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项目小候鸟驿站 不让小悦悦事件再发生 广佛五金城是当年“小悦悦”事件的发生地,如今这里建起佛山第一个“小候鸟驿站”,向流动儿童提供托管等多项免费服务 广佛国际机电五金城工作的年轻妈妈林翠英,现在每天早上先将自己6岁大的孩子送到“小候鸟驿站”后再去上班。此前,因为“小悦悦”事件的发生,不管工作如何繁忙,她都坚持把小孩带在身边,几乎寸步不离地看护着。2011年10月13日,年仅2岁的女童小悦悦正是在这个广佛五金城区域内接连被两车碾压。 今年3月份,广东省首个针对外来工子女的社会组织“小候鸟驿站”在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广佛五金城正式揭牌运营,为附近的流动儿童提供各种免费服务,与林妈妈有同样担忧的“新南海人”这才安心了。
五金城一带 70%流动儿童无人照料 “小候鸟驿站”位于广佛国际机电五金城内,场地面积近100平方米,主要面向生活和学习在五金城及周边区域的外来工子女。同时也面向佛山户籍的3至14岁的儿童,提供课后和假期托管、兴趣班等服务。目前,“小候鸟驿站”全部的服务项目均由广州一家专业社工机构提供,由政府购买服务。 近日,羊城晚报记者来到“小候鸟驿站”,看到活动室装修得五彩斑斓,非常温馨,此外,还设有心理辅导室、小组工作室、学习辅导室、阅览区和亲子厨房等。这里为流动儿童及家庭设立了图书、玩具、亲子教育、爱心助学、生活艺术等项目,放学后还有专业社工和本地义工托管辅导孩子,所有的服务项目均是免费的。 据南海区妇女联合会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南海区共有流动人员约120万人,其中在广佛五金城一带,聚集着上千家商铺,光外地人口家庭就有9000个,3—14岁小朋友数量达900人,其中70%无人照料。为了帮助这些因忙于生计,长期缺席于孩子成长的外来务工人员走出困境,在南海区妇联的牵头下,公益平台“小候鸟驿站”项目应运而生了。
家长不再忧 有了安全的活动场所 “和幼儿园相比,我更喜欢这里,因为这里活动又多,老师的也没有幼儿园老师那么凶。”正在“小候鸟驿站”参加“品格小种子”成长小组活动的6岁女孩张嘉慧告诉记者,“小候鸟驿站”运营之前,因为不喜欢去上兴趣班,一到周末,她要么就跟着妈妈到店铺里,要么就跟着外婆待在家里,“妈妈不让我到街上去,根本就没有人陪我玩”。而现在,只要遇到节假日或者放学较早,小嘉慧就会要求外婆直接带她到“小候鸟驿站”来。 在五金城营运一家五金店的施小姐在一次偶然的亲子活动中听说在五金城内马上要开设一个关爱流动儿童的免费公益平台了。今年4月初,施小姐便带着7岁的儿子刘铭参加了“小候鸟驿站”的周末亲子厨房活动,“发现这里的环境很好,社工们开设的课程不管是对孩子还是对我们家长都很有好处”。得知“小候鸟驿站”推行家庭会员制后,施妈妈主动要求加入,现在,她已经成为了“南海妈妈”互助队中的一员。施小姐说,自从小悦悦事件发生后,她对五金城车水马龙的环境非常担忧,一直不肯让孩子出门,这使得儿子刘铭还曾一度有些孤僻倾向。 除了服务流动儿童外,做好外来家庭的城市共融工作也是“小候鸟驿站”项目的目的之一,为此,“小候鸟驿站”在成立之初就积极推动家庭会员制,“这种制度可以有效加强驿站社工与居民的联系,提高他们的归属感”。与此同时,考虑到流动儿童存在流动性高的特点,“小候鸟驿站”在开展固定的兴趣小组和活动之外,还为偶然来到驿站的孩子提供“偶到服务”,可谓“零门槛”地为五金城及周边区域的流动儿童提供服务。今年3月份,广东省首个针对外来工子女的社会组织“小候鸟驿站”在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广佛五金城正式揭牌运营,为附近的流动儿童提供各种免费服务,与林妈妈有同样担忧的“新南海人”这才安心了。 五金城一带 70%流动儿童无人照料 “小候鸟驿站”位于广佛国际机电五金城内,场地面积近100平方米,主要面向生活和学习在五金城及周边区域的外来工子女。同时也面向佛山户籍的3至14岁的儿童,提供课后和假期托管、兴趣班等服务。目前,“小候鸟驿站”全部的服务项目均由广州一家专业社工机构提供,由政府购买服务。 近日,羊城晚报记者来到“小候鸟驿站”,看到活动室装修得五彩斑斓,非常温馨,此外,还设有心理辅导室、小组工作室、学习辅导室、阅览区和亲子厨房等。这里为流动儿童及家庭设立了图书、玩具、亲子教育、爱心助学、生活艺术等项目,放学后还有专业社工和本地义工托管辅导孩子,所有的服务项目均是免费的。 据南海区妇女联合会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南海区共有流动人员约120万人,其中在广佛五金城一带,聚集着上千家商铺,光外地人口家庭就有9000个,3—14岁小朋友数量达900人,其中70%无人照料。为了帮助这些因忙于生计,长期缺席于孩子成长的外来务工人员走出困境,在南海区妇联的牵头下,公益平台“小候鸟驿站”项目应运而生了。 家长不再忧 有了安全的活动场所 “和幼儿园相比,我更喜欢这里,因为这里活动又多,老师的也没有幼儿园老师那么凶。”正在“小候鸟驿站”参加“品格小种子”成长小组活动的6岁女孩张嘉慧告诉记者,“小候鸟驿站”运营之前,因为不喜欢去上兴趣班,一到周末,她要么就跟着妈妈到店铺里,要么就跟着外婆待在家里,“妈妈不让我到街上去,根本就没有人陪我玩”。而现在,只要遇到节假日或者放学较早,小嘉慧就会要求外婆直接带她到“小候鸟驿站”来。 在五金城营运一家五金店的施小姐在一次偶然的亲子活动中听说在五金城内马上要开设一个关爱流动儿童的免费公益平台了。今年4月初,施小姐便带着7岁的儿子刘铭参加了“小候鸟驿站”的周末亲子厨房活动,“发现这里的环境很好,社工们开设的课程不管是对孩子还是对我们家长都很有好处”。得知“小候鸟驿站”推行家庭会员制后,施妈妈主动要求加入,现在,她已经成为了“南海妈妈”互助队中的一员。施小姐说,自从小悦悦事件发生后,她对五金城车水马龙的环境非常担忧,一直不肯让孩子出门,这使得儿子刘铭还曾一度有些孤僻倾向。 除了服务流动儿童外,做好外来家庭的城市共融工作也是“小候鸟驿站”项目的目的之一,为此,“小候鸟驿站”在成立之初就积极推动家庭会员制,“这种制度可以有效加强驿站社工与居民的联系,提高他们的归属感”。与此同时,考虑到流动儿童存在流动性高的特点,“小候鸟驿站”在开展固定的兴趣小组和活动之外,还为偶然来到驿站的孩子提供“偶到服务”,可谓“零门槛”地为五金城及周边区域的流动儿童提供服务。 (来源于羊城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