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时网_佛山市民生活网

查看: 6800|回复: 8

[原创]妈妈的“英聚”情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20 13: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0年代中期,原南海县平洲公社南约大队第一生产在佛山市英聚酒店驻过点,而我老妈就在这里工作了好几年。
        在那个年代物资紧缺的年代是英聚酒家让我一家人能够保证每一天都能够尝食到肉类。那时我们生产队与英聚酒家合作的方式大概是这样的;生产队派出二人常驻英聚酒店帮忙洗碗,清洁厕所,工资是没有的,代价就是换取大量的剩菜剩饭拉回生产队喂猪!还有粪便拉回去做土地的肥料,而生产队则把每一天收成到的青菜卖给英聚酒家,队里面养的猪,鱼,鸡。。。。。有收成了亦专供给英聚酒家!
       所以我妈那段日子每天都要和另外一个村民早上5点就拉着大板车去升平路英聚店倒粪便,接着拉回生产队,然后就把收集好的青菜运回英聚店!然后就在那里饭堂吃饭,接着就准备中午的洗碗工作了,3点左右可以休息一下,直到晚上7点左右又要开始洗碗,9点就把收集好的剩菜饭搬上大板车拉回生产队去,天天如此,风雨不改!
       就因为我老妈在英聚酒店工作,所以是沾了不少好处的,客人吃剩的剩菜可以打包回来,在那年代能够有肉吃已经好幸运了,所以碰巧有人大排喜宴的话,打包回来就更加多了,将它分到邻居家里,个个乐呼呼的!英聚酒店的下栏料基本是不要的,彼如凌鱼头,鸡肠,草鱼肠,起去肉的鱼骨。。。。。。我妈全打包,利用下午休息时间骑单车回村里面送给邻居,所以当时我妈在生产一队特别受喜迎!
        英聚酒店的职工亦特别好,它们生活在市里面,所以生活条件比我们农村好很多,它们经常给一些旧衣服我家,所以我从小都是穿它们给的衣服长大的,偶尔跟着妈去英聚上班,那些阿姨就会请我去隔壁看电影,到应记吃云吞,那些叔叔否会弄一大包点心之类的给我吃,我妈在英聚酒家学会踩单车,经英聚员工教导学会了做燈笼,从佛山公艺社拿不少产品到生产小队做加工帮补家用!
所以说我小时候基本都是靠“英聚”长大的!
        1979年改革浪潮开放到了我们村,分田到户,我们村就中止了与“英聚”合作关系,我妈从此就无须去英聚上班了,80代我妈一直都和英聚一班老员工都有来往,我妈在佛山偶尔卖菜经常会碰到他们,节假日他们亦会往乡下跑来玩,后来接触机会少了,友情亦逐渐流失,,,,,04年,我妹结婚,我妈通知了在英聚工作时期的好友来参加婚宴,当年的阿姨,叔叔们都成老人家了!
        现在我老妈亦70了,每一次去佛山她都要我绕车过去升平路看看“英聚”今年封了公路,汽车进去不了,所以她看不到,看她表情挺失落的!
        新“英聚”开放之日,我一定让老妈约上她在英聚认识的好友故地重游!
发表于 2012-11-20 14: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人啊!现在的人,很难做到
发表于 2012-11-20 14: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段难忘的记忆。
发表于 2012-11-20 14:35: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可以打包的,好啊。之前有个女工打包神烦才被罚款了的。
发表于 2012-11-20 14: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山的很多老建筑都被拆了。
发表于 2012-11-20 14: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个怀旧的人。
发表于 2012-11-20 14: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段过去的美好回忆。
那时候虽然艰苦,但是很幸福,而且是发自内心的。
发表于 2012-11-20 15:48: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喜听老佛山故事
发表于 2012-11-23 11:36:17 | 显示全部楼层
英聚楼与你相见不如怀念
日期:[2012年11月22日]  版次:[FB03]  版名:[佛山读本 茶楼]  稿源:[南方都市报]
“早上五点,天蒙蒙亮,妈妈便与村里另一村民拉着大板车,把英聚楼的粪便装满,然后拉回平洲的生产队,风雨不改……”

    这是网友“拥兵天机”一篇网文中的描述,那是上世纪70年代的画面,如果定格成相片,黑白的基调,若隐若现的背影,充满那个时代的旧气息。网友说,小时候因为妈妈在英聚楼工作的关系,时常有肉可吃,虽是剩菜,已然满足。渐渐长大,名噪一时的英聚楼也衰败倒闭。后来妈妈每次经过升平路都要去看看英聚楼的旧址,但现在这也成了奢求,因为拆迁改造,这里封路了,进不去了。年过七旬的老人只得默默转身,失落。

    对老佛山人而言,英聚楼与天海楼、三品楼、翠眉楼一样耳熟能详。世事变迁,如今只剩天海楼在挣扎。那些尘封在记忆中的故事和画面,只能口口相传。

    前不久,上述四个老字号茶楼在文华路与同济东路交界处一起重现,但却与麦当劳扯上了关系。开发商称,这是在营造本土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发展中高端餐饮。于是,争议声四起,有为其“创新”叫好的,也有为这种“不伦不类”的传承感到悲哀的。无论如何,英聚楼本身总只能静默。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开篇那位妈妈见到借壳洋快餐重生的英聚楼,会是怎样的表情?记忆被唤醒了,可却不得不接受一件新的“外衣”。没有这“外衣”,英聚楼恐难重生;有了这“外衣”,英聚楼还是她自己吗?还是那惹人失落伤怀的老地方吗?

    我终究无法体会老人的心情,但于我而言,与其如此相见,不如心中怀念吧!心中坚守的那份美好,容不得另一件“外衣”来侵蚀。黑白照片中,拉着粪桶的板车也永远无法与洋快餐形成自然顺畅的画面。(南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