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禅城区一家餐厅贴出公告,称向环卫工人免费赠饮热汤,店主表示,店里供应什么汤环卫工人就可以喝什么汤,不需要证件,只要是穿工衣上门的环卫工人都可以享受。
这家餐厅的善举,让待用公益进入国人视野。
二战时期,意大利南部城市那不勒斯的咖啡馆出现“待用咖啡”,善心人可提前多买几杯咖啡,喝完自己要喝的咖啡后,剩下的咖啡就“寄存”在咖啡馆里,留给那些较贫困的人享用。
经过改良,国内热心人将“待用咖啡”发展为适应中国国情的“待用快餐”。去年4月,陕西陈里在微博上发起“待用快餐”活动,发动社会热心人和快餐店联合起来,为流浪者和贫困老人等提供免费午餐。各地纷纷响应,去年年底已经有约30个城市300多家餐店加入了“待用快餐”活动。我市黄岐一家素食店也在去年7月底开始推行“待用快餐”,就餐客人提前支付5元盒饭钱,素食店就会给有需要的流浪汉等群体提供一份盒饭。
待用饮用水、待用剪发、待用书包等也应运而生。待用公益被誉为“家门口的公益”,陈里在新著《小善大爱》里称,待用将改变中国。
和现代公益不同,待用公益“模糊”了“求助者”的申请条件,一切都是民间公益力量自觉的“发心”,只要我有,只要你要,好的,请拿去。就像中国古代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它代表了大家追求美好世界的愿望,追求“人人公益,发心行善”的境界。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自开展以来,待用公益一直备受质疑。不少待用快餐店都曾陷入“有待无用”的困境:有人捐赠了咖啡、快餐出来,但却没有人去领取。而黄岐素食店还遇到一个男子反复讨要快餐,并变得“好吃懒做”,定时到素食馆“开饭”。这些尴尬,怎么破?
德兰修女说,要让油灯不灭,我们必须不断加油。让待用公益帮助到更多的人就是最好的“加油”。做公益慈善,我们讲心,更讲如何让善心落到实处,让善心能持续。
将待用公益当作一个项目来运作,通过社会组织等第三方作为一座桥梁,明确受助对象,公开募捐待用物品,规范管理接收待用物品的群体,邀请社会各界代表组成评审小组定期监督,就能使这一模式持续运作下去。
就佛山而言,一些外来工学校需要“待用学习用品”项目,独居老人比较集中的旧城区急需“待用快餐”、“待用医药”等项目。而不同的特定群体也有不同的需求,让社会组织调查了解需求,再针对需求提供针对性的待用物品,这些待用公益项目一定能更有效率地运行。
待用能否改变中国,那要看待用公益能否“流行”起来,要看大家有没有一颗待善之心,更要看大家有没有给待善之心护航的有效办法。
来源:佛山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