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脉、三楔、多片、多点”,南海区最新生态安全格局出炉了。记者昨日(7月18日)从南海区环保局获悉,《佛山市南海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16-2025年)(简称《规划》)近日通过了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按照《规划》,南海要建设生态格局、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生活、生态制度、生态文化六大体系,初步统计总投资超过92亿元。 划定全区总面积10%为生态红线区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执政理念和基本国策。2015年4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对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南海区在2014年提出全面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并委托中山大学编制《规划》。 《规划》以建设成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为总目标,结合南海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实际,确定36项建设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20项,参考性指标11项,特色性指标5项。 5项特色指标结合南海实际提出,包括: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企业通过审核的比例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4.4%,建成区人均公园地面积18.06㎡/人,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的总建筑面积≥800万平方米,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比例≥50%。 《规划》将划定生态红线区总面积107.43k㎡,占全区总面积的10%。构建“两脉、三楔、多片、多点”的生态安全格局,连通大型生态用地,隔离城镇功能组团,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初步统计,总投资超过92亿元,打造生态格局、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生活、生态制度、生态文化六大体系。 各镇明年10月前完成生态文明示范镇创建 按照要求,南海将全面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切实做好水、气、固废和土壤环境污染防治和综合整治工作。逐步改善水、气、土壤环境,营建绿色南海。 创建示范区也将重点培育特色生态生活,传承人文南海。《规划》指出,要发展东部万顷花艺、中部南国桃园、西部桑基鱼塘的特色生态文化。规划“一带、两核、三区、七组团”旅游文化格局,打造西樵山等特色休闲旅游产品。 据了解,佛山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首先要建成80%的生态文明示范区,示范区的建设需要建成80%的示范乡镇,环环相扣。目前,九江、丹灶、西樵、里水四镇已成功创建成为国家生态镇,狮山镇创建成为广东省生态镇。 南海将继续组织开展生态文明示范镇的创建工作。由于桂城街道已经没有涉农村居,因此创建工作主要集中在南海6个镇。按照《规划》,2018年10月前,各镇要完成生态文明示范镇的创建工作。 按照创建程序,区创建规划经批准实施后实施2年以上,经自查达标的,可以向省级环保部门申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技术评估。完成技术评估后,可向国家环保部申请审核验收。按照佛山市有关要求,2019年4月发出生态文明示范区验收申请。 南海区生态安全格局 “两脉”:指西江和北江两条带状河流廊道,分别串联西樵镇西岸森林公园以及西樵山等生态斑块。规划在西江、北江干流和南沙涌、东平河的水源保护地段两侧建设各宽约500~1000米的永久性水源涵养林带;在城市已建区范围内两岸各设30~70米以上的绿带,在城市已建区以外的其他地段设置300~500米的绿带。 “三楔”:指三条聚集性生态廊道,分别构建美景水库度假区与万顷洋园艺基地—南国桃园休闲公园—狮山水库群生态楔;南沙涌沿岸绿色农业生态楔和官山涌其他生态楔三条生态廊道。 “两脉”和“三楔”共同构成了城市生态网络骨架,成为遏制组团蔓延的重要隔离带。 “多片”:指城市组团与组团之间集中的生态隔离绿地。 “多点”:指城市重要的生态节点,包括南海区西樵山、金沙外滩湿地、丹灶大湿地、桂城千灯湖湿地公园、狮山水库群和万顷洋园艺基地等。 来源:珠江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