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刚刚公布了最新的汽车尾气环保标准,自2017年1月1日起,国Ⅴ排放标准将在全国范围全面实行。随着国Ⅴ排放标准的全面实行,93#、97#将会被92#、95#全面替代,93#、97#号汽油将载入史册。并且根据最新排放标准方案,针对于北京地区来说,在北京发布空气重污染橙色及红色预警时,国一国二排放标准轻型汽油车全市禁行。同时,北京国一国二排放标准轻型汽油车五环路(不含)以内道路工作日限行,给予罚款100元、每4小时计罚一次,限行政策将于2017年2月15日起实施。 那么,这些“国一国二”的排放标准,都是什么呢?他们又各自代表着那些含义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排放标准背后的故事。 在大规模普及汽车之后,随之而来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尾气污染了。早年的汽车基本没有任何过滤和净化装置,“直排”是最简单最原始也是成本最低的排放手段。但是随着汽车保有量日渐增多,“量变形成质变”使得尾气污染的日益严重,汽车尾气排放立法势在必行。世界各国早在六、七十年代就对汽车尾气排放建立了相应的法规制度,通过严格的法规推动了汽车排放控制技术的进步。 排放污染物主要成分: 汽车排放是指从废气中排出的CO(一氧化碳)、HC+NOx(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PM(微粒,碳烟)等有害气体。它们都是发动机在燃烧作功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产生的原因各异,CO是燃油氧化不完全的中间产物,当氧气不充足时会产生CO,混合气浓度大及混合气不均匀都会使排气中的CO增加。HC是燃料中未燃烧的物质,由于混合气不均匀、燃烧室壁冷等原因造成部分燃油未来得及燃烧就被排放出去。NOx是燃料(汽油)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 注意,以上物质没有一种是安全的,虽然说离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但能少些就少些,积少成多对于身体的损害也是致命的。 所以,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排放标准,让这些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尽可能的少产生,少排放,就变得尤为重要了。那么,国一国二的这些名称,又都代表着什么意思呢? 国一标准: 1999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期间实施,以设计乘员数不超过6人(包括司机),且最大总质量不超过2.5t的轿车为例。在此阶段必须达到排放标准限值为:一氧化碳不得超过3.16g/km;碳氢化合物不得超过1.13g/km;其中柴油车的颗粒物标准不得超过0.18g/km;耐久性要求为5万km。 注意,这里的g/km的意思是,每公里排放量最高不能超过多少克。也就是说,在测试时,无论怎么对待油门,在任意车速内,在规定的行驶里程内,排放值都不能超过规定值。 国二标准: 2004年7月1日-2007年6月30日期间实施,在此阶段必须达到的排放标准限值为:与国家第一阶段排放标准(国一)相比单车污染物排放一氧化碳CO降低30.4%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NOx降低55.8%。 国三标准: 从2007年7月1日-2010年6月30日期间实施,为了使机动车生产和销售企业有一定的适应期以应对新标准,规定了按“国二标准”生产的机动车有一年的过渡期进行销售和注册登记,从2008年1月1日和2008年7月1日起,相应车辆凡达不到“国三标准”的一律不得销售和注册登记。 国三标准的单车污染物限值为:汽油车:HC:0.66%;CO:2.1%;NOx: 5%;PM:0.1%。柴油车:HC+NOx:0.56%;CO:0.64%;PM:0.05%。采用国三标准后,机动车的平均排放污染物总量比达到“国二标准”的车辆减少40%左右。 国四标准: 2010年7月1日-2013年3月1日期间实施,国四标准全称为“国家第四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它等效于欧洲的“欧Ⅳ标准”。在排放控制上,国四标准机动车需要在国三基础上再进一步降低30%-50%的污染物才能达标。 国五标准: 2013年三月1日至今,需要注意的是,北京的国五标准实施的比较早,2013年就实施了。但对于全国来说,国五标准直到2018年1月1日才能够被强制实施,在这之前,国四标准依然是重要的汽车尾气评判标准。 相比于国四标准,国五在排放物上进一步做了严格的规定:在国五标准中,相比于国四,汽油车的氮氧化物(NOX)排放限制严格了25%,还新增了除甲烷以外的碳氢化合物(NMHC)和对缸内直喷的汽油车的颗粒物浓度(PM)检测标准。国四升国五,对于汽油车来说,提高了对氮氧化物排放的要求,还新增了对缸内直喷的汽油车颗粒物浓度的检测。 总结: 对于广大有车一族来说,确实排放标准的提升对于老车用户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无奈,自己的车明明跑的好好地,突然有一天告诉你:不能再开了啊!再开罚款!但是对于环保的要求似乎再严格的标准都显得不那么过分,尤其是在我们现在这雾霾笼罩,人心惶惶的时代。但问题是,我们烧着合格的汽油,开着符合环保标准的汽车,一切就真的能够得到解决么?雾霾等等一系列极端天气,真的是因为我们的汽车尾气造成的么?个中原因,大家心里明白就好了。 |
HOT NEWS
FOCUS NEWS