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拍摄到珠海日月贝周边海域出现水母群,怎么回事呢? 据媒体报道,水中确有水母漂浮。这些水母体型大小不一,外伞表面光滑,伞顶上有许多密集的刺胞丛隆起,疑似海月水母。 水母造访或与天气有关 近日珠海天气炎热,近海风力较大,容易将在外海大量繁殖的水母“吹”到近海海域。 此外,近海水母容易被海浪拍碎、搁浅,而拍碎后的水母不会立即死亡,其触须上的毒素在一段时间内仍旧会发挥毒性,对人体造成危害。 水母美丽却凶猛。大部分水母由3个主要部分组成:圆伞状或钟状的身体、触器和口腕。触器是消化器官,也是猎食武器;触手上布满刺细胞,如毒丝,能够射出毒液,有毒成分称为水母毒素。 水母毒素主要由类蛋白毒素、多肽和酶类,以及强麻醉剂、组胺、5-羟色胺等生物活性介质组成,具有溶血、皮肤坏死以及心血管、神经、肌肉、肝脏、肾脏损害等多种生物毒性。这些毒性效应导致蛰伤患者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珠海市香洲区人民医院急重症医学科主任韦玉文介绍: •被水母蛰伤后局部症状:立即有灼烧、剌痒、刺痛感,局部逐渐出现线状排列的红斑、丘疹、斑痕,多与触手接触方向一致,犹如鞭痕,瘙痒明显。 •严重蜇伤或过敏体质者立即出现红斑、荨麻疹、水疱、瘀斑,甚至表皮坏死等,且可出现剧痛难忍、奇痒及全身皮肤潮红。局部症状一般持续10-20天,有的多达数月,严重者可有色素沉着、瘢痕形成、坏疽。 •全身症状:重度蛰伤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相继出现全身过敏样反应,出现水肿、呼吸困难、头痛眩晕、心律失常、关节痛、腹部绞痛伴呕吐和腹泻等症状。 •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继而导致猝死。 如果不慎被水母蜇伤,也不要惊慌,记住这些应急措施↓ 紧急救助措施: 被水母蛰伤后即刻上岸,用海水冲洗蛰伤处,切记勿用淡水冲洗,因淡水渗透压较低,可引起刺丝囊爆裂而释放毒素;救护者应戴手套,以免自己被蛰伤。患者要尽快到医院就诊。 如何预防: 海滨游泳场所均应设立明确的安全警示;禁止在浴场外游泳、玩水,夜间更不宜进入;水母是一种趋向淡水的生物,下雨时水母会自动向海边靠近,故避免雨后去海里游泳。 入海游泳和训练前,应做好防害的科普宣传工作,以提高自我防护的知识和能力。 遇到水母时,不能用手直接抓或捞取;即使是已经死亡的水母,只要其刺丝囊还处于湿润状态,就有可能刺伤人,漂到海滩上的水母碎片也不能用手触摸、随便拾取。 |
HOT NEWS
FOCUS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