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老手艺
吴国勋78岁,佛山二轻局退休后手工制屐18年,做了近两万双,订单来自美国、新加坡、印尼、香港等地,自称跑遍广东所有地级市调研后,自己是“珠三角手工制木屐最后一人”。
上世纪90年代在佛山大街小巷风靡一时的手工木屐,如今几乎难寻踪迹。但在佛平路南桂二街,一间不到7平米的单车房里,78岁的吴国勋吴伯至今还在坚持。虽然每月只有一两双的成交,吴伯仍自豪地告诉记者,在佛山,乃至珠三角,他已是手工制作木屐的最后一人了。
他的故事:退休闲不住 要做没人做的
戴着老花镜,抽着老牌香烟,身材高大的吴伯喝上一口功夫茶,乐呵呵坐在店门口。制屐并非吴伯本行,在佛山二轻局从事42年采购员的他1997年退休时,因为闲不住,“在家坐着不舒服,动动才好!”自己爱穿木屐的吴伯开始学习制作木屐,还把自家一楼的单车房改装成木屐小店,美其名曰“画屐苑”。
开始前,吴伯还做过市场调研,他个性十足地宣传,“别人有做的,我绝对不会去做。”他去了中山、江门、广州、顺德、珠海等地,几乎跑遍广东地级市,发现已没有人手工制屐,他才开始卷起袖子干了起来。从采购木材,到开木、定型、打磨、火烤、上漆等一系列手工制作木屐流程,他一人独自完成。
说起佛山木屐小史,老人也如数家珍。他说,1960年到1962年,日本的海绵拖鞋运到中国,价格低廉又时尚,传统的木屐市场开始下滑,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木屐又再度风靡,那时佛山街头,大街小巷都是穿木屐的人,咯咯有声,1999年是他生意最好的年代,自己也磨得手掌全是老茧。
他的个性:创新定制 不当“武器”卖
塑料时代来临,木屐的市场江河日下,头脑灵活的吴伯,把木屐款式更新变化:中国传统木屐、日式木屐、苏格兰红格子布木屐、牛仔木屐、人字拖木屐等。有次一名顺德女富人专程找到他,问可否定做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款式的木屐。
私人定制?吴伯对此想都没想,拿起图纸刷刷刷画了下来。一个月时间,两双辽宁舰款式木屐出炉。“一双120元!客人还非常满意。”如今,他接受私人定制的款式达到80多个品种。吴伯说:“但我有个原则,一种款式,只做3双,就不再做了!”笑罢,他摆出20多种制作工具,“没市场,就想办法呀。”
因为木屐响声太大,吴伯做的所有木屐的底部,都安装橡胶底消音。吴伯笑着说,有不少老大爷偏偏不要橡胶底,实在不理解的吴伯终于开口问,才知道特意买木屐就是与楼下吵闹年轻人做“斗争”,吴伯说:“这些人,我以后是不会卖给他们的,邻里之间,以和为贵嘛。”
如今生意惨淡,每月才卖出一两双木屐,78岁的吴伯仍自我鼓励:“制作木屐没前途,但过得充实嘛!”
来源:南方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