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了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探讨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和供应体系建设。
这次会议以“务虚”为主,主要目的是破解政府与市场边界、如何看待住房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这些重大的方向性问题。过去10年,各方一直在寻找一个更加适合中国国情的住房体系,住房保障体系和供应体系,就是住房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住房体系曾经历过两极摇摆,从大一统的由政府提供保障,到缺乏基本规则的伪市场化,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更多的是教训。如今,“市场归市场、保障归保障”二元制思路基本上被社会接受,但“市场”和“保障”各占多少比例,市场房和保障房分别如何操作,效率与公平如何兼顾,仍未找到理想答案。过往数年运行的模式既未能防止房价失控,“公平”亦饱受诟病。失败的原因在于决策者和社会公众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实行的类似模式缺乏深入研究,在引入过程中忽视了中国的政治、法律和社会环境与他国之间的本质差异。虚浮的工作作风需要改正,普通民众也要从乌托邦思维中醒来,加紧从中国实情出发修正我们的住房体系建设。
此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处理好“四大关系”,即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市场化的关系、住房发展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关系、需要和可能的关系、住房保障和防止福利陷阱的关系。笔者认为,是否准确拿捏好这“四大关系”直接决定住房体系建设能否与中国国情完美兼容、平顺运行。最新的消息是,对保障房这一板块,住建部已计划以公租房为主体,逐步取消经济适用房,这可理解成上述“四大关系”中的防止福利陷阱。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政策纠偏而已,还有太多东西需要调整。好体制既要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又要防止无视住房市场与生俱来的特殊性、无视中国土地制度的特殊性;配套的市场政策既要考虑短期问题、周期性问题,还要考虑长期问题;既需要政府规划,又要防止政府被利益集团绑架导致设计偏误。住房牵涉到巨大的利益,构建符合国情、公平效率兼备的住房体系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证券时报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