群众进行垃圾分类提供强劲有力的信心和技术保障。

  接下来,南海将用1年时间实现“双百目标”,即全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100%达标创建、生活垃圾八大产生源100%达标创建;2年时间积累“量变”,即生活垃圾示范片区数量多、质量高;3年时间实现“质变”,即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全过程收运处理系统,培育城市垃圾分类闭环运转的生态体系,让垃圾分类成为南海市民的新时尚、南海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动能、打造佛山市垃圾分类示范区。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微信公众账号推荐

  • 25小时网
  • 佛山人才网
  • 禅城人社通
  • 点赞佛山
  • 禅城美丽乡村
  • 25小时网抖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