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国际博物馆日” 佛山各大博物馆有啥宝物 记者带你先睹为快 昨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走进佛山的各大博物馆,纤长的“寿”字、古老的玉珏、嶙峋的奇石……不经意间,历史的厚重似是穿越时空呈现眼前,让人遐思不断。佛山各大博物馆有什么奇珍异宝?记者带你先睹为快。 三水区博物馆:慈禧御笔“寿”赐郑绍忠 三水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三水白坭银洲贝丘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青玉斧、青玉玦以及一块清朝慈禧御笔“寿”字匾。据悉,该匾是由慈禧赐给广东水师提督郑绍忠的“寿”字绢本雕刻而成。 据介绍,三水区博物馆馆藏的慈禧太后御笔“寿”字真迹,其高1.9米,宽1.2米,匾中“寿”字是慈禧御笔题字经放大后刻于樟木上制作而成,“寿”字上方盖有“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方印,左边刻“赐头品顶戴尚书衔广东水师提督臣郑绍忠立”,右边刻“光绪二十年十月初一日”。 郑绍忠,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村——三水大旗头村古建筑群的始建者,其身世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色彩。据记载,郑绍忠官至兵部尚书。在其六十大寿,慈禧太后还专门赐了两份寿礼:一为亲笔手书加盖“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玉玺的一个大“寿”字,郑绍忠恭恭敬敬用樟木刻了一个“寿”字挂在家中;一为一颗碧绿的玉雕大白菜,足见其当时位高权重。 顺德区博物馆:观“簋”寻粤语之源 佳节至,用美食犒赏自己,广府人都会来一句“食九大簋”,意在形容去吃“好吃、丰盛的”的美食。顺德区博物馆内,就存有并展出在顺德本地出土的“簋”,而该“簋”也是顺德区博物馆内极具珍贵的馆藏文物之一。 “在古时候,这个‘簋’就是盛饭食的器皿,这个古代器皿的容积比现在的碗要大很多,是盛丰盛食物的容器。”顺德区博物馆的负责人昨日向记者介绍了这个“馆藏之宝”。记者看到,“簋”的碗口非常宽,口径超过20厘米,而口沿镂雕两周,还有对称的圆孔。 根据顺德区博物馆负责人的介绍,该“簋”是东汉时期的文物,大约可推算的时间在公元25~200年,而该文物是在勒流出土。“这个‘簋’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顺德出土的。”顺德区博物馆负责人表示,因为有“簋”出土,可以推断顺德当时已有美食文化。 而如今广府人粤语常言的“九大簋”的原形,指的就是这一个。“许多粤语的词汇到现在都留下了很多古代文化的痕迹。”顺德区博物馆的负责人表示,该文物的被挖掘,也印证了粤语是传统中华文化传承度较好的文化形式之一。 东汉“顶灯陶俑” 为顺德馆藏之宝 20世纪中后期是顺德考古界的黄金时代,因为顺德本地大多数文物都是从这个时候出土的。“其中包括了很多现在馆内价值较高的文物。”顺德区博物馆负责人说。 那么,顺德区博物馆内的“镇馆之宝”是什么?昨日,顺德区博物馆负责人告诉记者,馆内最为珍贵的就是东汉年间在陈村西淋山出土的“顶灯陶俑”。“因为这是顺德出土最早,而且也是目前为止顺德唯一一个东汉时期的陶俑。”该负责人说。 而更珍贵的是,该陶俑形象并非是汉人,而是一位来自西域的“胡人”。记者看到,这一个“顶灯陶俑”人物形象非常有民族特色,向上翘起的胡子,高耸的鼻子,人物蜷腿而坐,而头顶上是装灯的容器。 顺德区博物馆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位处岭南的顺德,当时能够有这样的陶俑出现是非常珍贵的,更何况是有以西域人物为形象的陶俑。“说明当时的顺德陈村一带,就是一个商贸兴旺之地,有来自各地区的商人往来,带来不少当地特色的器物。”该负责人表示,这个陶俑的艺术价值也非常高,值得市民前来详细观摩。 九江玄憬龙博物馆:水下摸石淘得“大爱” 南海九江的玄憬龙博物馆很特别,它是一家展示石头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这里珍藏的奇石形形色色,除了一桌由石头组成的满汉全席外,一块名为“大爱”云南黄蜡石值得注意。 玄憬龙博物馆现任馆长谭任铭告诉记者,这块云南黄蜡石是博物馆创始人招雪芬不远千里追寻而得。在谈及这块石头的获得,招雪芬感慨颇多,“我当时用手在水里去摸,根本看不清楚石头是什么样。”招雪芬表示,感觉石头外面很细腻,摸起来像小孩子的皮肤,便直接告诉采石人买下,“风险很大,有可能买下的石头一文不值。”记者看到,该黄蜡石弧度经过河水反复冲刷后,形似两个动物在反哺,体现出上善若水,大爱无疆的寓意。据悉,2005年,这块云南黄蜡石在顺德陈村首次展出,引起广泛关注。 招雪芬告诉记者,该馆的镇馆之宝,除了这块“大爱”云南黄蜡石外,另一个是清朝的小叶紫檀大多宝阁,小叶紫檀在古代只能为皇室所用。据相关人员介绍,该藏品估价超千万元。 |
HOT NEWS
FOCUS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