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禅城最早的免费托管服务,接收的小孩从当初的8名到现在的100多名,创办者陈少冰一直以来最担心的是场地和经费问题
49岁的陈少冰是一名单亲妈妈,10年来,每个周末她都在自己建立的爱心学堂里陪伴小学生。
这所名为“红卫社区爱心学堂”的禅城首家公益**心学堂建于2006年,专为100多名单亲和外来工家庭的子女辅导作业、上课等,免费提供托管和学习服务。 陈少冰在爱心学堂与孩子们一起 爱心学堂里的小学生认真做作业 今年是红卫社区爱心学堂建立后的第10年。10年来,学堂的小孩数量从8个增加到100多个,从学堂走出去的小孩,读大学后每周坚持回来义教,他们的家长也成了学堂的志愿者,继续照看新来的小孩。
解困难家庭后顾之忧
2003年,陈少冰来到佛山红卫社区居委会工作,担任这个老社区的居委会主任。每天除了处理日常工作,陈少冰最大的爱好就是挨家挨户走访社区居民。在走访的近三年里,她目睹许多没有人照顾的小孩每天放学及周末孤独的……“我忘不了这些小孩的影子,怎么可以没有人照顾他们呢?” 2006年,陈少冰开办了一所专为单亲和外来工家庭子女的免费托管式学堂,之后她下午及周末的时间,她负责照看这些孩子。
不久后,陈少冰给这所非正式学堂取名为“爱心学堂”,用意是“希望这里的孩子将爱心一代代传递下去”。首批学生只有8个人。陈少冰和两名来自佛山科技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陪这些小孩做作业、玩游戏,直到他们的母亲下班后接其回家。
据统计,作为禅城代表性的老社区,红卫社区共有1100多户居民,其中单亲家庭就有90多户,外来工家庭有160多户,这些家庭大多经济条件较困难。
每年都要四出“拉赞助”
筹备成立爱心学堂时,场地和经费成为两大难题。陈少冰回忆,最初的爱心学堂由红卫社区居委会的一间放置健身器材的旧房屋改造,大约20平方米的空间里,只有简陋的两三张桌子,首批8名小学生放学及周末时,就围着桌子做作业。
为了筹集学堂费用,陈少冰每年都在自己的同学朋友中“拉赞助”,几十、100、500、1000元……她用这些筹来的钱精打细算地维持了几年。没钱买书,陈少冰每月带这些小学生去一次佛山图书馆,直到后来从几名热心企业家那里获得几批捐赠图书;买不起玩具,陈少冰请朋友教会孩子们做陶瓷、剪纸等工艺品,每月义卖所得用来购买学习用品、围棋、篮球、玩具等。
报名参加学堂的小孩越来越多后,陈少冰就请来佛山科技学院的几名老师和大学生志愿者,每周轮流照看,随后与石湾第三小学(下称“石湾三小”)达成合作,由石湾三小每周派约两名党员教师来到爱心学堂义教。爱心学堂的角色也从单纯的照看小孩及辅导作业扩展到了教育国学、陶瓷、武术、书法等传统文化课程。
10年里,从爱心学堂走出的孩子,仅统计每年暑假集中上课的人数,就有约800人次。如今,爱心学堂已经搬到了面积一百多平方米的房间里,每位学生拥有一个课桌,每周有义工和老师志愿照顾和教学。虽然爱心学堂依然没有独立的场所,只能借用居委会的党员活动室,虽然学堂的开支费用仍是令陈少冰头疼的问题,虽然独自办学10年来无暇言辛苦,但她依然笑着说:“能够帮助到这么多家庭,看到这么多小孩长大,就是最开心的事情。”
工作后回学堂传递爱
让陈少冰欣慰的是,很多学生长大后或考上了大学、工作后,都成为了爱心学堂的志愿者,默默地将爱传递下去。
“那里(爱心学堂)几乎构成了我所有童年的快乐记忆。”提及爱心学堂,25岁的刘欣恩笑着回忆道,自7年前考入华南师范大学后,都坚持每周末从广州赶回佛山,为爱心学堂的小学生上课、辅导作业,“他们曾经帮助过我,我很开心能帮助到其他人”。
10年前,刘欣恩是爱心学堂的第一批学生。3岁时父亲早逝,母亲依靠陶瓷厂的收入苦撑一家生活。2006年,陈少冰走访社区时看见了独自趴在门槛上写作业的刘欣恩,随后就说服其母亲,将刘欣恩送到了爱心学堂。
记者采访时发现,爱心学堂里面的固定志愿者,许多都是学生的家长。比如散卖冷饮维持生计的阿珍,宁愿错过周末做生意的最佳时间,也坚持每周六义务照看学堂里的小孩,只因其儿子也曾经在这里获得帮助;比如社区的幼儿园老师阿婷,即使因常去爱心学堂而被很多朋友评价为“做无聊事情”,但仍从未失约……“我会在这里一直志愿帮忙,直到老了做不动的时候。”阿珍说。
来源:羊城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