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内人士:别仅看中香港保险性价比也要考虑维权成本
因为性价比相对较高,佛山市民近年兴起去香港买保险的热潮。香港重疾险虽然便宜,却也面临不少风险。昨日,市民杨先生便向本报投诉,其通过一家第三方理财咨询机构购买的重疾险,就遭遇退保的问题,7000多元的人民币在退保4个月后至今无法兑现。业内人士提醒,到香港购买保险需要提前了解相关手续细节和承保程序,以免遭遇类似的“囧事”。
现象:
通过中介购香港保险
佛山保险行业一位资深人士告记者,香港保险普遍比内地便宜,尤其是重疾险,比内地保险公司便宜约20%~50%。
近年来不少市民选择到香港保险公司投保。家住南海区的市民杨先生,就在去年8月份打算购买香港的保险。
由于香港保险公司不能在内地销售保单,因此大多数去香港买保险的市民,都是选择本地一家第三方中介机构,通过中介机构购买香港的保险。
市民杨先生也是在朋友的介绍下,找到坐落于南海区桂城的环球金融道康理财师事务中心。“这家第三方金融咨询公司主要业务是为香港的几家保险公司拉内地的客户,经过他们的推介,去年8月份我选了香港一家保险公司的重疾险。”杨先生介绍,相比国内的几大保险公司,该保险公司的产品看上去颇有竞争力。同样是20年交费,国内保障40种重大疾病的产品,每年需要交费8500元,而该公司这款产品保障50多种(涵盖国内40种病种)重大疾病,每年只需交费7000元。
按照当前规定,市民要购买香港保险,必须到香港当地签署保单,否则就是非法的“地下保单”。杨先生也是在环球金融道康理财师事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专程去香港买保险,并且在香港汇丰银行向该保险公司账户缴纳了首年8760元港币现金的保费。
波折:
退保后投保金无法取回
但由于香港保险承保要求严格,杨先生未能顺利承保,保单进入退保程序。令杨先生意料不到的是,退保的过程一波三折。如今,4个多月过去了,杨先生依然未能拿到退回的保费。
据杨先生介绍,退保后,他只是从环球金融道康理财师事务中心领到了一张非现金支票。他曾要求退还7000元人民币现金,但是环球金融道康理财师事务中心告诉杨先生,只能自己亲自去香港取钱。无奈之下,杨先生带上这张退保的非现金支票到香港汇丰银行,银行工作人员却告诉杨先生,这张非现金支票不能取现,只有现金支票才能够取现。
记者了解到,非现金支票提取按照银行的规定,必须要在香港的银行设立相关的账户。然而杨先生在银行咨询,被告知自己并不符合开户条件。
如今,杨先生感到十分无奈。“兑不了现,这张支票对我来说就是一张废纸。”杨先生说。“我也是第一次买保险,什么都不了解。都是听理财师事务所那边,他们让怎么做就怎么做。如今退保的钱迟迟到不了账,7000元不知道何时才能取回。”
追问
1.“中间人”是否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道康那边说,这是我和香港保险公司的事,与他们无关。”杨先生感到愤愤不平,“可是保险公司是他们推荐的,他们却置之不理。”杨先生说。
杨先生称,每次有保单成功签署,香港的保险公司将给环球金融道康理财师事务中心提成费,“相当于香港保险公司在内地的销售渠道”。
不过,环球金融道康理财师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刘洁玲昨日却向本报记者解释,该公司在此过程中,实际上仅是给相关客户提供一些理财规划方面的建议和理财分析。
据杨先生称,当初买保险的时候,保险公司以及环球金融道康理财师事务中心并未告知杨先生需要开立账户,因此自己直接把现金存进保险公司在汇丰银行的账户,导致如今退款无法到账的情况。
“像这样客户因为退保、但钱无法到账的情况,从我们公司2006年营业至今还是第一次遇到。”刘洁玲称,此前该公司提供理财规划的高净值人群几乎都在香港的银行有开设国际账户,因此即使退保,保险公司退还的钱都可以顺利到账。
“之前佛山人也可以到香港的银行开户,但最近具体什么原因导致无法开户,我们实际上也一直在帮客户了解。”刘洁玲称,开不成账户的原因有多种,比如个别银行开户需要账户内有一定的金融资产。
据第三方金融咨询机构业内人士介绍,香港保险公司或者金融机构以非现金支票方式进行交易的做法确实普遍。
提醒
选择到港购保需留意机会成本
随着越来越多市民因为“性价比”或者收益率等方面原因选择到香港投保,业内人士提醒,市民选择购买香港保险时,需选择优质的中介机构或者经纪公司,同时也需要知道香港保险公司的相关承保程序,以避免类似的烦心事。
“根据香港的法律法规,投保人必须自己亲自到属地签订合同,同时必须自己亲自上门核保,亲自完成缴费的手续,否则不受香港法律保护。”相关业内人士称,相对于内地保险公司,香港的保险的承保程序较为规范严谨。“比如保险公司在见面后会要求客户如实告知是否有什么疾病。如果承保询问过程中发现有疑问,还会要求客户到相关医院进行体检。”
而在香港银行设立账户也是保险业内人士提醒必须要完成的手续。不可忽视的是,如果因为保单理赔产生纠纷,还必须由香港的法庭审理,如果发生法律纠纷,投保人就需要与香港当地的法律机构接洽,维权成本较高。这些因素和机会成本投保人都必须考虑在内,而不仅是看保单的“性价比”。
来源:广州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