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的软件自出现以来就引起市民的极大关注,“免费打的”“你打的我埋单”“省时省钱”等等的宣传广告也促使更多市民选用打的软件。打的软件带来的种种效应真的都是有利无弊吗?现在,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打的软件的种种效应。 我们来聆听来自各方的声音:
它的出现,他们笑了!
来自年轻人的声音:“真系便过坐公交”
1月初,嘀嘀打车微信支付乘客立减10元,司机立奖15元;2月10日,嘀嘀与快的推出第二轮营销,嘀嘀将返现额度减为5元,快的不变;2月17日,嘀嘀打车恢复乘客补贴10元的政策。快的打车随后便将补贴从10元调到了11元,号称“永远比同行多一元”。嘀嘀打车再发力,从18日零时起,嘀嘀打车开启“游戏补贴”模式,微信支付补贴悄然升至12元,最高补贴为20元。不少市民都兴奋地在、微信上问道:“如果我只打了一个起步价11元,那是不是还能赚钱啊?!”
来自车主的声音:“省油钱,太合算了”
"我已经半个月没开车了,每天上下班都是和媳妇用打车软件。不但可以免费坐车,还省了油钱,真是太合算了。 "市民徐先生说。近日,随着"快的打车""嘀嘀打车"两款打车软件的返现优惠的不断升级,一些拥有私家车的车主也坐不住了。放着家里的车不开,也都纷纷用起了打车软件。"不但省了油费、停车费,最重要的是可以免费坐车,真是太划算了。 "某车主说。
一些私家车车主认为打车可以省去油费、停车费,最重要的是免费又快捷。在出门前只要叫车就可以,不用在路边傻站着招手了,实际上和私家车一样方便。
来自的士司机的声音:“着数多了,缓解了的士空载问题”
按照微信支付的优惠,每天司机最多可获利50元,每月大约可多挣1500元,这对于工薪阶层而言是笔不小的收入。
打车软件的实惠除了有腾讯补贴外,更重要的是减少空载几率。顺安达的陈师傅称,平时落客后,司机只能扫街或者等电召,打车软件提供了另一种渠道获取客源。特别是若从市区到南庄、西樵,返程时的空载往往令司机头痛。现在有了打车软件则可以就近寻找回头客,“虽说每月要耗费30元的流量费,但一单长途返程就挣回来了。”陈师傅说。
它的出现,他们沉思了!
来自中老年人的声音:“路上更难打车了” 李阿姨今年75岁,家住皇姑区昆山中路。几天前,她因腿扭伤想去三台子一家医院治疗,就在昆山中路上打车。
“我在路边招手,4辆空车从我面前经过都没停,第五辆车司机减速后司机说‘大姨有人用软件叫车了不能拉你’。”李阿姨说,出租车停在了几个年轻人身边,其中一人拿着手机。
等了十多分钟仍然打不到车,李阿姨无奈去乘坐公交车,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加剧了她腿的疼痛,在医生的建议下办理了住院手续。
李阿姨说,“电视、报纸总报道打车软件,我一看‘嘀嘀’就来气,车都被年轻人抢了,我们老年人想打车怎么办?”
来自网络的声音:“科技改变了生活,但似乎又缺了点什么。你怎么看?”
昨天一条微博引起了大家的热议:
下图是网友们的回复:
来自专家的声音:针对老年人、弱势群体打车设“叫车公益平台”
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周凯表示,智能软件应用在“打的”上,说明社会有需求,也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但这个过程中打车软件造成的一些问题也慢慢浮出水面。比如以前看到空车,招手不停,或者司机用任何理由搪塞,只要记下车牌,就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拒载司机会受到处理。
“但现在打车软件的诞生,让司机们更有了堂而皇之的理由:对不起,我要去接××客人,人家手机预约在先,你招手在后,先来后到。”周凯认为,在打车方面,老年人成为“打车弱势群体”的现象也凸显。尽管老人们选择公交、地铁出行的几率大于打车,但仍然会有大量需求。
周凯建议,政府部门能不能设置专门针对老年人群体的“叫车公益平台”,由专人接线,调配就近的出租车资源,并且也给予司机一定的政府补贴。而同时,也可以启用一些比较简洁的接线平台,或者公众熟知的号码,附加一个转接的功能。
“打车软件”走向何方 面对着互联网巨头、用户、出租车市场等错综复杂的关系,打车软件该走向何处,尚未有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它为智能化社会开启了一条缝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崭新的未来。但这个未来注定是需要不断改善和创新的,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人人都能享受的平台…… (资料来源: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