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1-27 来源:珠江商报 作者:王晓琦
文/本报记者王晓琦
李俊慧简历:
女,1977年生,顺德大良人。现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任教,并在中山大学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经济学课程。大学起在中山大学攻读经济学与管理学课程,获博士学位。其间曾以交换留学生身份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就读一年。现从事经济学、国际贸易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2001年在张五常教授到中山大学讲学之际与之认识,获其青睐,从此结下亦师亦友的深厚情谊。2006年起在网上主持张五常教授的博客。出版过《经济学讲义》(上下册)。
在研究型大学的求学过程中,她没有像身边很多同学一样早早就选择了“养家糊口”,而是一头投入在学术追求中,从本科一路读到博士毕业,很“另类”,成为顺德第一位女博士。
在国际知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教授眼中,她对经济学的追求也很“另类”,张五常教授经常从香港打来长途电话跟她“煲粥”,探讨经济学的纯学术问题。
在教学型大学担任教学中,她也很“另类”,2B类本科学生对经济学无兴趣,她认为责任在于老师讲课无趣,因此,她把经济学的深厚理论变得有趣,让学生在课堂感到经济学的趣味。
顺德这块热土从来就不缺乏神奇,在经济学的学术追求中,李俊慧博士的“另类”给经济学界带来了“另类”声音,同样给“可怕的顺德人”增加了新的版本和注解。这就是顺德第一位女博士李俊慧。
求学篇
“我对经济学并非‘一见钟情’,也非简单地‘日久生情’,而是经历过一些曲折的。”
她如何与经济学结缘的呢?用她的话说“让我心花怒放的是,当年我选择读经济类专业,虽然确实是源自于糊涂,然而最后的结果却是如此美好!”
中学便有“研究”精神
在读中学时,她似乎就有一种“研究”精神相伴。以她自小的志趣而言,文史哲是强项。“早在初中的时候,我已经利用图书馆的资源独自‘研究’历史。”她回忆,“研究这个词很大,用在那时的我显得很夸张,但我当时对历史的热诚专注、严谨认真与全情投入,完全对得起‘研究’一词。即使是这些学科之内的专业人士,恐怕也比不上当年的我。而以我所熟悉的领域而论,我不怕说一句‘大话’:我比那些专家强!”
正是这样的文科特长生,在高二分班时却引起“波澜”——选了理科!消息一传出,所有认识的人都为之震惊与不解。小小年纪的李俊慧亮出的理由是:“如果把我喜欢的东西作为终生的职业,生存压力之下恐怕我要为五斗米折腰而牺牲所爱。我不想这样,我只想一直把喜欢的东西作为一种业余爱好,以保持着我对它们最纯粹的爱。”
文理兼容的经济学成为她的选择
进入中大之前,李俊慧差点与经济学“擦肩而过”。在高考前夕,李俊慧的成绩被中大计算机系一位老师看中,符合保送中大计算机专业的资格。“可是我想来想去,还是不想读纯理工科的专业,因为我始终对于所爱的文史不能完全地断念。”
后来,保送“折腰”,但中大给出承诺:高考分数线达到中大当年录取的最低控制线,中大专业任挑。高考成绩出来后,李俊慧没有选择计算机专业,而是挑了中大录取分数线最高的专业——国际金融这个专业文理兼容,完全符合她的理想。
“我糊里糊涂一头栽进了经济类的专业之中。”李俊慧说,虽然没兴趣,但也谈不上讨厌,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有一次“会计”突击考试,李俊慧一不小心就考了国金班和国贸班的第一名。
对经济学发生兴趣,源于一位老师讲授“发展经济学”,其中讲到“经济思想史”的内容,跟历史一下子联系起来,虽然当时听完似懂非懂,但却撩拨起她的兴趣。
李俊慧回忆:“我得到一个重要的经验:经济思想史是一门值得引进到经济学教育中的课程。不了解历史,不可能明白现在,也就更加无法预计未来。经济学比起物理学等自然科学,更加需要学习这门科学的发展历史。”
现在回想起来,她说,“我终于明白一个道理:一理通,百理明!文学与经济学看似无关,但在内里还是有共通之处。而哲学中的科学哲学(科学方法论)更是与经济学的科学本质直接相关。经济学是解释与人有关的现象的,历史无非是发生在过去的现象,当然必定落入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之内。事实上,不用经济学的理论作为工具去解释历史,不可能有真正科学意义上的历史学!”
学术篇
对经济学发生兴趣之后,有一次在阅读一些文史的图书之后,李俊慧兴奋地在日记上写下:“经济学是我的妻子,文史是我的情人。我是爱情人胜于爱妻子的!我如同突然从梦中醒来的沉睡之人,忽然发现了与我相伴三四年之久的经济学这‘结发之妻’是如此魅力无穷!左手拥着‘老婆’右手抱着‘情人’,让我心花怒放。”
一篇小文令她崭露头角
在学习中,《经济学消息报》影响并改变了她。她认为该报的文章和风格堪称一流,这其中,香港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的文章充满智慧和乐趣,让她对经济学有了新的看法。
学习完“发展经济学”这门课,要求写一篇课程论文作为考核。当时,她写完之后,除了交给老师,还寄给了《经济学消息报》。她说,之所以这样,纯粹只是为了表达对这份报纸的喜爱之情,完全没奢望过它会发表。但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这篇论文印在了报上!
张五常教授出现,便不再写文章
正当她还沉醉在喜悦之中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张五常教授来中大讲课,她以特约记者的身份旁听,并给张五常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据张五常教授透露,他之前也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她写过的文章,对她的一些看法表现出兴趣。
当时,张五常教授送了她一些书。她原本以为他们的交往可能就到此为止,因为他是海内外闻名的大牌教授,而她却是个无名小卒。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张教授回到香港的第二天就给她打来了长途电话“煲电话粥”。
从此,她开始系统地阅读张教授的书,特别是集张教授毕生功力的大作《经济解释》。看完后,她几乎“愣”了——该书对整个传统经济学或教科书经济学进行了颠覆性的革命。
“怎么办?怎么办?原来以前学的经济学几乎全是错的?经济学怎么会是这样?我该怎么办啊?”一阵眩晕之后,李俊慧作出这样的决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抛弃本科四年加硕士一年多以来学过的教科书上的东西,义无返顾地追随张五常教授”。
自从认识了张五常教授之后,她说自己就几乎不再写文章了。她说,“不是我不想写,而是写不出来!我明白自己从前写的东西,都是随心所欲之作,是经不起事实验证的。”
看起来飞得高 ,其实凌虚蹈空
李俊慧坦言:“当时的我深深领悟到,写经济学的文章,不是写小说编故事,不能仅仅是做到内在的逻辑自洽就够,还必须经受事实的验证。概念不能乱造,而宏伟大词多是含糊不清的,无法进行验证,连科学都称不上,更不要说正确(即在可证伪的前提下未被证伪)了。具有了可证伪性之后,还要真的拿去现实世界之中进行验证。”
“以往的我,就像一只没有一根线绑在地面的风筝那样,看起来飞得高飞得远,其实凌虚蹈空,不着边际,不接地气。文章读起来热闹非凡,其实内里空洞无物,激情过后,唯余一片瓦砾而已。”
“今天的我,感到非常庆幸。”李俊慧感叹地说:“我还远不如张五常教授那样纵横来去、自由飞翔得如在无人之境,但偶尔我还是会一不小心就踏了科学划下的边界,被无形的裁判判我‘犯规’、‘出界’。但,基本上,在经济学的范畴里,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我做到了!相比于孔子说他要到七十岁才达到那个境界,我足可笑对古人!”
博士毕业后,“何去何从”令张五常教授很牵挂,他很想李俊慧留在研究型名牌大学中任教。但这次,李俊慧没有遵循老师的意见,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了一家教学型的大学任教。“我是不想欠张五常教授的人情,也深知不可能一辈子靠他的名头来混口饭吃,我始终是要靠自己的力量立足于人世。”
“人们一般只想到在大学里工作就是要评职称的,在这世界上活着就是要往上爬的,但没想到不评职称、不往上爬,也完全可以是个选择。当然,名牌大学是很难待下去的,更不要说往上爬了;那就往下走,到不知名的大学去吧!我视职称如无物,名牌与否更是浮云而已。”
博士毕业后,李俊慧来到一所教学型的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任教,就像是“小隐于野中隐于市”般,隐遁于众人的目光之外。
她说:“我是刻意地低调,顺德区政府设立教育奖励金,对获得博士学位的本地人发奖金,我是第一个拿到这奖金的人,但我没有去参加颁奖礼。”
李俊慧说,从2004年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以低调示人,别人说她风光不如往日也罢,说张五常教授“莫名其妙”地垂青于她也罢,她都没放在心上。她深知现在的自己在学术上比以前走得更远。
教学篇
老师把学问的趣味展现出来,“差学生”也会被打动
在教学中,李俊慧面对的学生,是被社会偏见视为素质不高的2B学生(二本B类),很多人认为他们无法对经济学感兴趣。 但是,李俊慧认为,如果学生对经济学课不感兴趣,那是因为教师不能把经济学深奥的理论讲得精彩和充满乐趣,是老师的责任。
李俊慧说,某次她在课堂上全情投入地讲课,忽然体会到张五常教授说过的经济学的“科学的美”,当时她很激动,她把自己这种体会跟学生们“倾诉”出来。当时,她看到,台下那一张张脸孔,分明是被她感染了的、跟着一起沉醉的表情。
这么多年的教学经历,令李俊慧充满欣慰:“我从走上讲台起,就有着深切的体会:人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只要老师把学问的趣味展现出来,‘差学生’也会被打动!”
何愁经济学无改造世界之能?
如今,转眼间十年过去了。
在日常生活之中,李俊慧自信地说:“我随便听或看见什么,随便脑子一动,解释就已跃然而出,而且马上就能判断这解释是对是错。速度几乎是跟摄入信息的过程是同步开始、又同步结束的。”
李俊慧说,到了现在,我甚至都不需要再刻意地想着要做“经济解释”,因为这已经溶进我的思维血脉之中,几乎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式的“本能”。一动念间,解释已成。真要写文章,一天到晚不停地写,那都是写之不完的。
对于经济学,李俊慧说:“ 有人说,经济学不能改造世界。但我注意到,经济学家在地方政府、企业大有可为。尤其是企业,因为它们的竞争直接来自于市场,如果企业的管理者不肯向知识低头,那么市场竞争迟早会将企业淘汰出局。”
“所以,如果真能将经济学工具操纵娴熟至可以在企业层面上达到运用自如、随心所欲的境界,何愁经济学无改造世界之能?这或将是我下一个十年努力的方向。”李俊慧最后淡淡地说。
对话
政府给民企营造
宽松公平的成长环境
作为顺德成长起来的第一位女博士李俊慧,同时见证了顺德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成就。“习总书记到顺德来视察的讲话,让人感到新一轮改革中市场的力量。”
李俊慧强调,经济是有规律的,顺德的成就源于市场的力量,因此,顺德政府的一系列改革要遵循市场规律,给民企营造一个宽松公平的成长环境,营造留得住高层次人才的自由环境。
记者:在产业升级中,对比长三角经济,你认为顺德当前应该着力哪方面?
李俊慧:顺德经济发展中,由于以民营经济为主,跟长三角的外向型经济不同,长三角在人才上更多是白领以上的中高端人才为主,时至今天,顺德应该在人才升级上下功夫,尤其是在留住中高层次人才方面出足政策。特别是对民营企业家在获得第一桶金之后,政府要想办法让他们有机会接受高层次的在职教育,才能让他们的企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记者:民企提升方面,你觉得政府应该如何为民企营造自由市场环境?
李俊慧:按照经济学的理论来说,政府应该定好自己的角色,市场经济,就是要发挥市场的调节,政府少干预,改革不能走回头路。就像高速公路在节假日免费一样,这就是政府干预了市场的行为,所以造成了塞车的现象。因此,经济决策是双刃剑,决策失误损失不可估量。这就希望政府在做决策的时候,更加开放,更加注重市场的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